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角”的构建

2018-10-21 23:43李洪季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英语角多模态应用型

李洪季

摘要: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出发,调查分析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特点。结合多模态理论,构建“英语角”的第二课堂活动。探索英语教学。

关键词:英语角;多模态;应用型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考试,忽视了英语的应用性,从而在日常使用中无法真正展现英语语言的沟通性。有效的英语课堂无法满足学生实践过程,英语角正好弥补了这个问题。

英语角一直是大学校园里学习英语的基地。但是,传统的英语角存在许多弊端,会让许多学生失去兴趣,效果不显著。而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结合多模态理论,利用图像,感官,声像和语言,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组织起来英语角,本课题的课题组成员辅助英语角的开展,确定目标,主题,制定计划和方案,并根据实施情况修改和完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兴趣,人人参与的目的,符合应用型院校人才的培养。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上个世纪90年代,多模态理论在西方国家兴起,并且广泛应用于话语分析的领域。在20多年的发展中,多模态话语框架理论对于英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张德禄教授在2009年提出了多模态理论的媒介、形式和联系。胡壮麟认为在模拟或构建和接触外語的环境上下功夫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Pickard的研究显示,学生们只要发现了口语练习的机会,他们就会充分的利用。“英语角”是英语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对于英语学习的延伸,国内外对于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角活动的研究已经有许多经验,但对于多模态下英语角的探索还比较少,特别是应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研究少之甚少。所以,本研究试图结合我校学生特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运用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角”研究英语能力提高的实践方法。

二、调查问卷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有着不同的差异性,所以,在做本研究之前,摸底调查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课题组成员精心收集的资料和设计的问卷,针对我校2016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23份,整理分析后,总结出以下三类结果:

(一)“英语角”活动曾经在各个分院都组织过,但是组织方仅仅是学生会成员,参与形式仅限于本分院的学生,参与人数很少,活动形式不丰富,没有邀请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或外教参加,所以英语角的吸引力弱,经常会中途停滞。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还是有参与的欲望,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口语交流以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符合专业特点,有助于将来的考试和就业。但是很多人存在胆怯的心理,或者同伴不愿参与,导致他们丧失了参与的自信。认为英语角就是浪费时间,没有达到锻炼口语的效果。

(三)基于我校英语角的特点和现状,以及综合学生们提出的中肯的建议,新型的“英语角”建立还是值得期待的。他们认为“英语角”的形式应该多样性。不要仅限于就一个话题聊天,建议融入西方文化,英文电影,英文短剧表演,网上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模式,真正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并达到提升口语水平的目的。

根据以上调查,新型“英语角”模式的建立还是迫在眉睫的。正好也验证了我们课题组对于此研究的可行性。

三、多模态理论在“英语角”的应用

人们在日常交际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只能代表其一部分,能够达到有效交流,必须要通过一些外在因素共同完成。例如说话时的表情,手势,语音语调等身体的内在特征,以及像教师授课时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设备的辅助,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而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多模态应用的过程。另外,通过教师远程或现场的有效指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一定会大大提升。这不仅体现了多模态视角下“英语角”的全面应用,同时也促进了我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英语角”的构建过程

针对我校学生特点,要制定符合我校的“英语角”模式。

第一,兴趣是关键点。在英语课堂上,老师应督促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消化,理解,可以通过课后专人组织的“英语角”活动去夯实巩固。在每周的活动中,结合英语课堂上的相关话题来设计每期主题,其形式可以通过对话、电影赏析、舞台短剧排练等形式完成。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专家的讲座必不可少。虽然只是“英语角”,也许不会邀请到知名教师现场讲座。但是可以找相关视频,讲座链接等。组织学生观看。这样会使学生学习系统化,找到方向和信心。

第三,对于参与“英语角”的学生,可以利用云班课进行有效分组。组织教师可以选定一个文化或英语相关的话题,让各组成员查找资料,共同研究,最后在班课中发布成果。这个成果也是一个共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益处颇多。

综上所述,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角”正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得以实现。虽然英语角是学生的第二课堂,但教师的引导会让参与者有更快的提升空间。促进了教师传统教学角色的转变,提高了教师工作效率,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德禄,王璐.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 (2):97-101.

[2]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 (1):20-30.

[3]Martin.J.R.English text:System and Structure[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2.

猜你喜欢
英语角多模态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英语角
英语角
英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