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导结合家庭康复在脑瘫儿童中的应用

2018-10-20 06:48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000高晶晶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脑瘫家属依从性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50000)高晶晶

为改善脑瘫患儿的康复这一问题,我院近年来展开教育指导结合家庭康复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50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两种各75例,对照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0~5岁,平均(2.36±0.41)岁;观察组男44例,女31例,年龄0~6岁,平均(2.41±0.39)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康复,为患儿建立门诊档案,详细收集患儿与家属相关资料,定期组织讲解康复治疗方法,协助患儿完成理疗、功能训练、药物及音乐疗法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教育指导结合家庭康复:(1)教育指导:结合家属情绪、疾病认知情况、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化教育指导方案。在每次家属送患儿接受治疗时,利用10min逐步为家属展开教育指导,注意和家属互动,增强交流。(2)家庭康复:①由康复医师、护士、主要照顾者组成家庭康复小组,该小组负责对患儿资料加以整理,评估病情,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家庭训练方案。②为主要照顾者发放康复指导手册,重点强调家庭康复的意义。③组建脑瘫患儿康复之家,定期展开专题授课,包括口肌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联系、音乐刺激及体能课等。④定期组织家庭趣味性活动,并教会家属在家如何开展,指导家属多加配合,每日写日记记录患儿情况。⑤讲解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作用、饮食护理方法等。⑥建立微信群,让家属彼此讨论,互相鼓励。

1.3 观察指标 ①在治疗前后,以GMFM88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表评估患儿康复情况[1],分值越高说明运动功能越理想。②以《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表(TCSQ)》[2]评估患儿家属情绪应对情况。③以自制调查问卷,调查家属积极听课、家庭康复训练计划执行情况、坚持做日记、开展趣味性活动的依从性,以完成要求次数的80%及以上为依从。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以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附表1 家属情绪应对方式评分(±s,分)

附表1 家属情绪应对方式评分(±s,分)

组别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22.13±3.46 21.74±3.89 30.07±3.16 26.37±2.51观察组 22.21±3.18 30.64±3.58 30.12±3.09 22.54±2.35 t 0.147 14.579 0.098 9.647 P 0.441 0.000 0.461 0.000

附表2 两组患儿家属依从性[n(%)]

2 结果

2.1 患儿运动功能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211.85±16.97)明显高于对照组(194.32±16.18)(P<0.05)。

2.2 患儿家属情绪应对方式 干预前家属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情绪评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项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3 家属依从性 观察组家属积极听课、家庭康复训练计划执行情况、坚持做日记、开展趣味性活动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3 讨论

我院近年来将教育指导与家庭康复结合起来,在教育指导中结合家属情绪、认知等,制定个性化教育指导计划,并循序渐进实施,确保家属可以逐渐接受。在家庭康复中,首先让主要照顾者参与到患儿康复治疗中,加强宣传,让家属认识到家庭康复的重要性,并通过专题讲课来提高家属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科学指导增强家属治疗信心,并建立微信群方便家属彼此之间沟通、鼓励。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观察组家属的情绪状态、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教育指导结合家庭康复可改善脑瘫儿童家属应对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增强患儿运动功能。

猜你喜欢
脑瘫家属依从性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