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物保护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2018-10-21 13:48李喆
文存阅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文物保护旅游

李喆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历史文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文化古迹的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但在这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许多文物损毁。本文主要研究文物保护的现状以及如何改进措施,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关键词:文物保护;现状及对策;旅游

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提升与各种文物古迹重新现世,人们逐渐提高对文物的关注。在此影响下出现许多与文物有关的电视节目相继出现,如央视的《寻宝》、《盗墓笔记》等电视剧节目。同时这方面旅游业也得到了发展。但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导致了文物受损严重。

一、文物保护的现状

(一)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较弱

从整体上看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较弱,许多不良行为对文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城市建设角度来看许多地区的政府、企业等部门为满足城市建设或取得经济利益的需求,忽视了对历史建筑遗址的保护。如襄樊千年古城的损毁与舟山“旧城改造”项目中拆毁了定海古城街区,这对中国文化遗产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从人们文物保护意识角度来看,许多人对文物的关注停留在个人喜好上,没用注重对文物的保护。最明显的表现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行为,如在古建筑上刻字、直接接触历史文物等,这些行为都会对文物在成损坏。

(二)有关单位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

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工作不到位。首先,政府在城市建设中盲目追求政绩、追求城市现代化建设,忽略了古建筑在我国乃至世界的建筑史上的作用与地位,大量拆毁古建筑[1]。如安阳修路中对历史城区的破坏。其次,为减少政府支出耽误对已损坏的历史建筑的修复,如平遥古城墙的损坏长达半年之久。

另一方面,部分文物单位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不到位也导致文物不同程度的是损坏。首先,许多文物单位在开展旅游时为获得经济效益,盲目开放旅游景点,增加可收费项目。文物因存留的时间长本身较为脆弱,对周围及环境的感知明显,易发生损坏。当其环境中人员过多时文物易损坏。其次,文物单位的人员队伍较小不利于对游客进行管理,导致文物易损坏。

(三)文物仿建、恢复等工作过度

近年来部分地区为发展旅游业,开始大量重建、修复、仿制等工作,忽视了文物真实的历史价值。在重建、仿建过程中忽略文物原本的技术手法,会降低文物自身的历史研究价值,如杭州雷锋塔的重建工作。文物重建及仿制工作会严重影响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尤其是对新一代学生影响。

(四)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文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文物保护工作的难度较大。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会加大管理难度,无法对文物破坏行为做出合理处罚,进一步降低法律的约束效力。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们文物保护意识。

二、文物保护工作的改進对策

(一)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

有关部门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扩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科学保护文物的意识。针对人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合理、有效的宣传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相关单位可合理利用媒体对文化保护进行宣传,使人们了解文物的价值、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及科学的保护方式等。二是从学校教育着手,教育学生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思,利用学生在自己的社交群体中起到宣传、影响的作用。三是由文物专家进行宣传,利用专家的权威性提高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有关单位完善自身的文物保护制度

首先,政府部门应提升自身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度,在历史文物较多的地区成立专门的文物管理部门督促文物保护单位提高文物保护的水平;制定相应的宣传政策,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群体的文物保护意识;完善城市建设规划的合理性,充分考虑古建筑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作用。在设计规划采纳专家等各界人士的合理建议,将其完美的融入到现代化城市规划中,促进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发展。

其次,文物单位应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培养专业文物保护人才,了解文物保护工作的各项内容。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素质强人员力量雄厚的文物保护队伍,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同时,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一方面加强对文物旅游景点的管理力度,制定严格的文物保护规则。另一方面,加强对政府有关文物工作的干涉,如城建等。此外,提高对外界的宣传力度,呼吁社会人士提升文物保护意识。

(三)加强对文物仿制、重建工作的管理力度

有关单位必须加强对文物仿制、重建的管理了力度,保证文物的真实性与历史价值。对大肆重建、仿建古遗址地区的有关部门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加强对文物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杜绝仿制尤其是高仿文物的出现,保证文物的自身价值与市场的有序性。提高人们对保护正品文物重要性的有认识,严格打击仿制行为。

(四)完善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应积极完善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的强制管理能力,提高的文物保护力度。利用法律的权威性,通过完善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提升社会各界人士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其文物保护意识[2]。尤其从事与文物活动的有关单位,利用法律加强管理。如城建部门与文物旅游景点等。一方面完善现有的法律如《文物保护法》,在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扩大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正对个别严重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如城建规划中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我国针对文物重建、仿制问题,也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加大管理力度。

结论:文物对人们了解、学习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学习古人的优越技术进行现代建设如古老的医书对现代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文物保护中存在大量问题,导致文物损毁严重。人们必须提高文物保护的意识,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使其在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苗云龙.我国文物保护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牡丹,2017,(15):1.

[2]王军.浅谈文物的现状及保护措施[J].学术论坛,2016,(10):308.

猜你喜欢
现状及对策文物保护旅游
文物保护利用信息化建设研究
地下文物保护首要举措考古勘探程序应前置
当前文物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旅游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