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018-10-15 00:49郑小红
农家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民精神农村

郑小红

农村精神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作为基层党校科研工作者,笔者对所在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改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基本情况及分析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特別是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同时,改变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农民的思想观念在不断进步

随着近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各类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优秀党员等这些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创评活动入村入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人心,农民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其次,政策意识、科技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开放意识、风险意识在农民的思想观念中也日益增强。

2.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有了较大变化

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村民的娱乐方式也随之变化,精神文化生活中很多的弊端也随之显现了出来。从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笔者在调查所在地区的一个“黑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QQ。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创建资金不足,硬件建设跟不上

资金困难成为当前制约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近年来,笔者所在地区财政十分紧张,乡镇和村两级基本没有用于场馆建设、图书添置、设备更新等方面的资金。笔者所调查的村大部分没有活动场地,平时开展活动都是得借助附近学校活动场所。使得农村文化活动很难开展,严重制约了精神文化活动的推广和发展。

2.文化阵地使用率不高

笔者所在的地区部分村已建成的文化设施,这些文化设施有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室、书画活动室等。据笔者观察,除文化中心的棋牌室、电视室有老人在活动外,其他几个活动室都是锁着的,桌上布满一层灰尘,室内也没有椅子,电灯没用过。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些活动室的管理没有跟上,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从而使花费了一定资金建设的精神文化阵地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

3.文化下乡力度不够

各级文化部门送文化下乡确实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这只是一种“喂食”型的暂时满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文化下乡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一是文化下乡次数太少,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二是文化下乡的内容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强、贴近性不强,时间长了,一部分农民就对此失去了兴趣。三是文化下乡培训度太低。在形式上,搞演出活动的多,办培训、辅导的少。文化下乡时热热闹闹,离开后又是冷冷清清,只是送文化下乡而没有下乡“种文化”。

三、 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笔者认为农民对目前的现状是基本满意的,农村的精神文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农民喜闻乐见的。但目前的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不适应,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建设

农村精神文化建设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精神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要拓宽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方面投入资金。政府不仅要加大投入,而且要确保农村精神文化经费的专款专用。

在财政投入上,一方面要投入资金加强农村精神文化事业单位的建设。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三级群众文化网络”是实施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馆、站的建设并保证其日常的工作和活动经费。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扶持村级精神文化阵地建设。

2.建立城市精神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的长效机制

“送文化”下乡仍然是现阶段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文化下乡的工作,使之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各级党委、政府应将送文化下乡列入年度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经费要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同时,还要建立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形成单位与乡村之间的共同合作。

3.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新方式、新途径

传统的由政府主导的农村精神文化建设逐渐陷入困境,要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自发力量。政府逐步由传统的主导角色向支持角色的转变,同时为农村精神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应把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交给农民,由农民自己探讨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

4.让“种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

所谓“种文化”, 农村要全面彻底把我国的民间舞蹈、戏曲、歌曲等开展好,这些文化始发于农村本身,都是农民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创造而来的,从古至今,农民一直靠这些文化丰富业余生活,文化绝不能靠上面下发、提供,这样的尽管层次较高 ,只能解决一时,长时间的文化要求满足不了。所以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跟进培训辅导 ,让农民学习更多知识,从而技术水平得到提高,是农民能够自编、自导、自演,激发农村自身的精神文化活力,推进农村本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让文化在广大农村扎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农民精神农村
耕牛和农民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农民
拿出精神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