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与头孢曲松钠联合红光照射治疗7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8-10-20 07:43河南省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477150邢林学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4期
关键词:替硝唑头孢曲松红光

河南省郸城县第二人民医院(477150)邢林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将2015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口腔颔面间隙感染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9例。甲组:23例男,16例女;年龄16~73岁,平均(43.7±5.6)岁;乙组:25例男,14例女;年龄16~75岁,平均(44.1±5.5)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甲组采用替硝唑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替硝唑(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659)采用口服治疗,每次2片(0.5g×片)每天1次。将4.0g头孢曲松钠(国药准字H20073252,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5%的250ml葡萄糖溶液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1次/d。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替硝唑与头孢曲松钠的用法及用量与甲组相同,红光照射使用KDH-B型的治疗仪,仪器参数:可见光400~7000nm,红外光760~4000nm;输出功率:>3W,可见光:>90%,红外光:<10%;光斑直径:>30mm。治疗时取坐位,充分暴露病变部位,使用强光垂直线照射,照射距离为6~10cm,开机2min后开始治疗,20~30min/次,1~2次/d,5天1疗程,连续治疗1~2疗程。若两组患者局部出现脓肿,均采取常规的切开引流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本研究以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判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无效:自觉疼痛感减轻不足50%,肿胀症状未改善,或改善不足50%,体温超过38℃,白细胞总数>10×109/L;有效:自觉疼痛感减轻>70%,肿胀症状基本消退,体温<38℃,白细胞总数<8×109/L;显效:疼痛感及肿胀症状完全消失,体温及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用x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9%)明显高于甲组(79.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颔面部间隙感染作为口腔科中较为常见的急性炎症疾病,临床表现为局部发热、肿胀和疼痛等症状[1],若不及时采取抗感染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不仅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还会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

此次研究将口腔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甲组低,该结果说明口腔颔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采取替硝唑与头孢曲松钠进行抗炎和防感染治疗后,采用红光照射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肿胀等炎性反应,增强抗感染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导致该结果的原因在于人体细胞线粒体可吸收红光照射中波长为600~700nm的红色可见光,从而产生一系列对人体有益的生物化学反应。如:激发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氧酶等多种酶的生物活性,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增加糖原含量和ATP分解,加快伤口与溃疡面的愈合[2]。而头孢曲松钠作为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将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用于口腔颔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时,能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因此,替硝唑、头孢曲松钠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口腔颔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比单一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结合红光照射治疗口腔颔面部间隙感染,既能减轻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炎症反应,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替硝唑头孢曲松红光
发红光的蔬菜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盐酸氨溴索和头孢曲松联合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复方替硝唑溶液制备工艺影响因素考察及其稳定性研究
尊严
幼年大鼠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与口服钙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头孢曲松钠治疗HIV抗体阳性混合感染梅毒的临床效果观察
克拉霉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小儿胃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