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体系构建研究

2018-10-12 10:36杨晓敏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体系构建文化建设

杨晓敏

摘要: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不仅要注重工作室物质层面的建设,更要注重文化层面的建设。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应体现在文化体系的构建上。本文通过对文化层次划分的分析,揭示了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文化体系由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视觉文化三方面所共同构成,旨在帮助职业院校更好地开展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

关键词: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7/08C-0011-04

一、问题的提出

名师工作室,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有类似的组织或机构名称,即“专业学习共同体”(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以自愿为前提,以“分享(资源、技术、经验、价值观等)、合作”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纽带把学习者联结在一起,进行互相交流和共同学习的组织。[1]

近年来,许多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2015年,江苏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遴选建设江苏省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的通知》,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工程。经过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2015年全省共有50个名师工作室被确认为首批省级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2016年又评审出35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同时,还遴选出了一定数量的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培育对象。

通过这几年来我省名师工作室建设工程的实施,不仅创新了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而且还以示范引领、重点推进和以点带面等方式,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水平职教师资队伍。但也要看到,一些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忽视文化建设,导致在认同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名师工作室文化体系建设的缺失。

文化的产生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会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促使规范人们意识形态、行为习惯的各种制度及管理机构的出现,进而形成了所谓的“文化”。人类社会自从出现“文化”概念以来,发展至今,已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形成了一定的文化体系。“名师工作室文化”就是各种文化类型中的一种,而“名师工作室文化体系”则是由众多的与工作室建设有关的文化要素所构成。

分析文化体系具体构成要素,首先要对于文化层次进行准确划分。目前,学术界最具代表性的论断就是将“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其中,物质文化是属于表层的文化,精神文化则作为最深层次的文化”[2],这一分析论断主要是从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去划分的,其实这四种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如:物质文化时常会渗透到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之中;行为文化与制度文化又是相互作用的,行为需要制度来约束,制度又对行为产生规范作用。因此,我们在分析“名师工作室”的文化体系时,将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文化划分进行归纳,并将其具体分为三个层次,即“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视觉文化”。[3]

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视觉文化三者之间同样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既要考虑它们各自的不同特性,又要结合它们的整体性或者是互补性。所以说,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视觉文化就成了名师工作室文化体系建设的三个层次或主要内容。

二、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理念文化建设

理念文化是一个组织或机构为了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而确立的价值理念和基本认知,它是由组织或机构的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特殊标识、处事方式等组成的文化形象。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建设首先需要有一个准确的目标定位。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即便是工作室建立起来了,其发展思路也是盲目的。在确立工作室发展目标时,务必要思考工作室存在的“天然优势是什么”。从目前省内外众多成功的名师工作室案例来看,先进理念的确立对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名师工作室的理念文化建设才是工作室发展的根本方向。

(一)理念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开展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理念文化的建设,要深入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是用来干什么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理念文化建设应该包含哪些具体的要素?

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名师工作室理念文化建设内容主要应该体现在建设理念、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三个方面。建设理念应落脚在培养“名师、技师、大师”上;服务宗旨要体现在“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社会”上;发展目标应该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强化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和技能“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社会”,努力建成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现代化名师工作室。

从对江苏省部分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调研情况看,绝大多数的名师工作室能够通过理念文化建设,在服务宗旨、发展目标上积极为促进名师自我提升、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二)理念文化建设的功能作用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理念文化建设所体现的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理念文化的聚合作用。聚合作用是有機化学上在催化剂作用下完成的一种反应类型。理念文化的聚合作用就是在理念的引领下,使人的心理产生深刻变化。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是以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职教名师作为工作室领衔人,结合了众多本专业或若干个相近专业的骨干教师所共同组成的优秀教师群体。理念文化的聚合主要通过工作室理念文化的确立和发扬光大,产生一种聚合的力量,使团队内的每一个成员更有心理归属感,更容易产生共同的责任意识,使全体成员的整体配合效能更强。

2.理念文化的动力作用。理念文化所产生的主人翁意识能使名师工作室具有活力,成为调动工作室全体成员积极性的动力。首先,名师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优秀教师群体中的一员,工作室的设立与命名,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极高的职业认可和荣誉。通过工作室的平台,能够将室内每个成员的自我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理念文化的“内驱动力”。除此之外,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对其他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也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是理念文化的“外驱动力”。其次,工作室每一个成员在成长过程中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工作室整体发展目标也是相辅相成、珠联璧合的,成员在工作室内发挥的作用也可以得到相应物质与精神的成果体现。因此,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理念文化能够激发全体成员的士气,为促进职业院校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添加精神动力。

3.理念文化的辐射作用。名师工作室建设初期,理念文化只对名师工作室内部成员,或者在工作室整体运行过程中发挥作用。但是,当理念文化发展成熟时,名师工作室可以通过与本校或兄弟学校工作室的交流、沟通,或者以名师工作室开展对外活动的形式,把名师工作室的价值观念传递出去,形成一个强大的辐射源,将自身能量向更加广泛的教师群体进行辐射,带动周围的骨干教师共同去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4.理念文化的提升作用。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为名师工作室的今后健康成长确立了目标与方向,当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在意识上提升自信心。同时,先进的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定向思维,使名师工作室建设的思路更加开阔。与此同时,名师工作室通过自我学习,向同行借鉴,以及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也可以进一步提升名师工作室的影响力,扩大名师工作室在广大教师心中的地位。

三、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制度文化建设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相应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被其每个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同时,对每个成员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的制度文化是一种公开的、强制性的规范体系,是内含在法律、政策、章程、规则和纪律之中的文化形态的集合体;非正式的制度文化是一些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存在于个人主观意识中的,非强制性的、不成文的约定俗成”。[4]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制度文化不同于其他部门或机构,所形成的制度文化不一定非得具有公开性、强制性,更多的是指一些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保障工作室运行方面的制度要求。加强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制度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制度文化来提升工作室的管理水平。

(一)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内容要求,制度文化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制度。学习制度是指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将学习计划、要求、实施等方面加以规范化、严肃化的一项制度。名师工作室是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习”是工作室的首要任务。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要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学习,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把握现代职业教育最前沿的动态,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学习制度。

2.基本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了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和名师工作室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如:江苏省教育厅就曾经下发了《關于加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通知》(苏教职〔2017〕23号)、《江苏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协作组管理办法(试行)》(苏职培〔2018〕6号)等文件,对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建设与管理、组织与保障等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内部管理制度可以细化到工作室的具体规程上,即:要求工作室每个成员必须通过组织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成果介绍、读书成长报告、名师论坛、现场观摩、观看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将成果上传工作室网页或网站等等。同时,还可以从工作室的培养机制、经费投入、条件创设等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引导年轻教师去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通过传、帮、带,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成长;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在教科研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优势,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

(二)制度文化建设的功能作用

1.制度文化的连接作用。制度文化看似以固有的形式存在,但又是一个组织或机构精神等文化的重要外在体现,能够向四周传递其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规范。在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中,制度文化是规范工作室每个成员道德行为的准则,也是连接工作室内外部、学校内部学生与教师、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的纽带。

2.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制度文化的本质属性是约束与规范作用。俗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内部的每个成员思想与行为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每个成员的思想,约束每个成员的行为,以确保工作室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3.制度文化的鞭策作用。制度文化不仅要侧重于“约束行为主体不做什么”,也要侧重于“启发行为主体应该做什么”,为行为主体提供一种行为模式的参考。而“所谓行为模式就是指社会角色模型即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行为的榜样”,“一个成熟的名师工作室制度文化应该具有激发全员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作用”[5]。通过制度文化的鞭策,激发名师工作室内部全体成员的潜能,用正能量去指导自身行为的实践。

四、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视觉文化建设

视觉文化就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觉可感知的样式(如视频、动画、图形、图画等形象)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文化。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视觉文化主要表现在其通过图像符号、文字等所表达的精神内容。视觉文化的建设应该体现广泛的地域性和鲜明的独特性,所以说,视觉文化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综合性文化。

(一)视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名师工作室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主要包括:名师工作室标志、名称、标准字、标准色彩、象征图案等。

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应注重视觉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人们对名师工作室的外部的、直观的印象是瞬间所形成的,其持续性一般不是很强。但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对外的服务展示,对学生、教师和社会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视觉文化建设还包括了工作室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名师工作室的技术服务条件、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工作室能否为学生、教师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科研服务和为社会提供更为先进的技术服务。所以,工作室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是工作室硬件建设的要求,也是视觉文化这一“软件”建设的要求,离开了工作室技术服务平台,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

(二)视觉文化建设的功能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视觉文化功能,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去感受、感知名师工作室的各种标识、宣传口号、服务宗旨等,从而使外部公众能够迅速了解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是用来干什么的。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视觉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視觉文化的识别作用。视觉文化的识别作用主要是通过名师工作室的标识体现的,因此,设计名师工作室的标识是工作室视觉文化建设的首要内容。一个精美的标识设计,能够充分呈现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特色、教学主张和服务性质,使教师同行了解工作室的特点,并让外界产生广泛的认同感。

2.视觉文化的传播作用。视觉文化是可以通过工作室网站、所分发的宣传活动材料等不同形式,在不同的领域向周边进行扩散的,尤其是工作室站群建设成果能够迅速、有效地传达工作室的基本特点和服务内容。在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视觉文化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工作室预先设计的标志,或工作室冠名,以及工作室的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象征图案等,将许多有效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使名师工作室与其所服务的对象能够更直接地交流,从而提高名师工作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形成社会服务品牌。

3.视觉文化的审美作用。这是名师工作室视觉文化所产生的间接作用。以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标识设计为例,一个构思巧妙的工作室标志造型,能够产生特别强的视觉识别性和视觉冲击力;同时,配以一定的色彩变化,还会给人带来一种艺术的享受。所以说,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名师工作室标识是极具吸引力的,可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

总之,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文化建设不是单个、独体的建设项目,必须融入到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之中。同时,通过名师工作室的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提炼名师工作室的精神文化、价值观、道德规范,形成独特的工作室特色和核心理念,使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名师展示的舞台、骨干培养的基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和教育改革的论坛。

参考文献:

[1] 许昌良.专业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名师工作室建设[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

[2][3]乌澜.妇幼保健机构文化体系建设与核心要素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14.

[4][5] 冯永刚.刍议制度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功效[J].教育研究,2012(3).

责任编辑:王新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famous teachers' studio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material level,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level. It should be embodi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syste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vision of cultural levels,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cultural system of famous teachers' studio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composed of three aspects: ideological culture,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visual culture, with the aim of helping vocational colleges better develop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famous teachers' studio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famous teachers' studio; cultural construc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名师工作室体系构建文化建设
带一支团队 抓一批项目 出一批成果
关于中职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的一点思考
名师工作室环境下,发展英语教师共同体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讨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