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业种植方式对土壤中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研究

2018-10-15 00:49夏莉
农家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

夏莉

摘 要:在进行农业种植过程中,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极大的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尤其是现阶段各种化肥的滥用情况不断加剧,更使得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够均衡。对植物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农作物种类进行不同的搭配可以实现突然那个中氮含量流失情况的有效缓解。本文将就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农业生产;硝态氮;土壤状态

现阶段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氮肥过量情况已经引起了农业研究人员的重视。同时由于氮肥过量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针对当前我国氮肥利用效率较低,以硝态氮形式存在的氮肥在水中溶解以后流入地下,使得氮肥利用效率下降严重的情况。本文将通过不同农业种植方式对土壤中硝态氮淋失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

一、造成土壤硝态氮出现流失的主要原因

我国由于地域广大,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土壤层中存在的硝态氮的淋溶特征也有多不同。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由于降水量的不同,硝态氮的淋失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这部分氮肥无法被农作物有效吸收,造成氮肥的过度堆积,最终出现淋失,在土壤状况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下文将对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1.降水情况

硝态氮主要是溶解到水中在土壤各处进行扩散的,这也是造成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降水量较多的地区,随着降水的升高土壤中的硝态氮的含量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大面积降雨过后土壤中的硝态氮浓度会大幅度升高,有些甚至会在雨水中形成硝酸盐,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

2.化肥滥用

现阶段在进行农业种植过程中,种植者为了提高产量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过度施肥的后果是肥料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并不能够被农作物完全吸收,这是造成土壤板结以及硝态氮大量积累的重要原因。此外,这些积累的硝态氮溶解到雨水中以后向地下渗透,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对地下水质造成破坏,使得土壤环境出现变化,不利于农作物的后续生长。

3.种植模式落后

在现阶段进行农作物种植时采取的主要种植模式是集约式种植,通过这种种植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种植效率。但是,同传统的种植模式相比,集约模式中的硝态氮含量出现变化的时间间隔较长,但是波动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用于集约式种植在施肥过程中施加的肥料量较大,施肥次数较多。同时一般在进行灌溉过程中进行施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氮肥淋失量,造成土壤结构和地下水环境受到破坏。

二、降低硝态氮淋失的有效措施

1.采取科学方法,进行农作物间作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作物生长状态,进行农作物间作是现阶段进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在我国几大主要的产粮区,这种种植方式更是被广泛采用。通过进行作物间作可以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提高,又能实现多季收获。除此之外,通过进行间作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土壤中氮肥的有效利用。这主要是利用了不同农作物对氮肥的需求不同。例如,小麦在灌浆期硝态氮可以被小麦吸收57%左右。而玉米在生长期可以对土壤中的氮肥吸收近47%,同时小麦的根系较为发达,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深层土壤中存在的硝态氮的销售,因此在进行施肥过程中只需对氮肥的配比情况进行调整以降低施肥以后土壤中残留的氮肥含量即可。

2.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科学分布

不同的农作物对于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存在差异,通过调整可以实现对种植过程中的营养成分吸收水平的提高,促进作物产量提升。例如,对于豆科植物和禾科植物而言,由于其根系的差异使得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存在差异,豆科植物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固氮能力因此对土壤中的氮元素吸收较少,而禾科植物则不具有这种能力,因此可以实现对土壤中的氮肥的大量吸收。通过对这两种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就可以实现对土壤中氮含量的有效调整。这样即可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降低种植成本,又可以实现土壤结构的改善,降低硝态氮淋失的风险,实现一举多得的目的。

3.提高土地利用率

现阶段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一个有效方式是采用一些作物对闲置的土地进行利用。例如,可以在田埂上种植一些蔬菜或其他作物。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硝态氮淋溶以后造成的土壤氮元素的提高。近些年来,研究者发现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硝态氮淋失的情况,而且还可以实现土壤环境的改善,实现土壤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实现土壤养分的循环使用。保证在实现环境保护的同时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造成土壤硝态氮淋失不同的主要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通过采取不同的农业种植方式,例如进行间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在闲置的土地上进行种植等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中硝态氮淋失造成的影响,在保护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结构的同时实现对各种种植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种植者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云,刘炜,王朝辉,等.不同作物对旱地农田残留硝态氮的利用差异[J].生态学报,2014,34(13):3788-3792.

[2]兰翔,王婷,杨春玲,等.不同施磷量对蔬菜地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22(04):958-962.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奠定现代农业建设基础
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析
开发绿色食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及改进途径
广东省农户小额贷款现状调查与分析
山区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