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8-10-13 09:44王淑莉张立威
青年时代 2018年27期
关键词:改革路径体育教学

王淑莉 张立威

摘 要:从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成为了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输送人才的主要平台。与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相比,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实践技术型人才。在高职院校教育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体育课程的教育作用逐渐被凸显出来,将职业实用性的理念与体育教育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发展教育的重要路径。要想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率,为社会建设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使其更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就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改革程度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在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方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体力与专业技能才能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平台,为了达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標,就应该提高体育教育的职业实用性。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情况来看,过于重视专业课程活动,忽略了体育教育对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高职院校应该重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体育教育的探索。

一、高等职业学院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建设培养从事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实践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大多在一线,这样的工作特点使得学生必须具备较强体育素质。从现代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来看,其教育所带来的积极意义应该是使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了解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流程,能使用生产工具等。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提高体育教育的职业实用性,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对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强健学生的体质、提高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等。另外,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以及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均得到提高。当前,体育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与学校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与专业课程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模式

对体育课程模式进行合理规划是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改革的基础和前提。从当前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并没有突出体育课程与不同专业培养特点的结合性和一致性。因此,高职院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实现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

(一)“2+1”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在学生入校后,先以选项课的形式或者基础课与选项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能逐渐适应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专业性质对学生进行划分,在第三和第四学期,根据专业为学生安排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呈现。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根据相似专业的课程以及体育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置。

(二)“3+1”模式

“3+1”课程模式与“2+1”模式具有相同的原理。采用这种模式,就要在前三个学期都为学生开设选项课或者基础课与选项课相结合。这样的课程模式使学生接受基础体育教育的时间较长,有利于夯实学生的体育基础[1]。在第四学期,仍然按照专业的相似性进行划分,并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三)“1+1”模式

“1+1”课程模式具有一定的交替性。这种课程模式的开展方式是将每个学年作为一个阶段和周期,在每个学前的第一个学期,以选项课或者基础课与选项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第二个学期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以这样的方式开展两年。

(四)课外社团模式

课外社团模式与前三种课程设置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先对学校内的学生进行专业划分,将相同专业或者相似专业的学生划分为一个教学单位,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职业实用性体育社团。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深入了解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开展方式,并参与到社团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当中。

三、差异化职业高等学院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不仅在于根据专业差异性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也在于通过体育教育能消除一些工作岗位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不同的职业对学生身体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减小工作岗位伤害的目的,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应该突出专业性特点,选择包含一些针对职业病预防和矫正内容的教材。

四、针对高等职业学院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突出体育教学内容的职业实用性特点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际的教学情况、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体育运动项目的强度与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尽量选择能真正凸显职业实用性的教学内容[2]。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体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建立联系,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对自身未来工作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加乐于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例如,针对工程建筑相关专业的学生,这个职业对其平衡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攀登、平衡木等运动项目。针对物流运输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学生具备敏锐的反应力,较强的视觉功能以及肢体协调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拳击、篮球、武术、乒乓球这一类的体育项目。

(二)合理选择体育教学方法

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形成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中总结经验的习惯,正确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个过程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弥补教学不足,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能力的目标。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从多元化的角度对自身的教学技能进行优化,分别按照不同专业的教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合理的体育训练任务。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在进行完高强度体育训练之后,应该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3]。这个环节有利于消除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疲劳。

(三)从终身性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该从终身性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向学生灌输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以及所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帮助其制定体育训练计划并督促学生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体育教师应该将一些保健操以及矫正操教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后以及工作后也能进行一些锻炼,达到减轻疲劳感的目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从而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提高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创新性

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也是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原动力。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改革应该充分围绕创新理念进行。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仅仅从理论层面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职业特点,并没有真正结合实际的工作岗位环境以及工作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这样的教育方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4]。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与社会上一些企业单位建立联系,充分了解其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以及应该具备的能力。将一些实际的工作岗位实际要求融入到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当中。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体育课程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还能体现体育教学的社会性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教育促进意义。

五、结论

综上所述,从现代高等职业学院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不仅应该通过合适的教学活动夯实学生的体育基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将这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当前,进行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高等职业学院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以及课程模式构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教育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本文对高等职业学院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内容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许为民,钱巧鲜.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改革探究[J].浙江體育科学,2017,39(03):86-89.

[2]曾文军.西方体育思想对我国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5,5(02):223-225.

[3]陈健.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6):118.

[4]宣恩平.“以站姿为主类”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研究——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4(01):79-82.

猜你喜欢
改革路径体育教学
重庆物流的发展背景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