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生态公益林科学管理

2018-10-15 00:49李俊杰
农家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益林科学管理现代化

李俊杰

生态公益林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保护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坏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生态公益林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提供了大量的生态效益,例如:防风固沙、水土涵养、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对环境改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生态公益林的功能,我们需要对生态公益林做科学的管理,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益。近年来,很多该领域的学者和专家都对如何开展生态公益林科学管理做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的现状分析,提出一些现代化的生态管理措施,期望能够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科学管理,有助于生态的保护。

一、建设生态公益林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管理

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生态公益林管理设计的范围广,覆盖面大,还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其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生态安全甚至是社会的稳定。传统的生态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因此,随着当今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能够研发出相对完善的现代化信息平台管理模式,通过对大数据的管控,及时的掌握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状况。因此,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生态公益林建设进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管理除了能够有效的管理生态公益林,还能够实现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检查验收、数据分析等,通过数据化、集成化的管理,对生态公益林建设做有效的科学的管理。

利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分级、分层的有序化管理,当然根据实际的情况,又可以在每一个单位下划分成更多不同级别的单位。这个层层管理,可以避免划分不清楚造成的管理混乱,同时也更便于技术平台的统一控制。当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为了使管理工作更简便有效,还可以根据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情况将它们划分为数据管理、图像管理、组织管理、专题管理等等各个模块。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生态效益,也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管理建设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设定不同的级别和单位,例如平台管理控制可以从国家层面出发,建立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也可以从省级层面出发,建立某一地区更细致的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统一分析,统一监督等工作。建设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管理,能够实现生态公益林管理业务的规范化和信息化,也使得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还能够为其他相关平台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更好的发挥了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

二、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人员的科学管理

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中,由于有些林业建设需要在偏远地区或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因此,工作人员在建设期间也需要到实地去工作和考察,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帮助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得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利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建立能够监控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平台是很有必要的。目前,开发的GIS平台就是利用了物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建设的对生态公益林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监管和保护的信息平台。这项技术能够通过远程监控掌握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能够获取实时数据,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研究获取最原始的数据信息。

目前,很多地区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还是采用传统的模式,在工作人员对生态林进行管理和检查时,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只是靠工作人员手工进行记录,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工作人员的保护、数据信息的实时传送上都没有保障,因此,这样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生态公益林科学管理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推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就需要各级单位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配合生态公益林的科学管理与建设。

借助先进的科技建设生态公益林管理,还需要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设立,对整个生态公益林建设形成统一管理。其次,平台管理建设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建设好后能够有效的投入使用,而不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再次,技术平台需要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操作,事先储备相关专业人才。最后,平台建设要确保具有稳定性和可行性,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提供帮助,更好的对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科学的管理模式。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生态公益林档案科学化管理

关于档案管理,我国很多单位都是以纸质档案为主,不僅材料众多繁杂,而且容易遗失。目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档案管理上有必要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档案电子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档案的随时调出和使用,还不容易丢失。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生态公益林档案科学化管理,有助于将生态公益林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建设经验等等信息的存储和共享,还能够对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工作人员信息进行管理,既有利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也有助于人员管理。

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生态公益林档案,可以覆盖有关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所有信息,包括文本信息、图像资料、信息数据、分析报告等等,还能将这些信息进行有序的分类,模块化管理,为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了便捷,同时相关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信息还能够在网上资源共享,帮助地区建设生态公益林。另外,在生态公益林档案建设时还需要注意几点问题。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档案管理平台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范,必须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第二,要根据实际的需求设立,要以更好的管理和建设生态公益林为目的,科学的对其进行管理。

总之,科学有效的管理生态公益林发展,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能够更好的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同时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现代化技术实现生态公益林科学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公益林科学管理现代化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对社区治理的启示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浅谈关于我国公益林管理的初步思考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
浅谈公路养护的科学管理
基于多角度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