追求卓越表现过程中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我国个人项目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研究

2018-10-11 07:53智,董
中国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练员编码特征

王 智,董 蕊



追求卓越表现过程中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对我国个人项目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研究

王 智1,董 蕊2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61; 2.浙江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8

在过去的20年,国内外学者逐渐认识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在高水平竞技体育中的重要性,并针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旨在采用访谈研究方法探讨我国个人项目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来自我国个人项目的12名现役教练员和12名运动员接受了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质性分析,除3种社会角色关系特征外,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描述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共有22种特征,其中,关爱、沟通、信任、理解和合作被超过50%的受访谈者所提及。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追求卓越表现;访谈;个人项目

1 问题提出

运动员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人际关系,但没有一个比与教练或队友之间的关系更亲密[16]。很多学者指出,在现代竞技体育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形成的关系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运动表现结果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潜在的重要影响[9,16,19]。同样,在我国由教练员和运动员关系引发的社会事件也时有发生。可以说,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在高水平运动实践和现实个人生活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不仅影响到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而且关系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乃至运动生涯[4]。近10年,国外学者关于竞技领域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国内学者[1-4]也分别从各自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什么是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这个问题是运动心理学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需要讨论的核心议题。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够帮助我们清楚地界定问题及研究范围,并协助确认议题广度和涉入其中的历程[10]。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这一问题及其影响,首先需要对其概念进行明晰。传统上,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在运动心理学文献中一直没有被清楚地界定。问题的根源在于学者是把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看作是一种人际关系,还是看作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人际互动。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2个概念。人际关系在社会心理学中是一个基本的心理学概念,强调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通过互动形成的心理联系。人际互动不同于人际关系,强调人际双方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交流或交往,如沟通、人际吸引、合作、竞争等。

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主要借用管理学中的领导力理论解释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这种人际互动的研究视角主要关注于教练员的领导风格和领导行为,即教练员是如何利用领导行为或执教行为来激励和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和行为表现[6,18]。然而,以教练领导力(leadership)作为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的突破口,其重心还是集中在教练员身上,忽视了运动员的感受,以及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和关系的复杂性。因此,在理论解释的有效性和外部效度上存在局限。进入21世纪,有学者[5,19]指出诸如那些在领导力研究中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研究不应当成为社会关系研究的一种替代。以Wylleman(2000)、Poczwardowski等(2002)和Jowett等(2003,2006)为代表的诸多学者开始强调关系的双向性和交互性本质。相比于用领导力理论解释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关系取向更多地关注关系双方、关系的成分以及关系的质量和过程,而不再将注意力集中在教练员身上。此后,不同学者从人际关系的视角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模型[12,13,15,16]。

将竞技体育领域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展开大量研究的当代学者中,Jowett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她将亲密关系中的相互依赖理论引入体育领域,用来界定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她认为,教练员-运动员间的关系是一位教练员和一位运动员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相互关联,且互为因果的情境结构[12]。该定义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Jowett等[8,10,11]人随后指出,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也应具有人际关系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1)应将教练员-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动态的情境(situation)或状态(state),而非是一种倾向(predisposition)或特质(trait),因此,这种关系会随着时间或某些事件而发生变化;2)关系的质量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双方的情感、思想和行为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因此,一方的感觉会影响另一方的感觉、思想和行为,反之亦然[11]。他们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进一步下了操作性定义,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界定为关系成员亲密感、承诺感和互补性,以及他们对以上3个维度相似性的知觉,即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3+1 Cs结构模型。

综合前人研究,从人际关系视角探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更能反映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或比赛中双方的双向性和交互性本质。同时,Jowett的3+1 Cs模型的提出主要基于理论驱动,而数据驱动往往更能还原关系的真实面貌,更具有生态学效度。因此,本研究以数据驱动为研究基础,对在中国竞技体育体制和关系取向社会下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展开质性研究,为后续的量表编制提供理论假设和初测条目,然后再进行数据验证。对我国追求卓越运动表现过程中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展开质性研究,有助于我国从事竞技体育的教练员特别是年轻的教练员在执教过程中加以借鉴,与运动员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共同创造卓越运动表现。

2 研究方法

2.1 概念界定

本研究从人际关系视角,借鉴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理论中比较认同的对关系概念的界定[14,17],把关系看作是一个质量的连续体,借以界定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同时,竞技体育的目标主要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也就是追求卓越运动表现,因此,在本研究中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特指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追求卓越运动表现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

2.2 访谈对象

在本研究中,访谈对象包括12名教练员和12名运动员。被访教练员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被访运动员的纳入条件:1)现役国家队或省队运动员;2)考虑到运动员所属运动专项在执行动作技能过程中周围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程度;3)来自个人项目。最终,共访谈了来自个人封闭式技能项目的6名教练员和6名运动员,来自个人开放式技能项目的6名教练员和6名运动员(表1、表2)。

2.3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访谈对象知情同意书,访谈提纲和录音笔。在编制本研究的访谈提纲时,参照了Jowett和Cockerill(2003)研究中使用的访谈提纲。为了探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特征和结构,访谈提纲共包括5个开放式问题。访谈过程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做简单的介绍,用于了解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背景特征,以及和访谈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获取他们的支持;第2部分是访谈的主体,指向追求卓越表现过程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包括5个开放式问题及其探究问题,开放式问题的先后顺序在所有访谈中保持一致;第3部分是访谈的结束语,主要询问访谈对象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中是否还有其他需要补充的内容。

2.4 研究步骤

事先与访谈对象进行联系,在说明研究目的征得被访者同意后,约定好访谈时间和地点。访谈对象在阅读和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开始进行访谈录音。访谈过程中,访谈者根据访谈提纲按照相同的问题顺序向受访者一一问及。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访谈与教练员执教行为的访谈是一起进行的。

2.5 数据分析

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过程分成3个步骤:1)将问卷调查结果输入电脑,为每一名运动员建立一个文件;2)采用微观编码(microanalysis)方式进行编码,具体过程包括开放编码和主轴编码2个环节,开放编码指的是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并界定资料中所隐含的概念及其属性的分析历程,开放编码形成意义更加概括的概念词,以便对现象进行更为精练的解释;主轴编码指的是在开放编码基础上,对类别和次类别进行关联的历程,主轴编码对概念词进行比较和分组,形成类别或核心类别,类别比概念词更加概括,它代表着研究主题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解释力;3)量化数据,在进行质性编码的同时,将概念词、维度和类别被受访者提及的人次记录下来,形成量化数据。

表1 本研究被访谈教练员基本情况

表2 本研究被访谈运动员基本情况

在进行编码时共有2名研究者共同参与。当一名研究者编码过程中出现困难,例如,研究者对某些原始资料的意义存在困惑时,会与另一位进行讨论,讨论的目的是达成一种对原始材料含义的共同理解和认识。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编码系统在2名调查者中达到了一致性并被确认。在确定了编码系统后,2名研究者对24名被访者的访谈资料分别进行编码,结果显示编码一致性信度达到0.81。公式:。其中,表示编码者甲的编码个数,表示编码者乙的编码个数,表示编码者归类相同的个数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了QSR Nvivo 8.0质性分析软件。

3 研究结果

对访谈录音文本进行开放式编码,最终形成25个具有明显意义的类别,它们反映了有效或理想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类别的名称、定义,运动员和教练案例如表3所示。其中,亲人关系、朋友关系和师生关系描述的是一种社会角色关系。受访者采用的是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描述成亲人关系、朋友关系或者师生关系。虽然这种社会角色关系的描述并不能反映符合心理学意义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特征,但是,因为受访者提及人数较多,因此,在研究结果的呈现时还是把这3种社会角色关系作为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表3 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编码类别及其定义和案例

续表3

类别定义/备注运动员表述教练员表述 公平运动员感受到平等、公正,教练员公平对待每一位运动员“我和教练员是平等的。如果我认为教练员为我安排的训练计划有误的时候,我会跟教练员沟通。”“公平很重要。对待冠军和成绩欠佳的人是一样的。因为团队必须要做到这点,尤其是对女运动员。”“教练员一定要一视同仁。否则运动员会特别在意。” 沟通教练员和运动员给对方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保持一种开放的沟通方式“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有想法时就会对教练员说。”“如果我认为教练员为我安排的训练计划有误的时候,我会跟教练员沟通。”“运动员真心愿意和教练员沟通”“对于优秀运动员的计划安排,需要更多与运动员沟通,这种沟通非常重要,可以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真实身体情况、目前的优势和误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交流没有保留。” 合作教练员和运动员配合默契,运动员对教练员各项工作的接受、配合或者服从,同时,教练员需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执教行为和风格“接受教练员的训练计划与安排。”“我比较适合跟他训练。”“教练员安排的训练,我会尽全力完成。”“默契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一是教练员讲的话运动员能够听,这种听不能是强加的,而是运动员对教练员安排的认可,在内心中很接受。”“如果教练员在执教方式、方法上与运动员有些抵触,那么需要教练员去适应和改变,不能够固执己见,需要想办法。”“给运动员制定的任何计划,他都能够特别认真的完成,韧性特别好。”“教练员跟运动员,只要是在训练场上,需要绝对服从,教练员安排的内容一定要完成。”“这个运动员平时很踏实,跟我配合的比较好,比较听话,我的一些指导思想能够完全地渗入到他的训练当中。” 依赖训练中运动员对教练的依赖“体操项目有其特殊性存在。依赖性很强,没有教练员是不行的。”“依赖性体现在技术的指导、训练的安排,周期性的调整。” 自由的空间在一定的制度和范围内为运动员提供自主决定的机会“训练的时候教练员给的空间比较大,这对提高自己业务能力有一定帮助。”“只要不做违法、违规的事情,教练员能在各方面给运动员自由的空间,让运动员自己尽情发挥,不设限制。” 威严运动员感到教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教练在训练中对运动员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人肯定有懒惰的时候。而此时需要教练员有一定的威严。在运动员要停止进步的时候,教练员再给一把劲儿,让运动员更接近成功。”“教练员毕竟是教练员,需要一定的威严、威信。”“教练员在训练场上需要严肃,对于该执行的任务一定要完成。”“教练员在训练的时候,要是非常严厉的老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丝豪不能差。”“教练员有威信,运动员才会服从。” 随和在生活中教练员令运动员感觉随和,容易接近“要让运动员感觉教练员挺容易接近。”“在生活中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关系,可以更随和一些。” 胜任力运动员感觉教练员有能力,执教能力强。“让运动员感觉到这个教练员很有能力。” 亲人关系教练员像是长辈如父母,运动员像是晚辈如子女“教练员在严厉之下,可以让运动员自由的去发挥。”“教练员对我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理想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是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教练员实际把这些运动员当自己孩子一样,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是从很多方面也是真心的关心。” 朋友关系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像是朋友“跟教练员的关系像朋友一样,因为这样便于沟通,如果太拘谨、太严肃,运动员有话也不敢说。教练员太严肃的话,会让运动员害怕,不敢沟通。”“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本身就是师生关系,这是必须具备的,但必须又得有点像朋友。”“生活中是朋友,训练时候还是教学关系。”“运动员可以尊重教练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我认为教练员不应该这样想,应该把运动员当朋友看待。” 师生关系训练中教练是老师,运动员是学生“训练的时候,教练员就是老师的样子,可以言传,也可以让运动员自己体会,传授一些东西。”“在技术上是教练。”“教练员在训练的时候,要是非常严厉的老师,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丝豪不能差。”

表4 开放式、封闭式技能项目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编码类别

注:个人开放式技能项目、个人封闭式技能项目受访者人数均为12人,共计24人。

表5 教练员、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编码类别

注:教练员、运动员受访者人数均为12人,共计24人。

对于以上25个类别,表4、表5按受访者谈及总人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结果显示,除“亲人关系”外,受访者谈及总人数过半的类别分别是关爱、沟通、信任、理解和合作。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个人开放式技能项目和个人封闭式技能项目的受访者二者之间在以上5个类别上无显著性差异;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在以上5个类别上无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本研究对我国从事竞技体育追求卓越运动表现过程中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进行了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于个人封闭式技能类项目和个人开放式技能类项目的现职教练员和现役运动员,呈现出包含有多类别或称为多维度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结构模式。这种关系特征的多样性表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要比Jowett等[8,10,11]提出的3+1 Cs构想模型更加复杂。比较结果还显示,来自于不同类型项目的受访者,以及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描述相似程度远大于他们之间的差异。

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3+1 Cs构想模型中,共包括亲近性(closeness)、承诺性(commitment)、互补性(complementarity)和共同取向(co-orientation)4个维度。其中,亲近性是指运动员和教练员对他们关系所赋予的情感意义。在本研究中,不仅发现了CART-Q中特别测量的信任、尊敬、亲近与喜欢4个情感特征,也发现了CART-Q中没有测量的关爱、轻松、真心、畏惧、依赖等情感特征。并且,关爱在本研究中是提及人次最多的类别。

承诺性作为3+1 Cs构想模型中的一个维度,是指运动员和教练员想要保持这种运动关系的意愿。社会学家Johnson等[7]提出了不只一种类型的承诺,他们提出了3种承诺,包括个人承诺、强制承诺和道义承诺。本研究发现,承诺更多地体现在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对方或关系在道义上的责任,是一种道义承诺(moral commitment)。道义承诺表现为教练员因为职责而对运动员尽责,运动员因为教练员对自己的尽责会产生一种“感恩”的心,行为上表现以更加努力的训练回报教练员。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首先是道义上的承诺,随着关系的不断发展并且令双方满意,逐步形成个人承诺(personal commitment),表现为奉献、爱和依恋。

根据3+1 Cs构想模型,互补性代表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的合作行为,反映的是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中的行为特征。本研究结果发现,除了合作行为外,沟通也是受访者反复提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为特征。在LaVoi[13]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亲密维度研究中,沟通也是一个被美国大学生运动员提及次数最多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重要特征。但是,根据3+1 Cs构想模型,Jowett等[10]认为,沟通行为是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前因或者结果变量,而不是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中的一个特征。尽管如此,本研究认为,沟通或许是贯穿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建立、保持和中断整个过程的一个重要成分,对此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此外,除了沟通与合作外,本研究还发现了公平、保持一定距离、自由空间等其他行为特征。

在Jowett[12]关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早期构想模型3 Cs中,共同取向指的是关系双方建立了相同的参照系,即拥有共同的目标(goals)、信念(beliefs)、价值(values)和期望(expectations),在后来的模型中他们认为,共同取向反映的是关系双方对亲近性、承诺性和互补性3个维度相似性的知觉,属于教练员-运动员关系中的认知成分。在本研究结果中,无法对后期模型中的共同取向进行验证。但是,本研究发现,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多地提及理解,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认识,这与关系早期构想模型中的共同取向更加一致。除了理解和一致性外,在本研究中还有教练员和运动员提及内部动机等其他认知成分,运动员主观上对训练和成绩的渴望有利于促进双方关系质量的提高。

此外,本研究的受访者在对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描述中,提及了个人特征在双方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教练员的威严、胜任力和随和,运动员的内部动机等。这其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提及了教练员的个人特征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或特征。这或许暗示在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建立和保持中,教练员比运动员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并且这也得到了双方的认可。

本研究发现,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提示,今后的研究者们在考察教练员-运动员关系时,不能仅局限于3+1 Cs结构模型和其测量工具CART-Q中。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特征和结构比3+1 Cs结构模型复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发展3+1 Cs结构模型。例如,在CART-Q的基础上增加对沟通和一致性的测量,或许能够改进CART-Q在测量学上的不足。

在本研究的结果呈现上,没有列出无效的或者不理想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在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访谈过程中,受访对象均很少报告自己在和对方的现实关系中存在消极特征,而更多地是从自己不想要的一种关系谈及消极特征。同时,因为关系是一个质量连续体,通过对高质量特征的确定能说明低质量特征。因此,在对结果进行分析时,本研究并没有把负性的关系特征纳入研究结果与分析之中。关于运动员和教练员很少报告现实关系中的消极特征,可能是因为这些有关消极特征的回忆会令运动员或者教练员感到难堪和不被社会赞许。又或许,一旦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关系无法继续维持下去,作为以创造优异成绩为目标的专业运动队,可能不会允许这种关系继续恶化,此时,专业运动队的管理层要么更换教练员,要么将运动员转去其他教练员,或者直接让运动员退役。

5 结论

1. 除了3种社会角色关系特征外,在追求卓越表现过程中的教练员-运动员关系共有22种特征,其中,关爱、沟通、信任、理解和合作5个特征在本研究中被超过半数的受访谈者所提及。

2. 关爱表现为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相互关心和爱护。

3. 沟通指教练员和运动员给对方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保持一种开放的沟通方式。

4. 信任表现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相互信赖,相信对方的能力和人品。

5. 理解指教练员和运动员愿意主动了解对方的想法,并尽力理解对方。

6. 合作表现为教练员和运动员配合默契,运动员对教练员各项工作的接受、配合或者服从,同时,教练员需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执教行为和风格。

[1] 郭修金,胡守钧.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7(7): 37-41.

[2] 郭宇刚,夏树花,张忠秋. 国际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4):31-37.

[3] 解欣. 我国“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理论研究:历程回溯与体系构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0(2) :117-122.

[4] 王进,高乃春,赵臣. 我国“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研究走势:一个理论的探寻[J]. 体育科学, 2008, 28(4):3-10.

[5] AUWEELE Y V, RZEWNICKI R. Putting relationship issues in sport in perspective[J]. Int J Sport Psychol, 2000, 31(4): 573-577.

[6] CHELLADURAI P. Discrepancy between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of athletes in varying sports[J]. J Sport Psychol, 1984, 6(1): 27-41.

[7] JOHNSON M P,CACGHLIN J P, HUSTON T L. The tripartite nature of marital commitment: personal, moral, and structural reasons to stay married [J]. J Marriage Family, 1999, 61(1):160-177.

[8] JOWETT S, CLARK-CARTER D. Perceptions of empathic accuracy and assumed similarity in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J]. Brit J Soc Psychol, 2006, 45(3): 617-637.

[9] JOWETT S, COCKERILL I M. Olympic medallists’ perspective of the althlete-coach relationship[J]. Psychol Sport Exerc, 2003, 4(4): 313-331.

[10] JOWETT S, POCZWARDOWSKI A. Understanding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M]// JOWETT S, LAVALLE D. Social Psyc-hology in Spor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7: 3-15.

[11] JOWETT S, PALMER A. Ou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a key two-person relationship in sport and executive coaching[J]. Sport Exerc Psychol Rev, 2010, 6(2):19-30.

[12] JOWETT S.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port: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D]. University of Exeter, UK, 2001.

[13] LAVOI N M. Expanding the interpersonal dimension: Closeness in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J]. Int J Sports Sci Coach, 2007, 2(4): 497-512.

[14] LIDEN R C, SPARROWE R T, WAYNE S J. 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 The past and potential for the future [M]// FERRIS G R.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Vol. 15).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997:47-120.

[15] MAGEAU G A, VALLERAND R J.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a motivational model[J]. J Sport Sci, 2003, 21(11) : 883-904.

[16] POCZWARDOWSKI A, BAROTT J E, HENSCHEN K P. The athlete and coach: Their relationship and its meaning. Results of an interpretive study [J]. Int J Sport Psychol, 2002, 33(1): 116-140.

[17] SCHRIESHEIM C A, CASTRO S L, COGLISER C C. 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ory, measurement, and data-analytic practices[J]. Leadership Q, 1999, 10(1): 63-113.

[18] SMITH R E, ZANE N W S, SMOLL F L,. Behavioral assessment in youth sports: Coaching behaviors and children’s attitudes[J]. Med Sci Sports Exerc, 1983, 15(3): 208-214.

[19] WYLLEMAN P.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port: Uncharted territory in sport psychology research [J]. Int J Sport Psychol, 2000, 31(4): 555-572.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in Pursuit of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 Interview Study of Coaches and Athletes from Chinese Individual Sports

WANG Zhi1, DONG Rui2

1.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 100061, China; 2.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 more researchers realized the value of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in high level competitive sports and have done some researches on it.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individual competitive sports event by using the qualitative method.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as administered to 12 coaches and 12 athletes from Chinese individual sport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emi-structured data, the coach-athlete relationship of Chinese individual sports ev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22 dimensions besides 3 kinds of social rol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care, communication, trust, understanding and cooperation were the top 5 dimensions what the coaches and athletes described.

1002-9826(2018)05-0094-07

10.16470/j.csst.201805014

G804.8

A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攻关课题(2012B002)。

王智,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运动心理学,E-mail:wangzhi@ciss.cn。

猜你喜欢
教练员编码特征
HEVC对偶编码单元划分优化算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编码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