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对决:大赛评委如何评价选手的表现?

2018-10-17 09:31任世民
民主与法制 2018年38期
关键词:辩题公诉人辩论赛

本社记者 任世民

这是一种来自检察系统的“好声音”,也是一种彰显检察系统职业形象与业务技能的好平台。

2018年8月14日至16日,一场主题为“中国梦·劳动美”的全区检察机关公诉人员职业技能比赛,在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多功能厅正式亮相。来自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和各盟市(分)院的14支代表队共42名公诉精英,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对抗辩论,用理性、智慧、幽默诠释了公诉人的魅力。

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内,全区检察机关公诉人员职业技能笔试、初赛、复赛先后在这里举行,14支代表队组成控辩双方先后进行了初赛、复赛。8月16日上午,进入复赛的六支代表队经过“巅峰对决”,最终决出高下。

选手表现受到评委好评

“巅峰对决”如期举行,辩论赛采取团体对抗形式,每队三名辩手,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参赛对抗分组和出场顺序。论辩赛分为开篇立论、提问、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四个阶段进行。比赛现场紧张激烈,六支代表队围绕姜珊涉嫌诈骗案展开“巅峰对决”。比赛特地邀请了理论与实务界专家、学者、知名律师和媒体人担任评委,为选手现场打分。

控辩双方的优秀表现受到中国法学会主办的《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资深法律人刘桂明评委的高度赞誉,他充分肯定了赛场上选手的表现,认为辩论应当“言必有据、言必有理、言必有趣”。他分别从“辩题有深度、辩手有风度、辩论有亮度”三个角度,对辩论赛的辩题设置、控辩双方的临场应变、仪表姿态、语言风格、论辩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客观、切实、中肯、全面的评价。

“一场精彩的比赛之后,我们期待的是比赛的结果。”刘桂明开门见山地指出,“如果让我来说话,我感觉,今天最精彩的不是评委,最精彩的是我们的选手,上午我们几位评委在中间评议的时候,对选手的评价很高,我们看到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刘桂明对本次辩论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做过很多次论辩大赛的评委,也曾经策划过全国最大的律师辩论大赛。可以说今天我看到了内蒙古青年检察官的精彩表现,我看到了内蒙古女检察官的完美表现,我看到了全区检察官的整体展示。”

从赛事的三个不同方面,刘桂明给出了点评:第一,辩题有深度。两个辩题都是关于定罪量刑这方面的,都是关于刑事法律的辩题,都是跟检察机关密切相关的辩题。第一个属于金融犯罪。第二个属于职务犯罪。如果说职务犯罪是一种传统的犯罪,那么金融犯罪就是一种新型的犯罪。“为什么出这两个题目?其实我们看到了两个犯罪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从辩题来讲,看起来文字不多,背景也不多,提供的素材也不多,但是问题很有深度。”

第二,辩手有风度。“今天双方辩手之间非常客气,无论是他们的动作、行为、仪态,还是眼神和表达语气,都很讲究礼仪。很显然他们是当作一种比赛的比赛,或者说是一种表演性的比赛来展示。所以说我们没有真正地看到那种针尖对麦芒。”

第三,辩论有亮度。刘桂明表示,如果说在七场比赛当中要评一场最佳的比赛,个人觉得是第三场:“我觉得第三场才真正看到了针尖对麦芒的感觉。有高度,有速度,有亮度。”

>>内蒙古自治区李琪林检察长、简小文副检察长与全体评委合影

对于各方三辩的总结陈词,刘桂明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觉得今天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呢?语言!”在刘桂明看来,一场辩论比赛,有收获有成果的,会有三个标志:“第一个是言必有据,第二个是言必有理,第三个是言必有趣。是有依据、有法理、有趣味性。前面两个方面表现得非常完美,最后一个方面表现得还有待加强,这也是大赛的亮点之一。”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这个比赛,与其说是一次技能比赛,不如说是一场业务交流;与其说是一次控辩比赛,不如说是一场思想碰撞;与其说是一次职业比赛,不如说是一种队伍练兵。我想,我们作为比赛也好,作为演练也好,作为表演也好,作为表达也好,总而言之,这是一次真正展现检察官风采的比赛。”刘桂明最后总结道:“这次题目取得非常好,中国梦,劳动美。中国梦的实现,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劳动,我们每个人劳动就是为了实现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实现了,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最后我用一句话来对本次比赛做个评价,这是一次法理的雄辩、思想的碰撞、才华的展示、公平的较量。”

辩题契合社会热点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教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自治区党委法律顾问吉雅也对大赛进行了点评。她指出,通过本次辩论赛,充分展现出我区公诉人专业的法律思维和优秀的职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战技能。论辩场上,选手们的姿态儒雅平和、沉稳大气,思维清晰、逻辑严谨、论证有力,团队配合也非常默契。除了给予选手们很高的评价之外,吉雅表示,作为一名法律人,应当透过法律和案件更多地关注社会、洞察人性,这样才能真正诠释公平正义的含义。

吉雅从两个方面对比赛进行了点评。首先是辩题的亮点:“这个辩题选择的是非常有特点的,而且暗藏很多玄机。”特点在哪儿呢?是社会关注度。吉雅说,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又处在社会转型期,所以形形色色的诈骗案件较为多发。原来说女人和孩子的钱好挣,现在是老年人,而且主要集中在“保健品推销”。所以对老年人通过保健品进行诈骗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另外一个,就是这个题里,我个人感觉是有利于辩方的,辩题中“到底是公司在诈骗还是姜珊在诈骗”,这是辩论的要点,所以说这个案子里面还是有很多玄机可以“绕出来”的。

“我们14支代表队,包括今天决赛的六支代表队,他们可以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来形容。”吉雅说,虽然他们大部分都是80后,也已近步入不惑之年,基本上都已经经过了成千上万个案例的积累,所以他们在立论上是非常清晰的,论辩上是非常有力的,逻辑上也是严谨的。同时,选手在控辩之间的有序转换,应变得非常好,体现了他们很好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以及法律思维。特别是第二场大家可能都有感触:“我觉得第二场是真正的、非常突出的交锋。而且这种激变,我觉得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这组的辩手,除了他们自身的才华以外,我觉得对案件的掌控烂熟于心,身上流淌的是自信。”同时,他们团队之间的配合、应变能力,尤其是呼和浩特市代表队,表现得非常好。

对于辩手的表现,吉雅指出:“辩手都很优秀,但印象最深的有两个,一个是呼和浩特市代表队的三辩,他对案件的理解,和他的反应能力、语速,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很理性、淡定。”吉雅对通辽市的三辩给予高度评价:“这位辩手非常儒雅、非常理性,最主要的是我佩服他理论的功底非常扎实。”

吉雅对女检察官的表现给予更高的评价:“我们女检察官的表现最值得点赞。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因为我也是女性,女性的特点是什么呢?是坚韧,还有母亲的情怀。”

同时,吉雅提出了一点建议:“职业技能比赛的定位就是职业技能是目的,辩论技巧是手段,所以辩手所有的立论、发问、辩论、总结陈词,都应该以职业技能作为初心。”而辩手们都以案件事实为核心进行辩论,但是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的核心是什么?吉雅反问辩手:“这个事实是什么?是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还有最主要的,法律事实源于何处?那么显然案件给我们的是客观事实,我们都说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所以我们要通过证据在客观事实中寻找出法律事实,然后给他定罪。那么这个标准在哪儿?尺子在哪儿?就是刑法!所以法律事实是源于法律的。作为法律人,参加这样的比赛,一定要以法律为依据,所有的法律人都应该继续努力,坚定地走下去。”

这是一场法理的论辩,这是一场思想的碰撞,这是一次才华的展示,这是一次公平的较量。选手们唇枪舌剑、妙语连珠,充分展示公诉人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实战技能,最终景南南等10名选手获得“公诉业务标兵”称号,李祥龙等5名选手获得“优秀论辩奖”。

比赛获最高检、自治区检察院领导一致好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处长张志强则是从刑法学专业的角度剖析了三个案例的争议焦点,深入解析了辩题的法学原理。点评结束时,他希望内蒙古公诉人能够以此次比赛为契机,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努力成为创造优质法治产品的“工匠”“能手”乃至“大师”。

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简小文表示,通过本次比赛,凝聚对公诉人职业价值的认同,全区检察机关要聚焦主责主业,聚焦队伍建设,切实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公诉人队伍,共同推进内蒙古法治建设。

经过激烈比拼,一等奖花落呼和浩特队,通辽市、自治区代表队并列次席,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并列第三,十名辩手荣获“公诉业务标兵”称号,五位辩手捧回“优秀论辩”奖,为期三天的论辩赛事顺利落下帷幕。

主办方介绍,此次辩论赛评审规则中规定,评分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辩论赛采取团体对抗形式,每队三名辩手,比赛前一天抽签确定参赛对抗分组和出场顺序。比赛分为四个阶段:立论阶段、提问阶段、自由辩论阶段和总结陈词阶段。

记者进一步在主办方获悉,内蒙古公诉人的本次业务比赛是在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自治区检察院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公诉队伍,乃至全体检察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练兵。

自治区人大、政协、政法委、公安厅、检察院、高级法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等相关领导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同时,大赛还邀请了部分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到现场观摩比赛。来自自治区检察院、自治区司法厅、自治区律师协会及盟市检察院、司法局等单位的400余人现场观看了比赛。

本次辩论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共有公诉人和律师组成的28支代表队参赛,其中24支代表队由12个盟市地区组织公诉人律师经过预赛选拔队员组成,其余4支代表队由自治区检察院、铁路检察分院和司法厅直属律师事务所组成。经过14场激烈比拼,自治区检察院公诉人代表队、赤峰市律师代表队等控辩双方的12支队伍36位精英闯入复赛。比赛采取现场打分制,依比赛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决出各六支代表队进入决赛,最终决出团体奖项和个人奖项。大赛采取案例论辩的形式,辩题由大赛组委会拟制和确定,案例涉及普通刑事犯罪、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辩题体现了真实性、典型性、可辩性,也考虑了实践性、规范性、指导性和法治宣传效果。

自治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李茂林表示,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本次论辩大赛是内蒙古检察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积极适应司法体制改革需要,以控辩对抗的方式实战练兵,旨在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公诉人队伍,提升辩护律师职业素养,构建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新型诉辩关系。

据悉,如此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的论辩大赛在全国尚属首次。

猜你喜欢
辩题公诉人辩论赛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辩论赛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从2017中国辩论公开赛辩题看英国议会制辩论赛的备赛培训
公诉人法庭辩论的技巧
论新形势下公诉人出庭工作的挑战及应对
借“题”发挥,焕发精彩!
辩论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关于举办省内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辩论赛的通知
“幽灵抗辩”与公诉人举证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