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加码不是真落实

2018-10-16 08:29陈海锋
政工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层层加码事业心基层工作

陈海锋

在基层调研时深切感受到,一些干部群众对“层层加码”现象抱怨颇多、叫苦不迭。比如,有的部门以前开会比到会率,现在比提前量,集合越早越被表扬;有的单位在办文办事时间节点上搞层层提前,出现基层工作刚刚开展却不得不把工作汇报提前写好的尴尬……有人用调侃的话来讽刺:机关压基层,层层加码,看似“码”到成功;基层哄机关,层层注水,假装“水”到渠成。

部署任务“添砖加瓦”,工作标准“层层加码”,表面上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上级要求,促进工作落实,但这种做法,实际上损害了决策部署的严肃性,减弱了上级机关的权威性,挫伤了基层的积极性。层层加码,看似态度积极,实则不科学,是十分有害的“积极性”,是假积极、假落实。

一件事,一旦违背了科学,必然实效甚低、收效甚微,甚至导致基层吐槽声声,只好搞些“假动作”、玩些“客里空”。提要求、定任务、搞检查层层加码,很可能导致“高标准”变成“超标准”:严重脱离基层实际,违背工作规律,使得基层落实起来难上加难,越忙越乱,疲于应付,扰乱基层正常工作节奏和秩序。由此,一些单位不得不抢时间、赶进度,甚至弄虚作假、胡编乱造,工作粗糙、方法简单,出现“水数据”“水材料”“水政绩”,造成工作泡沫、效能假象和成绩“浮子”,也就是情理之中、不足为奇了。

俗话说,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基层有基层的实际,一级有一级的任务,一层有一层的责任。不管是哪一级的机关、哪一级的领导干部在抓落实上,都应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要把自己该担当的责任和担子勇敢担起来,不能动不动就随心所欲地把责任转移、把任务转嫁、把标准提高。在指导基层工作时,应当好“指导员”“服务员”,而不能当“官老爷”不切实际瞎指挥。要真正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与层层加码、急功近利等不良作风决裂,注重深入调查研究,多问问基层的现实困难,多想想基层的实际情况,多帮助基层排忧解难。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向基层部署任务时,应当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变粗放式指导为精细化服务,做好关闸分流、穿针引线的工作,让下级“踮踮脚就够得着”。督促基层抓好落实时,应于法有据、严而有度、抓之有力,明晰科学标准、设定恰当标尺,做到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既防止层层加码、无限拔高的做法,又杜绝标准不高、将就迁就的行为。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敢于负责、勇于问责、严肃追责,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工作落实。

猜你喜欢
层层加码事业心基层工作
拆解“层层加码”
中国睡眠研究会社区与基层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区与基层睡眠医学论坛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层层加码”为什么适得其反
浅谈幼教工作的“六心”
灵魂干净,品行高尚
管好班级要“四有”
浅谈疾控机构如何践行“两学一做”
他们为何偏爱“层层加码”?
固本强基 推动基层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