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临床价值

2018-10-20 06:48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建利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2期
关键词:造影导管动脉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王建利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将封堵器经皮穿刺股静脉或动脉输送鞘管置入未闭动脉导管内,从而促进患者机体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恢复或改善的手术治疗方案,该种术式常被临床应用于心脏类疾病的治疗。然而受声学窗影响,常易导致动脉导管未闭异常形态或走向显示欠佳,为此,在手术治疗期间还需应用有效的影像技术进行指导,才能保证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1]。本文主要探究了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分布:1~43岁,平均年龄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5.9%(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7/34),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所用辐射剂量、手术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所用辐射剂量(65.4±8.3)mGy明显高于对照组(33.9±4.0)mGy,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7.3±2.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34.2±3.7)min,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所用辐射剂量、手术时间对比

3 讨论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是治疗心脏类疾病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术式之一,而确(29.5±2.3)岁;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分布:1.3~42.5岁,平均年龄为(29.4±2.6)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可对比(P>0.05)。

1.2 方法 术前,先采用丙泊酚联合氯胺酮对两组患者行静脉复合麻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造影指导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先在患者腹股沟行经皮穿刺动静脉,选择猪尾导管作主动脉弓降部主动脉造影,自下腔静脉、右心房室、肺动脉、动脉导管未闭及降主动脉建立介入封堵通路,然后依据造影监测到的动脉导管未闭形态和内径,选择合理的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再对封堵器位置、残余分流情况进行复查。研究组采用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在右侧腹股沟行经皮穿刺静脉,再创建介入封堵通路,并依据CT三维成像获得的参数选择合理的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封堵效果、降主动脉血流及左肺动脉情况均采用胸超声心动图监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所用辐射剂量、手术时间。保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能够对患者的动脉导管未闭类型、长度和内径进行准确判断,这就需要应用到影像学技术,现代临床多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进行手术指导,该项扫描技术不仅具有较高的图像分辨率和扫描速度,同时其利用三维重组还能获取多平面、无重叠的细腻清晰图像,并克服患者呼吸和心脏运动造成的伪影,因此,其能有效降低术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的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和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但其需应用较多的辐射剂量。本研究中,对两组行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造影指导和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对比其指导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所用辐射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与徐建新[2]等人研究报道中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了采用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穿刺动脉损伤发生率降低,同时还能缩短其手术时间,它的缺陷在于需使用较多的辐射剂量。

总之,CT三维成像指导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造影导管动脉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