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春雨润龙乡

2018-10-16 00:07刘俊英王中原娄玉敏史冬梅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8年6期
关键词:普法法治

刘俊英 王中原 娄玉敏 史冬梅

2016年“七五”普法启动以来,濮阳第一黄河河务局按照“立足高起点、突出重实效、着力抓创新、构建大格局”的工作思路,强化措施,整体推进。随着一条条法治理念的传播,普法如春风吹进龙乡千家万户,如春雨滋润着龙乡人民,为创建平安龙乡、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一个目标 打牢普法基石

“七五”普法伊始,濮阳第一黄河河务局紧紧围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互动型、服务型、创新型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更加优化,全媒体、多元化法治宣传教育平台更加完备,公民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全体党员党章党规意识更加牢固,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的这一总体目标,强化工作领导,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强力推进“七五”普法进程。

该局根据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了普法领导小组,并在水政科设立了普法办公室,配调工作人员,形成了党组领导、普法办组织协调、职工广泛参与的“大普法”格局;该局还把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总体目标管理,经常召开专题会、推进会,切实做到有人抓、有人管;该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濮阳第一黄河河务局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对“七五”普法的目标任务、实施对象、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建立健全了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机关工作人员法律培训、普法情况统计、普法档案管理、水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等12项普法工作制度;建立了普法经费保障机制,在上级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普法的投入,3年来,共投资30余万元,用于普法宣教的硬件、软件建设以及日常宣传经费,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后勤保障。

突出两个借助 营造普法氛围

为营造“七五”普法良好的社会氛围,该局借助重要时段节点和活动,多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开展普法宣传。

一是借助“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和“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段和节点,开展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普法活动。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国家宪法日期间,该局按照“大纵深、多方位、全覆盖”的工作思路,从宣传区域、宣传对象、宣传内容等方面着手,制订宣传计划,紧紧围绕宣传主题,通过在公园、车站、街道等人员密集场所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咨询台、大型普法展板,发放宣传彩页,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水法律法规、河长制、水资源保护、涉河项目行政许可等相关政策法规,增强了宣传活动的吸引力和公众参与度。

二是借助“法律六进”活动契机,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厘清工作思路,分类出台精准普法举措,制作规范化、精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指引手册。通过送法进单位、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法律六进”活动,分别形成了党员干部321学法、职工“菜单”式普法、“六一”校园普法讲座、农村“三送一讲式”普法、企业“1+1”以案释法等特色普法机制,使法律宣传进入龙乡各个层面、各个单位,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近3年间,张贴标语5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宣传条幅30余条,制作法治宣传展板24块,出动宣传车200台次,举行法律咨询活动180次,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万多人次。

搭建三个平台 普法亮点纷呈

“七五”普法以来,该局不断挖掘内涵,拓宽普法路子,搭建普法平台。

一是搭建文化阵地普法平台。该局在原有的普法长廊的基础上进行了增建,先后建立了梨园闸门普法长廊、渠村养护班普法长廊、王称固养护班普法长廊等6处。在普法长廊宣传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内容以宣传普及水利法规为主线,通过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把法律法规、水资源保护、执法管理等内容融入其中,用健康向上、风趣幽默的漫画风格与文风引导影响社会大众,增强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达到文化与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效果。同时,积极拓宽普法阵地建设,在沿黄堤防、险工、闸门醒目位置设立大型宣传牌16块、连续式墙面标牌100块、立体字30个、喷漆字33个等,形成了一定规模、特色鲜明的普法品牌,起到了“出门见法、抬头学法、心中有法”的良好效果。

二是搭建网络微信普法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且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该局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开展普法宣传,在局域网开辟了“网上普法课堂”专栏,设置了知识窗、法制故事、执法普法信息等栏目。同时利用手机微信篇幅小、传播快、范围广、随身带等优势,设立了水政微信公众平台,由水政科负责日常更新,采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方式,宣传水法规知识,传递最新法治动态,解读法律热点难点问题,开辟了一条“互联网+法治宣传”的绿色通道,真正做到了让法律“触”手可及。

三是搭建微电影普法平台。该局邀请黄河电视台拍摄了由职工自编自演的普法微电影《沙场有爱》。该微电影的剧情由执法人员日常普法工作真事改编而来,通过执法人员现场执法、以案普法、现身说法、爱心帮扶的方式,用最贴近群众的表演形式和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水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让观众感同身受,从而引发思考,得到启示。同时,该微电影用最自然质朴的手法再现了执法人员铁面无私执法过程中柔性执法的一面。这种生动、直观、亲民、接地气的普法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水法知识,提高了普法实效。该微电影还荣获了水利部普法微电影三等奖。

坚持四个结合 增强普法实效

在“七五”普法进程中,该局坚持“四个结合”, 力求达到执法和普法双赢效果。

一是坚持普法宣传与执法实践相结合。该局将普法宣传渗透到水政执法全过程,利用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灵活有效、生动直观的方式普及水法规知识,传播法治理念,促进深度普法,优化执法环境。

二是坚持日常宣传与专项整治活动相结合。在开展日常普法宣传的同时,结合特定的时段和节点,开展了堤防清障、河道禁采、违章建筑拆除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向执法服务对象及沿黄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水法规宣传,增强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是坚持普法与依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围绕沿黄群众关心的移民征迁补偿、防洪工程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专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送法下乡、送法入户、送法到田间地头”的形式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及时解答群众的法律疑惑,真正让群众了解和熟悉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水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关心支持水利改革发展。

四是坚持普法工作与综治、信访工作相结合。在接待和处理信访人和信访事项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向其输送法律法规知识的同时,辅之以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从根本上避免上访人“固执己见、片面理解”的现象,教育和引导社会公众依法合理表达利益诉求,营造“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社会风尚。“七五”普法期间,共开展12次专项整治活动,查处水事违法案件15起,结案率100%;劝阻制止违法行为20人次,拆除违章建筑6处,制止及化解各类苗头案件5起,为治黄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随着“七五”普法工作的持续深入,濮阳第一黄河河务局干部职工信心满怀,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普法法治
在法治护航下实现新飞跃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普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普法
普法
普法
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