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中的人类简史

2018-10-13 06:54宫崎正胜
中外文摘 2018年19期
关键词:威士忌世纪酵母

□ 宫崎正胜

酒吧是个充满国际感的场所,换个流行词,就是全球化。

我解释说明希腊的“茴香酒(Ouzo)”后,酒吧老板突然问道:“酒,也可以导出一部世界史吗?”

我看着吧台彼端的棚架上,整齐摆放着苏格兰威士忌、波本威士忌、加拿大俱乐部威士忌、干邑白兰地、金酒、伏特加、朗姆酒、葡萄酒等来自世界各地的酒,顿时觉得有趣,答复他:“其实,这就是活生生的世界历史啊!”

关于酒,尽管留存的记录不多,但其种类繁多且历史悠久,直到今日,已在世间与人们的忧愁并存。有多少苦闷就存在着多少种酒。若注满酒杯的酒成为主角,它又会如何回看人类历史呢?

我试着着手整理世界的酒,其实大致可分为三个种类:以酵母促使糖分发酵产生酒精的“酿造酒”;经蒸馏后,取得酒精浓度更高的“蒸馏酒”;蒸馏酒混入香草、香料等之后的“利口酒”。不过无论哪种制酒方式皆含有微生物酵母,并且仍须由人类操控设定“发酵的环境”,也就是所谓的“酒精发酵”制造出所有的酒。

酒,虽被视为神秘大自然运作下的酿造产物,但准确来说也是一种“农业”。因为人类必须通过经验理解存在于自然界的特殊微生物“酵母”,才能巧妙地利用其繁殖特性。

由于人类在生活中发现了“发酵”的神秘现象,如今我们才可以享用到各种酒。随着时代变迁,酒的制造方式更加精进,种类也更加繁多。

世界历史可分为五个时期:长期以来狩猎及采集的时期;农耕开始与城市出现的时期;亚欧大陆诸文明的大交流期(7~14世纪);大航海时代,也是新旧两大陆的大交流期(15~17世纪);工业革命后的时期。

有趣的是,以上这些区分,都与酒文化的变迁相重叠。

简而言之,狩猎与采集时期是采用葡萄、椰子、蜂蜜等存在于自然界且含糖量较高的素材,使其发酵而产生“酿造酒”;第二个时期开始将所种植的谷物用于发酵,再加上许多新酿酒技术的出现,从而让酒更为大众化;文明的大交流时期,盛行于9世纪阿拉伯商圈的“蒸馏器”逐渐流传至东西方,从而诞生了中东亚力酒、烧酎、伏特加、威士忌、白兰地等多种蒸馏酒;随着16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新旧大陆有了酒文化的交流,同时随航海交流的香辛料、水果等也与酒文化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促成了“利口酒”的多样化;工业革命之后,借助于19世纪已经出现的“连续蒸馏器”,酒开始进入大量生产的阶段,随之而来的商品化又再次推进了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制造。20世纪以后,人们将多种酒混合作为基酒,再配以果汁、牛奶、咖啡等,调制出了一种新酒——“鸡尾酒”,从此酒的种类更加多样。换言之,酒文化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由此可见,随时代衍生的酒文化,在时间长河中不断交替、组合、精进,建构出如今我们所见所饮的酒世界。当然,人类的轨迹与酒的轨迹必然会重复交叠,因为酒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威士忌世纪酵母
世纪赞歌
Never Give Up Dreams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一瓶1920年威士忌拍出150万英镑
酵母抽提物的研究概况
酵母魔术师
人CyclinD1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生物量高的富锌酵母的开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