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水上交通观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018-10-20 18:44王孟星靳亭亭
知识文库 2018年3期
关键词:内河观光温泉

王孟星 靳亭亭

一、引言

城市水上交通是以城市内部丰富的水域资源和良好的沿河生态环境为基础,利用船只、水上巴士、轮渡等工具,结合城市空间布局设计的一种可持续交通方式。近年来,水上交通在城市人工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将水域资源的开发保护、城市交通、生态调节、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相结合,推动城市整体发展。福州水上交通观光系统便是以水上交通为系统内部纽带,联动滨河休闲资源,构建观光系统,形成区域旅游的综合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经济,进而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福州开设水上交通观光系统的意义

(一)改善城市交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福州市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共有42条内河,以闽江,乌龙江,晋安河,白马河为主,总长99.3公里,水网平均密度3公里以上。水上交通航道天然,建设费用低。有数据显示,水上运输的价格是铁路的1/5,公路的1/10,航运的1/30。白马河与晋安河自北向南平行穿过市区繁华地段,分别与市区主干道白马路和六一路相邻,河道及沿岸绿道规划完善,建设水上交通的成本远低于陆上交通。闽江自西向东横穿福州市,两岸人口密集,商业繁荣,产业发达,沿岸与市区交通干线相邻,交通堵塞严重,水上交通的开展可以有效缓解交通紧张。纽约港务局曾经对小汽车和轮渡的废气排放量进行过计算,相同时间运送同样数量乘客的条件下,轮渡废气排放量仅为小汽车的1/14000,因此,水上交通的减排降污作用显著。

(二)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推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据福州国内旅游者的行为特征调查显示,福州的旅游资源较为分散,联动性不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因此,按照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建立以水上交通河道为轴,以沿内河岸的重要旅游资源为点,以点为增长动力引擎,有助于加强沿岸旅游资源的联系,增强各点间的优势互补性,推动旅游点的发展。同时水上交通网逐步向外延伸,扩散社会经济、客源流,进而在中心景点周围形成人群聚集圈,不断辐射新的潜在景点或商业休闲区,使经济发展的注意力转向不发达的旅游发展中心上,形成旅游聚集区的空间结构,最终形成福州城市旅游的大格局。此外,水上交通建设增强了城市资源的外显性,可接触性,是对城市美丽形象的宣传推广,提高了对未开发资源有效利用的概率和已开发资源的使用率。

三、福州水上交通观光系统开发的构想

(一)基于水上交通观光系统开发的城市景观布局构想

城市水上交通观光系统的开发需要基于水系自身条件,并结合城市河流管理、城市建设布局以及沿河流域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首先,应详细了解城市河流的整治与保护、沿岸绿化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人文与自然景观建设、沿河流域文化圈和商业圈开发等内容,而后从城市自身需求出发,按照河流流向设计以交通运输或者休闲观光为目的水上线路,实现交通与观光双向发展。

1.福州内河沿线文化区布局

(1)三坊七巷文化

三坊七巷已成为福州的名片,具有成熟的旅游运营模式。但依据巴特勒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产品已达到成熟阶段,为避免陷入衰退期,必须进行景区升级,开发新产品,增强景区生命力。可根据三坊七巷内部的河网基础,建立观光专线,开发别样的旅游产品,用河串起三坊,用船游遍七巷,享受舟行古道的乐趣。同时,利用水上观光系统串联三坊七巷和其他休闲旅游资源,以三坊七巷为龙头牵动滨河沿岸休闲资源的开发,扩大景区的规模,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热点。

(2)温泉文化

福州市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地热资源丰富。福州温泉博物馆是福州温泉历史的展示地,可与温泉基地,水上观光活动和温泉文化节相结合,以温泉博物馆为温泉文化宣传中心、温泉休闲信息中心,通过水上观光休闲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温泉文化活动,形成温泉游,以推进温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动温泉产业经济发展,打响福州“中国温泉之都”品牌,将福州市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温泉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温泉旅游城市。

(3)公园文化

福州市共有公园63座,公园绿地面积254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3平方米。白马、晋安、闽江三河流域的公园格局基本全面建立,城市公园成为滨河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上交通带动沿岸公园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公园内涵文化,打造色彩多变的公园景观,形成精品公园,对于凸显城市的特色、适应大众的休闲要求、提升群众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可分为三步骤,一、建立微型主题公园,将城市文化植入公园景观中。二、在沿岸现有的公园格局上,发展已有主题公园,如以园林文化为主的西湖公园,以温泉文化为主的温泉公园,以水上活动为主的左海公园等。三、改造一批城市公园,通过统筹规划,形成大文化,小主题城市公园格局。如以福州茉莉花茶文化为大,以茉莉园和茶园主题为小的主题公园等。

(4)博物馆与内河文化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最佳形式,也是彰显城市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标志。内河博物馆可还原内河历史,再现内河文化,并启示现代人加强对于内河的保护。地处京杭大运河流域的苏州、杭州都建有内河博物馆,通过历史与运河实体结合,增强群众感知,从而丰富并发扬城市文化,加强市民对水域资源的保护。福州内河历史悠久,内河文化是福州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苏、杭的做法,通过修建内河博物馆,并结合水上交通提供市民近水、亲水的机会,让广大市民感知水情水韵,传承福州内河文化。

(5)海洋文化

福州地处东部沿海,先后成为通商口岸、沿海港口、海丝門户及自由贸易区,其与外界有着频繁的交流。借助独有的区位优势,福州可在基础的观光航线上,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方针,顺应游轮旅游的发展趋势,增加多样化的海上航行线路,以传承福州海洋文化,联系侨胞亲情,同时加深对外交流,提升城市知名度,发展地缘经济。

(6)“福州人”文化

①民俗艺人文化

城市浓厚的人文气息多来源于街头小巷的民间艺人,艺人们凭借其代代相传的手艺,演绎着一个地区的生活,诉说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建设文明需要街头艺术气息的补充,民俗艺术也需要城市作为其展示与传承的平台。组织、鼓励民俗艺人积极参与滨河旅游休闲区的文化表演,推动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融合,让市区百姓能够体验传统的民俗文化,这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居民人文精神与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有助于濱河岸成为集中展示民俗艺术的窗口及民俗艺术成长的沃土。

②老年人文化

2016年的社会调查显示福州成为全国第二大养老城市,福州65岁以上及65岁老年人占福州人口10%,老龄化程度高成为福州人口的重要特征。在此情形下,加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建设已刻不容缓。调查发现,福州老年人文体活动参与度高,全市经常参加健身活动的老年人就有40万人,约占全市老年人总数的一半以上。市区内河沿岸公园是老人主要的集聚活动区,以水上交通为媒介,让江岸公园景观活起来,对于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老年人群体沟通的加强、老年群体精神生活的展示以及老年文化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2.闽江游憩景观布局

(1)船政文化区

船政文化区位于福州马尾区,历史内涵丰富,详细讲述了中国船政文化、福州船政工业、福州海运文化等文化的发展历程。但马尾区距市区较远,与游客存在距离障碍。因此,发展水上交通,以船为载体连接福州市区与马尾区,增强船政文化区的可进入性,用外显的水文化发扬船政文化,提高该区的旅游知名度,实现游客的深度游,进一步增强旅游吸引力。

(2)商业会展区

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福州仓山区盖山镇和城门镇交汇处,北邻闽江,是目前国内最大单体会展中心之一。借助518福建海峡国际商品展销会的焦点,加之其毗邻台江步行街和金融街等大型商业中心,该区在上下班及周末时间段,人流量十分大。尤其在福州518会展期间,外来人口与本地人群的参展、观展给该区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因此,可将闽江水上交通作为陆地交通的补充,东西方向间输送人员物资,支持休闲商业经济发展,同时缓解展会期间的交通交通拥挤,促进会展业发展。

3.休闲住宅区

金山,仓山,鼓楼三区的住宅区是福州的主要住宅区域。其中,仓山、鼓楼区为福州市开发较早的区域,人口密集,上下班、节假日期间堵车情况较为严重。但由于该区的建筑格局、交通格局已经成形,交通再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通过闽江水上交通建设,开辟新的交通航线,可加快该区交通流动,为市民创造舒适出行的环境。

(二)福州水上交通观光系统具体交通线设计

开通水上交通需要有固定的行船时间,合理的票价,站点设置合理,便捷的换乘站,换乘的交通工具等。

1.白马河与晋安河线行驶模式

交通运输的时间为上午7点到下午18点(可根据昼夜时长变化进行调整)。根据福州人口流动的特点,在上午7点到9点及下午17点到18点的交通高峰期,每10分钟一个班次;上午9点至下午17点每30分钟一个班次(可依据实际的人流量进行调整),作为休闲观光用途。全线通航,分上下两行,航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1)晋安河路线:路线始于东浦路,终于光明港,全程设计路线约5.5公里。站点定为:东浦路,省体育中心,华林路,温泉公园,塔头,福新中路,紫阳立交桥,福州市妇幼保健院,国货东路,光明港。

(2)白马河路线:路线始于西湖公园,终于滨江大道,全程设计路线约公里4公里。站点定为:西湖公园,芍园,雷锋园,古榕园,菩提园,杏林园,宁化支路。

2.闽江线行驶模式

路线始于淮安大桥,终于魁浦大桥。时间为上午7点到下午18点,上午7点到9点及下午17点到18点为高峰时段,20分钟一班,其余时间则每一小时一班。站点定为:淮安大桥,洪山大桥,金山大桥,尤溪洲大桥,三县洲大桥,解放大桥,闽江大桥,鳌峰大桥,鼓山大桥,魁浦大桥,共9个站点。运行形式为短程航行、全程通航、横渡三种。路线分5条:一从淮安至魁浦,全线贯通,分上下两行;二从淮安至三县洲大桥,分上下两行;三从三县洲大桥至魁浦大桥,分上下两行;四是尤溪洲大桥横渡线;五是解放大桥横渡线。

四、结论

水上交通系统的多功能性,使其成为城市交通改良的热点。构建水上交通观光系统需要有城市滨河游憩资源基础,从景观建设、文化挖掘、民俗传承等多方面着手考虑,通过多方面协调以展示城市风采。城市的建设需要有远见,对于福州,可根据自身的特点,合理利用资源,构建多功能的水上交通观光系统,用小系统撬动大城市,小观光引发大旅游。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内河观光温泉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棱镜温泉
旅游开发战略与福州城市内河治理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荡秋千
用温泉解冻你的旅程
内河水运之浙江模式
浅析航道法在内河航道保护中的适用
露天温泉
温泉旅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