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2018-10-11 06:14辜慧玲
时代经贸 2018年23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风险管理财务

辜慧玲

【摘 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金融危机,并且长时间地爆发,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找到利润和风险之间的最佳组合已成为许多企业需要首要关注的问题。而集团公司关联交易复雜,各个子公司风险往往相互影响,因此理论界以及实践者越来越关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本文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运用了风险控制的知识与财务管理理论来研究企业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制度和措施,旨在为优化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具有相同目的的多个公司联合在一起共同行动的团体称之为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是以资本为依托,集团的主体是母子公司,有集团章程来约束各成员的行为,企业法人由各成员共同担任,集团公司的内部关系负责,各成员之间的风险相互影响,一家公司的风险可能影响到整个集团的发展。

一、前期相关文献研究

王海凤(2011)认为应从如下几点来改善我国企业对风险控制的现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组织结构、必须实行全面预算与其监控约束制度、增强领导人的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设立有效的评价与奖惩制度、建立起一个内部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创建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预警系统、建立起高效率的财务风险处理系统,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强与企业风险控制管理相配套的财务风险知识的文化教育工作、大力发展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内控制度。除了上诉观点外,李燕(2008)还认为建立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指标体系也十分重要,可以规避或延缓危机发生。江兆俊(2013)补充到:财务预警系统要短期和长期两种分别来建立、强化评估和审计的过程、保持主业发展同时利用闲散资金。黄锦亮、白帆(2004)则根据不同类别的风险来源,性质的不同,提出了预防管理和不同的控制方法,他们认为应当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收回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区分来看待,要分别采用不一样的措施来防范和控制。

而在公司治理方面,一些学者也给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于富生(2008)认为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的作用原理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选拨出有能力的管理者,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的高风险行为。

张敏慧(2009)认为企业集团因其特殊的存在形式使其风险管理具有特别之处,她认为要重点关注集团企业内部的关联性和协同性,相对集权的风险管控形式更有利于集团企业的健康发展。

张继德和郑丽娜(2012)则分析了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他们认为之前对框架的研究一直COSO- ER M为基础,没能脱离该框架。

在19世纪的时候,风险最初的定义就被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者提了出来,他们认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副产品就是风险;风险管理者承担风险的报酬和补偿就是他们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经营收入。后来,美国学者认为给风险更准确的定义是它反映了事物的不确定性。

而对于集团公司的概念,其实不同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观点。国外集团公司内的公司通常是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美国对集团公司的概念是指处在同一个管理部门控制下的若干个利益团体的集合,其权力核心往往是银行或者其附属。在日本,集团的概念是指互相持股同时也具有独立性的公司集合,它们往往在筹资融资、产品技术、原料采集、销售渠道、人员管理等方面紧密配合以提高效率。德国的集团公司通常是指,一个核心大企业通过控股或者持股来控制子公司、孙公司以及关联企业,特点是核心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往往拥有很高的决策权,可以垂直领导其他企业。

二、企业集团风险管理障碍原因分析

(一)从宏观环境角度

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往往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近几十年来,我们经济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军中国市场,竞争也激烈了很多。受很多西方观念的影响,一些国内的集团企业在竞争中盲目扩大产品种类和规模,最终由于没对市场做充分仔细的调查而失败。计划经济使得很多由国有企业转换而来的集团企业缺乏对风险的管理能力,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二)企业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往往才是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现状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具体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团内部公司之间风险管理策略缺乏协同性和一致性

这是企业集团风险管控的最大问题。集团企业在内部控制、财务控制和组织和流程上都具有特殊性。在内部关系上母公司与子公司是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子公司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整体上要和母公司的发展目标一致。在财务控制上,子公司的重大投资项目一般都需要母公司的资金支持。在组织和流程上,集团企业部门设置一般也是“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结构,这也使得风险在整个集团中传递。就母公司而言,管理层可能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子公司承担的风险。而对于子公司来说,它的风险管理系统往往是建立在母公司的基础上,所以在判断独立性和技术水平上都有一定的限制,导致其对风险的判断不准确管理不到位。

2、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集团企业方向不明确盲目投资

我国许多企业集团的决策往往是由公司少数几个所有者拟定的,他们很多缺乏对市场系统的分析和对风险的准确估计。大多数集团企业,所有者往往都缺乏风险意识相关的专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知识,凭借经验来草率行事,结果是这种判断总是过于主观,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这些管理者通常较少地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一味地随意挪用资金,短期化投资项目,缺少长远的战略眼光,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投资失败;大部分企业在投资中常常草率决策,严重违背经济规律行事,过于盲目地追求经营项目的多元化忽略了对市场的调查。这种不具有专业知识且由较少人作出的决策往往容易存在较大的漏洞,而这种错误会给集团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企业常常忽略了企业的盲目扩张和自身的资金实力、科技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不匹配的内在矛盾,比如与风险管理技术不匹配等。同时,投资主体不够明确也使得责权分配不够明朗。在投资活动中往往只重视前期的资金投入而忽略了中期后期的审核与监管,大大增加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

3、集团资金管理系统不完善导致现金流断裂

缺乏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往往是资金链出现问题的罪魁祸首。而资金链出现问题是企业风险的最直观的表现。我们通常认为的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营运资金往往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占很大的比例,是企业健康正常运转的核心。

但企业集团常常因为预算能力不足,自由资金不足,承担过度的销售信用风险,企业的资金周期与整个企业的发展周期不符,或者企业过于重视资本经营却忽略了实业经营。子公司在资金的利用上没有与母公司协调好。整个集团在资金的管理上没有采用集权的管理模式,使得集团的资金利用率较低,降低了集团的信贷信誉,也增大了资金成本。

4、财务部门对资金运动规律和财务风险认识不足

在实务中,企业往往先垫付原料、人工等费用,然后再用后期收回的资金进行财务补偿。而财务补偿就有轻重缓急之分。有当期的,以前各期的和长期的。如果公司补偿完了这几类还有剩余的营运资金,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就是健康正常的。实际生活中,公司往往会滞后财务补偿导致资金链出现问题最终影响整体的经营。这种情况在很多规模不大的子公司中常常出现,这些公司由于财务人员的水平有限或者市场的变化,往往会出现收回资金出现困难不能及时偿还债务。大多数子公司对资金管理方面都没有详尽的计划,现金流管理体系也是相当不成熟。子公司的资金情况往往会影响到整个集团企业,风险在集团内部放大。

5、我国的特殊环境对企业家的影响,使得企业经营目标与财务能力不协调

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大量公司都采取了一些比较冒险激进的发展战略和方针,凭借着企业家自己坚韧的意志和雄心壮志意识以及把企业做大做好的野心,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中国计划经济的特殊时代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于是其他的企业业主得到了启发,但它同时也让一些企业产生了片面错误的认识和了解,他们认为选择快捷方式快速模式去快速发展企业是唯一途径,每当利润率高于资本企业的资金成本的时候,或基金行业较高的利润率高出社会上的利润率很多的时候,往往就容易出现冒险的,甚至是危险的激进的商业行为和做法,却忽视了公司的安全,他们想要达到和他们的财务状况经济能力不匹配的业务目标,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失败。这其实是我们特殊的环境造成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于迅猛,加上各种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们企业家一味地要做大做强的思想。而这种经济发展没有像西方一样完善健全的理论体系作支撑。特别是在风险管控的方面。而现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使得企业家们有着过度的野心和抱负,在过程中容易做出盲目的决策从而增加集团企业的风险。

6、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风险管理缺乏监管,不重视内部审计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风险监管是否到位往往会严重地影响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效率与效果。因此内审部门对于预防财务风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内审部门,或者说设置了内审部门但并没有实际发挥作用,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拥有健全完善的内审系统,这对企业预防风险带来极其大的难度。集团公司缺少对子公司的审计,容易导致子公司财务数据的采集不真实,子公司管理者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终整个公司风险增加。

三、改善途径

通常情况下,风险管理系统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衡量——选择风险处理方案——风险管理报告与评价”的流程来建立。从传统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增强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能力,集团需培养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同时提高集团核心竞争力,增加集团盈利能力;母公司通过审核子公司的周现金报告控制集团资金情况;另外重视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的预算控制;集团企业要实行资金集权管理模式。尤其是以下两点新的情况需要注意:

(一)集团内部建立风险管理系统

第一步是要识别风险,识别风险的方式多种多样,对国家政策的剖析和对市场的深入研究都是风险识别的一种。风险评估与衡量需要设置個合理的变量来监控,要根据不同的子公司对变量设置不同的参考值,当变量越小越好时,则称该变量为极小型变量,当该变量越大越好时,则称为为极大型变量,除此之外,在某一区间最好的变量称为为区间变量,在某个点最好的变量称为稳定性变量。衡量风险后要对风险进行处理,管理者要以集团利益为重,决策要考虑到所有成员,照顾到每个成员的利益。最后是对风险进行评价,及时做出反馈,为以后遇到风险做借鉴。

(二)有效控制担保风险

集团公司经常会出现担保的风险,如对担保对象不够了解,担保存在风险;没有深入考察,仅凭个人主观意愿去担保,使得评估情况与实际不符;担保的项目发生重大变化,却没有对担保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和考察;担保过程中。一人操办全程,无审批环节,个人权力过大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去应对担保风险:集团公司要对被担保的企业信用情况和目前经营状况等进行深入的考察,可以请第三方机构对被担保企业进行评定。子公司之间的担保行为要母公司去审批。母公司要对被担保公司资金的用途、偿还能力和企业效益进行严格监控,遇到突发状况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

(中国重汽集团杭州发动机销售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31)

参考文献:

[1]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6).

[2]柴艳丽.试论财务风险的衡量与防范[J].理论研究,2008(9).

[3]李燕.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会计之友,2008(5中).

[4]严真红.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4).

[5]王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J].商,2013(28).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风险管理财务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集团公司管理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重点
财务自由这扇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H5 智联韵动版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