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下体育课的教学方法

2018-10-21 11:17秦敏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雾霾

秦敏

【摘要】愈发恶劣的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以户外教学为主的体育课在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雾霾天气下体育课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对雾霾气候下学生身心健康及体育活动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室内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改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雾霾天气下室内体育课的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雾霾 室内体育课 改变教学方法

一、雾霾天气下体育课开展情况的现状调查

笔者对无锡市四所学校50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问题1:遇到雾霾或者雨天等恶劣天气不能进行户外体育课时,体育课在哪里进行?问卷调查显示:63%的学生选择在教室里进行;32%的学生选择在室内体育馆进行;5%的学生选择其他。问题2:对于目前室内体育课的内容是否满意?78%的学生选择不满意;20%的学生选择一般;2%的学生选择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目前室内体育课的上课形式以及内容的安排都表示不满意。因此,改变现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的现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当前雾霾天气对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影响

1.对身体的影响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从8~12岁儿童的生理结构来看,他们的身高比成年人矮,离地面更近,相比成年人,他们更容易吸入雾霾的颗粒物,再加之身体防御功能差、抵抗力低,更容易受到雾霾颗粒物的侵入。

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降低雾霾天气对学生身体造成的伤害,某些学校不得不在重度雾霾的情况下暂停一切户外活动,这使活泼好动的学生不得不暂时告别操场,久而久之,学生面对灰蒙蒙的天气,心情就变得郁闷和烦乱,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学习的状态。

三、雾霾天气下室内体育课开发与实施的策略研究

室内体育课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往健康保健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约占12%的比重,随着雾霾天气的恶劣趋势,室内体育课的比重随之上升,特别是在冬天,甚至会接连一二周持续雾霾。由于长期以来室内体育课的教材开发有限,缺乏系统的教学大纲,除了每学期几节健康保健课外没有更多的教材学习,因此,我校充分发挥体育教研组的集体力量,组织人员积极讨论、合理分工,制订出了一套“栏目式”的室内体育课方案。

1.知识园地

体育教研组精心梳理了各年级教材中罗列的体育健康与保健知识,分工做出幻灯片进行学科组内资源共享。由于室内课环境相对封闭,学生注意力易集中,教师上课的效果将会更好。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故事儿歌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除了教材中罗列的健康知识以外,教师还可根据季节的变换、实际的需要补充其他理论知识,例如雾霾的产生和防御、溺水后的自救、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处理、人工呼吸的模拟急救,等等,使学生通过室内理论课的学习,掌握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从而拓展知识面,形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2.精彩回放

单纯的知识类室内体育课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课堂需求,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要。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很多学生经常观看体育频道,并且经常与父母观看各类比赛,特别是NBA篮球赛、欧洲杯足球联赛、奥运会等。于是,根据室外教学中配套的各个项目,我们剪辑下载了相应的视频录像,利用室内课的时间供学生观看精彩赛事回放。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下载喜爱的比赛项目,利用室内课与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在欣赏比赛之前,首先要了解该项目的特点、比赛规则,教师可以在欣赏的同时适时地将比赛项目的规则、所运用的技术、裁判规则以及这个项目相关的体育明星和他们背后的故事进行讲解。在比赛观看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观后感想和收获。这种互动式的室内课形式打破了原先只看不说,或者只说不看的死板枯燥,不仅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运动员顽强拼搏、敢于吃苦的精神,同时欣赏体育比赛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的一种手段。

3.韵律时光

我校共有56个教学班,室内体育场馆仅有一座约1400平方米的羽毛球馆,最多供两个班级同时上课,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而教室的环境又限制了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了既不影响邻班上课,又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运动量,我校开发了10余套适合各个年级学生的室内操。每节室内课专门用10分钟时间通过开发的室内操进行热身活动。考虑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活泼好动的性格,开发了形象生动的小动物模仿操(如图1),与生活场景相关联的劳动模仿操;中、高年级则加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如:节奏感和现代美相结合的有氧搏击操(如图2),借助器材辅助练习的踏板操,放松手指、緩解疲劳的手指操(如图3)。10余套形式多样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室内操,避免了以往一操到底的现象,大大增强了室内课的趣味性,也为体育实践课做好了有力的补充,最大限度满足了学生的锻炼需求。

4.游戏天地

游戏是小学生最为喜爱的活动方式之一,但在室内组织游戏最大的弊端是场地的限制以及学生在游戏时因兴奋产生的噪音对邻班的干扰,因此,教师在开发和选择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上两点。通过实践证明,教师只要肯钻研教材、勇于创新,很多户外的游戏可以迁移引用到室内游戏中来。例如,笔者曾经尝试将台球运动引入室内课堂,通过幻灯片介绍了台球运动的起源发展、比赛规则,动手让学生将废旧的报纸做出纸棍、纸球,利用两张课桌的拼搭做成桌球桌,指导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二的桌球撞球游戏,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再如,顾老师执教的一节体操单元中的《跪撑平衡》一课,也是利用了教室内现有的课桌椅对教材进行了深度发掘,使原本在体操凳上完成的平衡动作在教室内就能很好地完成。游戏“传递书包”更是就地取材,书包利用得恰到好处,同时又锻炼了上肢力量,一节课通过两个小游戏的设计,上下肢得到了协同发展,再加上韵律操和辅助性游戏的设计,学生无论在体能和技能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5.素质课课练

无论是室外体育课还是室内体育课,发展学生的体能是每位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污染等级的不同,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边角料区域”组织活动。在轻度污染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教学楼内的楼梯进行跳台阶练习,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在台阶上进行双脚交换跳台阶练习(如图4)。这种练习可以多人同时进行也可循环练习,有效加强学生的下肢力量以及上下肢的协调性。除了跳台阶以外,还可以同样的形式安排跑台阶练习(如图5),一步只跑一个台阶,这种练习有效加强了学生的奔跑能力和步频。在中度和重度污染的情况下,教师要避免到户外活动,可以在教室里安排原地提踵、单支撑以及柔韧性压腿这些素质练习,也可以增加垫上滚翻、仰卧起坐等发展身体各项素质的练习(如图6)。总之,教师只要合理安排,丰富多彩的素质课同样可以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推高,也是最大限度地弥补了无法室外上课的不足。

雾霾的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政府已经在治理解决污染问题。我们也有信心通过课程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实施、改变教学方式、改善体育教学环境等方法,努力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使每一名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明.浅谈雾霾对身体健康的影响[J].自然杂志,2013(9).

[2]王军.阴雨天如何上好体育课[J].考试周刊,2010(45).

猜你喜欢
雾霾
抱团取暖
新德里雾霾
首尔紧锣密鼓备战“雾霾季”
雾霾自古就有
利空雾霾减散 创业板行情崛起
“仙境”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雾霾经济账
雾霾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