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

2018-10-17 08:17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闫建华
中国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 2018年5期
关键词:公安标准化标准

■ 文/公安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闫建华

关键字:公安数据 标准化 信息化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战略资源。网络强国、数据强国更是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按照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公安数据标准化工作,提高公安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打击违法犯罪、创新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公安部于2014年开始大力推进数据标准化工作,各业务部门共同配合,初步构建了以数据元为核心的数据标准技术体系,以及部省市共同参与的数据标准化工作体系。

2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是推动公安数据标准化应用实践的基础。公安数据标准化系列标准作为公安基础信息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重要内容,全面解决了数据冲突问题,对规范数据、降低共享成本、提高共享效率,支撑数据高效处理和深度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有效地改善了数据质量,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方便了数据整合关联和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实现了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化及数据生命周期全流程管理,从而进一步适应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推进公安信息资源的深度应用,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条件。广泛推广公安数据标准化能够有效消除数据冗余,减少系统接口间数据转换,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高效融合,为构建高层次的信息应用系统,支持高效数据处理、数据深度分析及信息资源共享,打造坚实的数据环境基础。公安数据标准化系列标准的出台从源头上解决了数据质量问题,为大数据建设提供保证。

3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体系架构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是以公安数据元为核心,通过数据标准化手段,将非标准化或多标准化的数据转化为标准化数据,从根本上解决各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不一致导致信息壁垒问题,为搭建部省市三级科信部门共同参与的数据服务体系提供基础。

公安数据标准化系列标准主要包括GA/T 541《公安数据元管理规程》、GA/T 542《公安数据元编写规则》、GA/T 543《公安数据元》、GA/T 1053《数据项标准编写要求》、GA/T 1054 《公安数据元限定词》、GA/T 1183 《数据交换格式标准编写要求》和GA/T 2000 《公安信息代码》。按上述标准的规定,各业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数据项标准和数据交换标准,保证各业务信息系统中使用和交换的数据符合标准要求。

图1 数据标准化建设体系架构

4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的应用

公安数据标准化系列标准在公安各业务警种和各级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1)多次举办培训班。近几年,公安部先后举办了“全国公安机关机构代码管理与应用暨数据标准化培训班”“全国公安机关数据元标准培训班”“公安重点标准应用培训班”和“全国公安机关信息化标准化培训班”等培训班,培训人员700人次。召开“全国公安数据标准化工作推进会”,推广数据标准理念,提高各级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各省开展培训涉及数据标准化内容上百次。

2)开展数据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选取13个省、11个地市公安机关开展数据标准化工作。各试点单位开展了多样化的数据标准应用,新系统建设严格执行部颁标准进行建设,已建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标梳理,并按照标准进行改造,在对标工作的基础上,以数据元为纽带,建立数据关系、打破条线壁垒。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及数据标准化理论研究、关键问题解决和思路创新等方面全面开展数据标准化应用工作,数据标准已经成为数据治理的基准。

3)把数据标准化与“大数据”中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遵照公安数据标准化系列标准,对公安内部数据、社会拓展数据、互联网数据以及多媒体数据等各类原始数据进行梳理、分析、清洗和整合,建设标准化的“大数据”,为挖掘分析、情报研判等深度应用提供完整规范优质的数据基础。

5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1 经济效益

公安数据标准化系列标准的制定,科学解决了共享数据不一致的问题,使数据标准成为公安信息系统各数据库中的通用语言。依据该系列数据标准,近年来公安部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对已建在用系统开展数据质量核查,梳理数据,规范数据表示;对新建系统中的数据项则要求必须使用“公安数据元”或“公安数据元+公安数据元限定词”表示,使数据的名称、标识、类型、格式和值域符合数据元的规定,从源头上避免了数据不规范、表示不一致的数据多样性;同时按照数据标准要求采集社会信息资源,提高了社会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效率。数据标准化工作有效地改善了数据质量,使数据库中的数据字段更加规范,使系统间信息交换共享更加方便、准确、快捷,提高了数据交换效率,降低了系统间数据转换成本。如某省公安厅,近2年在新系统建设中执行数据标准化,从源头上避免了不规范、不统一,降低了系统间数据转换的成本,节省经费1000多万元;某市公安局统一数据标准规范,解决了数据层面上的流转畅通,实现信息共享,极大节约了数据资源整合成本,2年间节省经费300余万元。

5.2 社会效益

公安数据标准化系列标准的实施及其在各地公安机关的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是规范了数据采集,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针对基础信息采集“多头采集,多头录入”的问题,相关业务部门梳理信息采集需求,明确数据采集责任,依据数据标准规范采集流程,实现了基础信息采集标准化,采集效率明显提升。如某省公安厅开展的一体化采集,将原267项人员信息,按照标准整合归并,精简至157项,减少了41.2%,既满足了应用需要,又提高了采集效率,减轻了民警工作负担。

二是推动了共享应用。各地公安机关在数据对标的基础上,以数据元为纽带,建立数据关系,打破条线壁垒,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数据表的数据关联,为数据精细化管理、大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数据对标工作将每条数据与数据元建立关联,通过掌握数据元在各类系统的使用情况,清晰了解数据在业务中的来龙去脉,方便数据管控。依托可视化工具软件,动态、分层、回溯展现数据元、数据项流向地图和综合资源库概览图,直观的对数据进行管理、检索和应用。数据元实现跨系统、跨业务表的数据关联后,业务部门只需通过勾选数据元的积木式建模方式,就可制定出体现业务特点的数据模型,普通民警也可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变得简便、准确、高效。

三是完善了管理手段。有了数据标准做依据,建立数据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机制成为可能。对已建信息系统可以进行数据质量检测评估,对新建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验收则不仅仅是依据专家意见,更可依托更加客观的标准检测手段,对系统采标情况/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实现信息系统数据标准化全流程管理。目前,天津、江苏、上海、广东等各地公安机关大都建设了标准化检测工具,实现了新建、改建系统数据结构的自动化对标,在每个新建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前,自动对信息系统的数据采用标准情况进行比对,生成系统标准化程度评估报告,并可列出未达标的表和字段,指导相关建设单位开展进一步的系统修改和对标工作。

6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应用前景分析

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依托公安数据标准可开展多维度的大数据应用和管理。

2)公安数据标准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适用于国家和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3)广泛深入开展数据标准化工作,通过升级改造或数据关联等手段,保证已有数据的规范,保证共享数据符合标准。

4)依据数据标准深度开展数据治理,强化数据深度应用,实现数据聚合后的深层次、大区域、多维化批量分析研判。

5)开展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和适用性。

6)在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应用环节,建立标准引用和标准符合性检测机制,把数据标准的应用贯穿从系统设计到项目验收的全流程。

7)以数据标准引领智慧警务建设,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智能分析、自动预警,提高对基础信息的动态感知能力、对治安要素的动态掌控能力、对打防管控的精确指导能力,提升社会智能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

综上所述,公安数据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系统性工程,要切实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制化、智能化、专业化的水平”的要求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为实现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公安标准化标准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