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上海徐汇滨江旅游地意象感知研究

2018-10-21 10:58陈双闻熠
当代旅游(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感知

陈双 闻熠

摘要:通过蚂蜂窝、携程等旅游网站搜集到有关徐汇滨江有效游记32篇,采用文本分析法,运用RostCM6软件对游记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游客对徐汇滨江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

关键词:目的地形象;感知;网络游记;徐汇滨江

旅游目的地意向感知是游客对目的地印象、认识的综合体,是游客认知和情感、信念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一、旅游地意向感知研究现状

(1)国外旅游地意向感知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的视角包括心理行为视角和时空差异视角,Lennon等总结出信息一旅游地感知一行为倾向一未来行为反应链,Gunn依据出游前、出游中两阶段提出旅游形象感知可分为有机形象、引致形象;研究内容方面,影响因素如Seyhmus将目的地感知因素概括為主体和刺激因素。(2)国内旅游意向感知研究现状。在知网搜索“旅游意向形象感知”共搜出80条结果,剔除不相关文献,剩64篇。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在旅游意向形象感知研究中,与其关联强度最大的词频是行为意向,其次有感知价值、因子分析、旅游体验等。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区域。本文中研究的徐汇滨江带主要是指北起日晖港,南至徐浦大桥,东临黄浦江,北及中山南二路,西至宛平南路、云锦路、丰谷路和龙吴路,紧邻徐汇中心商业圈、龙华旅游区。与世博园区和徐家汇商圈、南站商圈相邻。滨江带长8.4公里,面积约731公顷。(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本文通过CNKI数据库查询相关的中文研究文献。在对己有的研究成果和资料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后,最终确立研究主题和研究框架。网络文本分析法,本文在携程网、去哪儿、蚂蜂窝等各大中文旅游相关网站,筛选出对徐汇滨江相关的游记后,初步了解徐汇滨江旅游形象主题。(3)网络游记文本来源。数据搜索,旅游网站搜索关键词“徐汇滨江”,截止2017年5月31日,得到蚂蜂窝7088篇相关游记。

三、徐汇滨江旅游目的地意向感知形象分析

(一)分词和词频分析

将文本内容导入ROSTCM6内容挖掘软件,通过软件的分词功能和关键词语频次分析两个模块,过滤与滨江形象无关或类似的词语,最终选取频率最高的54个关键词语作为徐汇滨江旅游感知形象高频特征词。

(二)高频词汇归类分析

借鉴Beerli和Martin(2004)提出的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气氛、社会环境4个感知形象类目,将徐汇滨江旅游感知形象高频词汇进行分类归并,提出旅游形象、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4个主形象类目,量化每个类目并进行比较分析。由高到低依次为:旅游形象>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

(三)语义网络结构与共词矩阵分析

将徐汇滨江游记样本导入RostCM6,通过共词分析,生成共词矩阵。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1.上海市徐汇滨江游客关注因素。总体形象,由分词和词频分析得出游客关注度最高的方面是徐汇滨江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形象,多为历史、文化、休闲、艺术等形象;旅游资源,如景观小品、建筑等,由分词、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结构分析得出游客对码头、铁路、景观、建筑、公园等感知形象较深。2.上海徐汇滨江旅游地形象与游客感知较为一致。在生态宜居、亲近自然和活力方面,游客感知的有亲水平台,绿地建设;重塑文化氛围方面游客感知体现为整体蕴含历史文化氛围,景观小品有都市文化气息;水路联动在游客感知上体现为休闲运动基础设施较齐全,休闲步行道、健身慢跑道、自行车骑行道、陆上观光车道、水上游览船道等五道融为一体。3.针对徐汇滨江在旅游地意向感知欠缺方面的建议。从游客对徐汇滨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结果分析得出,徐汇滨江在建立滨水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安全形象,二是低碳形象。

(二)研究启示

由于网络文本分析法需要大量数据作为支持,而徐汇滨江由于正在建设,大片路段封闭,游人无法到达,因此游客的网络文本存在一定偏差,为弥补这点不足,我进行实地考察,从资源、设施、活动三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资源开发的广度、深度

广度上,应扩大开发范围,徐汇滨江的精华路段集中于龙耀滨江广场,而邻近的阳光龙腾水岸、光启龙华港湾等路段的旅游资源较少,游客大多集中于龙腾滨江广场,而在其他路段活动时间较短;深度上,应挖掘特色有限度地深度开发。

2.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经过实地调研,徐汇滨江的基础设施较少,旅游服务设施甚至没有。休息椅凳集中于临江平台,而沿线跑道上较少;解说标识不够,仅有广场的解说标识,而没有沿线植物等的解说标识。

3.举办大型活动,提高人气

徐汇滨江区域游人的活动限于观光、散步、跑步、骑行、摄影、攀岩、溜冰、参观艺术展馆等,而大型活动较少,政府可以组织举办室外画展、摄影展、交友活动和公益活动等提高人气和知名度。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作者简介:陈双,1992年生,女,硕士,学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

闻熠,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玄珍华.基于游客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对行为意向影响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感知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教学系统设计探究
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学习过程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运用多种途径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研究
公共日语教学中认知理论的运用
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找准切入点,教活阅读课文
三步导读法:让语文教学“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