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人生

2018-10-17 11:02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8年26期
关键词:五德指事润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唐]李白《客中作》

“玉”字始于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的词更是不计其数。从这里可以看出,“玉”在古人心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

在古典诗文中,“玉”常被用来比喻或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詞有玉容、玉面、玉女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古人云:“玉入其国则为国之重器,玉入其家则为传世之宝。”由此可见,对“玉”的喜爱早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玉部》中这样解释:“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絮之方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玉是美丽的石头,含有五种美德:润泽而温和,是仁人的比方;从外部观察纹理,可知内部真性,是义士的比方;玉声舒展飞扬,传播而远闻,是智士的比方;百折不挠,是勇士的比方;锐廉而不奇巧,是廉洁之士的比方。

大家且看下图中“玉”字的演变过程:

在上图的甲骨文中,我们可看到古人将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连起来,表示“玉”,其字形与“丰”相似。金文、篆文则省去上下两端的线头,字形与“君王”的“王”相似。楷书则在“王”字上加了一点指事符号,变成指事字,与“王”有别。

漫漫五千年,玉文化早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人把“玉”看作天地精气的结晶,玉的“五德之说”也因此得到广泛流传;“玉”又与君子结缘,从此,玉文化中便包含了“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和“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等内涵。

猜你喜欢
五德指事润泽
An Interesting Class:贾润泽
RF magnetron sputtering induced the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modification in Pt/Co based multilayers∗
画说汉字——百
郑润泽作品
书香诗韵 润泽童心
道德仁义礼:“蜀学”核心价值观论
《文心雕龙》的“指事”与文体叙事传统
五行视域下《孙子兵法》“五德”思想探讨
德运何以成迷
指事字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