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教学与实践一体化瓶颈突破研究

2018-10-12 10:39曾建辉曾爱青
中国市场 2018年29期
关键词:双创人才培养教育

曾建辉 曾爱青

[摘 要]文章在总结“双创”教育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创”教育教学与实践脱节的表现和原因,提出了资源保证和机制改革等根本解决对策。

[关键词]“双创”教育;人才培养;创业平台

[DOI]10.13939/j.cnki.zgsc.2018.29.122

1 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深化高校“双创”教育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创业率大幅提高,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也出现了较为成功的创业案例,如北京大学毕业生戴威成功创建了“ofo”小黄车;宁波大学学生刘沛丰的二次元视频制作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实属不易,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双创”教育中教学与实践脱节的严重现实,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进一步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瓶颈。

2 我国高校“双创”改革的主要举措

第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在运作模式上,一般采取建立创新学院和创新实验班的方式,如宁波大学建立了创新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开办“双创”实验班等。

第二,构建“双创”课程体系,并强化“双创”教育保障体系。“双创”课程通过教授学生创新方法和创业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大部分高等院校搭建起了“课程+实训+讲座”创业教育课程平台,明确要求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方可毕业。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部分高校也通过修订教学管理与教师考评文件,鼓励教师改变教学与考核方式,加强专职教师技能培训,引进行业师资力量,支持教师离岗参与成果转化或创业。

第三,采取项目或者赛事的方式,组建“双创”团队,营造“双创”氛围。“双创”项目和“双创”大赛是高等院校进行“双创”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不但能将“双创”人员集中起来,组建团队,确确实实开展“双创”实践活动,而且能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双创”范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双创”活动。如由教育部等十四部委联合开展的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已经成功开展了四届,每一次的参赛项目和参赛选手都以数倍增加,吸引了数百万名大学生参加,并且成功推出了一些大学生创业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示范效应。

3 “双创”教学与实践脱节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3.1 表现

第一,人才培养方案更多地停留在纸面上,执行不到位。很多学校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双创”模块,并且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学分才能毕业,但是“双创”学分如何认定?学校没有制定实施细则,不具有可操作性。很多学校直到毕业生因“双创”学分不够无法毕业时,才草率地让学生提供一些比赛、考证、项目研究、论文撰写等的参与证明或者听讲座、兼职等方式来认定“双创”学分,执行过程控制不严,认定结果比较随意。

第二,“双创”课程开设数量较多,但效果不佳。目前很多学校都提供了几门甚至几十门通用的,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双创”课程,有的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有的采取网络课程或者MOO课的形式,形式多样,但是学生的兴趣不大,到课率低,学生收获不大。

第三,教与学结构性失衡。在“双创”教育中,出现严重的数量上供给大于需求,质量上则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双创”必修课,虽然参与人数比较多,似乎教学资源紧张,但是学生积极性不高,不买账;“双创”选修课,报名人数少,很多选修课因为人数达不到开班的最低人数要求而不得不取消,反过来,真正创新创业的学生却非常渴望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求学无门。

3.2 原因分析

造成“双创”教学和实践脱节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大部分学生对“双创”教育的接受度不高。创业率仅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3%,真正创业的比率很低,可见创业教育的需求并不大,但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学校对所有学生进行“双创”学分的强制性规定。因此绝大部分没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被创业教育”。

第二,“双创”课程师资紧张。“双创”老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因为现身说法是“双创”教育最好的教学方式。可是,因为仅仅来自高校毕业生的渠道单一、教师教学科研压力大、教师待遇低等原因,高校“双师型”教师普遍严重缺失。为了解决“双创”师资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一些学校聘请校外实践界人士来校开展教学和讲座等,因为这些人员缺乏教学经验或者不稳定等原因,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双创”师资相当紧张。

第三,学校“双创”教育的硬件条件不足。“纸上得来终觉浅”,实战体验非常重要,实验室建设、实践平台搭建等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学校无法解决。特别是创业教育,需要建立创业孵化器、创业园等为学生和老师创业搭建平台,为学生创业保驾护航。

4 突破“双创”教学与实践脱节瓶颈的对策

4.1 学校牵头,多方引资,搭建“双创”教育投资共赢平台

有效的“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包括从课程实验室、实训基地、创客空间、创业基地等諸多项目的建设,内容丰富,需要投入的资金规模较大。学校无法提供全部资金,但是创业教育主体毕竟是学校,所以学校应该牵头组织发动,学校专业人才的主要用人单位、社会投资人、银行、有关政府部门等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与学校和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合作,以合适的方式进行经济合作,如用人单位可以提供劳务合作的方式等为学校捐赠进行实验室建设,或者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社会投资人可以提供天使基金或者与创业学生进行合作创业,学校可以与科技园打通合作等。

4.2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激发“双创”教师激情

“双创”教育师资培养最好的途径是专业教师通过挂职锻炼或者自行创业等积累经验后成为“双师型”教师,因为实践经验相对于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而言,较为容易获取,而且学校的专职老师更为稳定,关键问题是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条件并激发其从事“双创”教育的积极性。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或者自行联系企业挂职锻炼,也可以允许老师停薪留职,进行投资或者创业,另外,学校也可以考虑引进企业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解决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问题。此外,对于从事“双创”教育的老师进行激励,如在职称评定、年度评价、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出台专门针对“双创”教育的鼓励政策,或者可以设置“双创”教育专项激励制度,提高“双创”教师的待遇和成就感。

4.3 实施分层教育,因材施教

创新能力需要创新精神来激发,并不是任何人都具备创新能力培养潜力,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具备其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具有企业家精神。“双创”教育能否成功地培养创新创业精英,是人才的先天性因素和“双创”教育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与专业教育不同,“双创”教育需要实施分层教育,对于不具备良好创新精神和企业家潜质的大学生,可以开设“双创”教育的选修课,对“双创”教育的有关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即可,没必要强求;而对于具有这方面潜质,而且个人兴趣高的学生,则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双创”教育,同时为其搭建“双创”实践的舞台,理论和实践结合。

参考文献:

[1]周清平.“项目团队融合”双创教育模式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8(4):88-94.

[2]李艳波.基于卓越应用人才培养计划的创新创业模式探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1):65-69.

[3]杨峰.高校双创教育理论及其模式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11.

[4]李小兰.以创新创业学院为载体的双创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1):73-75.

[5]朱伟.论“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7(12):127-128.

猜你喜欢
双创人才培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