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片光 眼里有片海

2018-10-21 11:21席爱玲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旧事城南花儿

席爱玲

今日的所思,缘起一篇文章《迟到》。因它,才有《爸爸的花儿落了》一章的深情诵读,再有观《城南旧事》一影,读《城南旧事》一书,唱《送别》一歌,听《乱红》一曲,后有一节课、一本书、一部电影的所感……

在这个技术创新呼啸着奔向未来的时代,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教育者?我尊重自己的职业吗?有没有把自己的职业当作是一种使命和召唤,去体会其中深切的含义?我所给予学生的是否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内心深处,这些自问从未停止。

但有一点,我却很明晰:作为教师,所给予学生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教师的专业意识比教学设计更重要。

往深处想,成绩只是一个物化的名词。一个人的内心如果驾驭不了外在的运气和成就,名利越多,反而压得自己身心俱疲!所以,越是看到社会与人性的丰富,越是看到人生的枝蔓。作为教育者,就越不愿意用眼前那些见识,去限定自己的孩子。

因此,我常想,我的专业是语文教学。但教育姿态与价值追求却绝不能仅限于课本之中,应有大语文观!“落花流水皆文章”,细雨打芭蕉、落花点青苔、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轻拢慢捻抹复挑……

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学会知识,这仅是低阶的目标。还要习得一种思维方式,更重要的,也是上阶的诉求,是要培养优雅而有趣味的人。学科教育一定要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关注自我品质,追求生活趣味。

因而,引领学生去品读经典书籍,让经典书籍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忠诚且良善的朋友;让阅读,能持续完善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从而去追求知识的生命冲动!我想以一己之力,告诉孩子们:你爱文字,将来文字也会爱你。

于是,一节无人品评的常态课上,我将笛子演绎的纯音乐《乱红》作为了背景音乐,伴随着如泣如诉、如慕如怨的音乐,深情地读着《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读至结尾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时,情至深处,竟不能自已,泪水潮湿了双眼——而我的孩子们,恍如一朵沉睡的百合,瞬间盛开,自发地将掌声送给了我。

我与孩子们一起观看电影《城南旧事》,我告诉他们,老师小时候也看过这部电影,希望英子那干净的双眸,甜甜的笑容,不仅留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也能留在童年的他们心中。

“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孩子们,老师想告诉你们:你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但是,在告别的路上,愿你们能留下美好!留下一节难忘的语文课,留下一篇经典文章、留下一部經典的电影、留下一曲经典的歌……

我不能许给你们一个美好的人生。因为,人生是一首意味悠长的诗,其韵味总耐人细细品味!但老师,想把美好带给你们。这些经典,灵动却不失醇厚,仿佛一瓶陈年好酒,开盖便酒香四溢。愿它们能缓缓地流淌在你们心间。

愿你们“心里有片光,眼里有片海”,这是深伏于老师内心深处的良善与祝福!

猜你喜欢
旧事城南花儿
重庆科学城南开景阳小学教师作品
旧事组诗
城郊旧事
城南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微评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无解(外一首)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