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与孩子成长的现状

2018-10-21 10:41刘进景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职业孩子教育

刘进景

一、首先谈谈教师现状

优质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的能力决定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然而教师这个行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之时,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尊重程度却未见提升。

(一)现在乡村教师和城镇教师生活现状

对于乡村教师先从今年的两会上说起,在2016年的两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呼吁重视乡村教师的精神困境:期中青海政协委员西宁十四中教师庞晓丽就谈到她深入乡村、州、县调研,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令他揪心的是乡村教师没有成就感,且长期处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状态。因为没有成就感,没有归属感,使乡村教师身心疲惫不堪。头发花白的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长安很激动的说:“我估摸着有50%的中小学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实在城市工作的教师也是有这样的状态,只不过城镇内的教师的精神生活比乡村教师稍略显丰富一些。难道教师这个行业没有动力和吸引力吗?严格来说,教师这个岗位目前还是有吸引力的,不过这种吸引力,表现在城镇中的学校稍为明显。相比乡村教师城镇教师在课程改革,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特色,教育的多元化构建上走在了前列。不过就是这种走在前列的思想大部分是有其积极一面的,但也有其形式和功利的一面,比如:1.特色教育,本来是好事但硬要每个学科要折腾出特色的名堂来就有些官僚了。2.时间用于会议、培训、检查评比,教育教学教研时间不够。《中国教育报》在北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是什么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这份调查显示,答案就是“与教学无关的杂事太多”。3.各种临时任务和兼职影响正常教学。所以,当前教育改革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的同时,请也让教师们静下心来教学。

(二)教师这个职业对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的吸引力未显示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新一代的大学生进入教师行业与老一代的教师相比已经有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不再局限老教师的牺牲自我燃烧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他们不甘于物质的贫困和精神贫瘠,个人认为政府和教育部门提高教师的精神和物质建设,提高教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然而在教育行业里另外一个现象,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相差巨大;男教师少,小学里更为明显。我们在市区州县教育系统就可以统计。社会现状赋予男人都肩负着养家重任。职业要求太高,职业发展却有限,经济收入又低,为什么要当老师呢?况且在大城市,工作机会多,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也难怪刚从事教育不久的年轻教育者有这样的想法。

(三)生活压力与职业尴尬

教师也是普通百姓,需要柴米油盐养家糊口,也要买房、娶妻生子,无论教师的帽子戴的如何高,经济收入已决定了其在当今社会中被看低的现实。因此,随着物价发展而稳步提高教师的实际收入,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为了更高质量的教育,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首先除了需要改善教师队伍的培养、合理配置教师以外,以恰当的薪资加强激励,创造更有吸引力的职业道路。其次、既然入了教育这一行就要爱上这一行,给自己制定一个长期专业发展规划,制定出“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名师”的逐步的成长之路。保持好一个良好的教育心态,构建一条教师精神发展课程,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

二、谈谈孩子成长与培养

(一)顺应孩子健康成长,自然发展

纪伯伦在《先知的灵光——孩子》中说:“他们是藉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从属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孩子们有他自己的选择和人生之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自由和思想,那些企图控制孩子,那些希望以牺牲自我为条件换取孩子成功的教师,有可能会牺牲掉孩子。而给孩子自由成长空间,同时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努力为自己奋斗的则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使得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长,让孩子经历过程体验成长的美好。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按成长顺序阶段中成长的,孩子们也一样,他们若缺少生活中任何一个成长的阶段,都会是无法弥补的,而且现实生活还会让他吃个更大的苦头继续成长。好多家长和老师怕孩子摔倒磕了碰了,其实这些小摔小碰都是会帮助他们成长的呀。如果成长中没有经历这些小的磕磕碰碰,到最后,将会有更大的碰撞伤害到孩子安全。

(二)创建激励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评价可以激起部分学生再接再厉,可以燃起部分学生奋发的欲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尊重孩子,让其体会成功喜悦。善于发现孩子的亮点、优点,发挥孩子特长优势,增强自信心。

(三)素质教育下孩子的多元化培养

孩子多元培养不仅仅是学习者,更是探究者、思考者、交流者、合作者、反思者。培养孩子不仅是知识渊博的人,更是体魄强健的人、有原则的人、胸襟开阔的人、富有爱心的人、敢于冒风险的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善于合作的人;进行滋养雨露阳光的培养。

(四)父母本身的素养和成长影响着孩子成长

父母和孩子的成长是绑定在一起的,孩子成才只是父母的一个缩影,孩子优秀的背后是父母滴滴汗水。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从父母开始的,并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要把家庭教育重视起来,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责任推到学校,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给孩子一个纯真环境,让其去体验、去探索、去实践、去发现。

只要我们教育者在行动,我们就会不断地前行。只要我们不断地前行,我们就会实现我们的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育永远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在永无止境的探寻中构建自我,在永不停止的发展中壮大自我,教育永远是一个美丽的梦,我们愿意做一个追梦人。

猜你喜欢
职业孩子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