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与应对策略

2018-10-21 10:57胡金淼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原因与对策护理风险急诊

胡金淼

摘要:目的:对医院急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深入探索,希望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自2017年1月到1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病人中随机选择88人进行研究,自护患沟通等诸多方面对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关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明确了我院急诊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应对策略,希望将人为因素引起的护理风险消除于萌芽状态,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达到病人及其家属的高度认可。结果: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结合多种预防手段的应用,极大减少了护患纠纷。结论:急诊科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风险,对其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探索,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可以将护理风险尽快消除,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原因与对策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要求医院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因此,医院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护理工作的稳定进行,有效保障护理安全。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急病人的重点科室,可治疗多种病症,经常接收危急病人,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风险。为了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水平,保证急诊护理安全,笔者结合有关案例,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希望可以有效减少护理事故。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自2017年1月到12月来我院急诊科治疗的病人中随机选择88人进行研究,结合有关标准诊断其全部属于急诊风险案例,其中有53人属于男性,35人属于女性,年龄处于2—86岁之间,有20人属于突发性内科疾病,有37人属于外伤急重症,31人属于其他情况。

1.2研究方法

将收集的资料利用数据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excel表格进行了统计与数据挖掘,对88例护理风险案例中的护患风险、接诊风险、记录风险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发生上述诸多风险的原因,利用与有关人员座谈与访问的方法,针对72名护理人员设计了调查问卷,深入探析了出现急诊风险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预防管理策略。

2、急诊病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2.1病症较严重、发展速度快

急诊病人通常属于突然发病,而且病情较为严重,其发展速度不可控制,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可预料因素[1],不利于护理工作的稳定进行。如护理人员不能沉着冷静,不能详细解释病情发展,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记录存在不完善现象,再加上病人家属情绪不稳定等因素,病人家属极易出现过激行为。再有,由于病人病情不可控制、病人家属考虑到病人生命安全、护理工作出现不合理操作等因素也会引起病人家属的不满。

2.2病人本身原因

急诊科病人通常发病突然,而且病人心理极易出现较大起伏。不同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应对疾病的能力的不同,因此病症发展不易有效控制。大多情况下,护理人员与病人刚刚认识,所以不能全面掌握病人的实际病情,有时相同的病症表现不同,不同的病症有时却出现相同症状,这些因素均不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护理工作要想收到较好的效果必须得到病人的支持与配合,一旦病人出现情绪起伏过大、悲观失望等情绪反应,会导致护理工作出现大量风险[2]。

2.3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不及时

急诊科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不同,护理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及时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或者护理人员言语失误,对病人及家属讲一些不恰当的语言,一旦引起病人及其家属的误解,极易出现矛盾纠纷,不利于应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3]。如接诊时间延误、接诊态度等均与病人治疗质量有关,有数据显示,有的急诊科在接诊时间延误的情况下出现误诊,就会引发病人家属的不满,出现医患纠纷。

2.4护理环境不合理

病人处于混乱的治疗环境当中,不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洗手间不设置扶手;地面没有设计防滑措施;运送病人的平板床出现问题;抢救过程中不能保护病人隐私,遮掩措施不当;抢救过程中存在着频繁的人员进出现象,极大增加了感染机会;护理人员不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受伤等,均使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风险。

3、急诊护理风险应对策略

3.1高度重视急诊科护理工作

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风险,要求护理人员高度负责与重视,才能保证病人生命安全。护理人员要意识到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风险,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掌握评估风险与应对风险的能力。善于发现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并能做出正确判断与分析。对不能确定的护理风险要及时组织有关护理人员开展讨论,制订针对性护理策略。

3.2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医院要为急诊科护理人员创造外出学习参观的机会,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护理人员要积极学习护理经验,严格遵循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开展护理,加强自学提高护理水平。急诊科病人的护理工作与多种病症有关,所以急诊科护理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高超的救护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还需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与高尚的职业道德[4]。

3.3加强与病人的交流

进入急诊科的病人均屬于危急症病人,往往发病突然、病情发展不可预料,因此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争取掌握更加丰富的病人发病情况,一旦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出现好转,则需立即转告病人家属,进一步稳定其情绪,防止其出现过激行为,利用耐心地讲解与宣传健康知识,争取抢救工作得到病人家属的配合[5],在遇到紧急事件时,及时向护理人员提供关键性信息,帮助治疗人员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促使病人早日脱离生命危险。

3.4创建安全、稳定的抢救环境

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切实提高自己的护理技能,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如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知识,定期召开护理工作经验交流会,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环境问题,防止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受伤现象,在病房内安装合理的安全设备,注意保护病人隐私,抢救过程中杜绝闲杂人员进出等,为病人创建安全、稳定的抢救环境。

参考文献:

[1]许丽丽,许安有.护理风险防范机制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06)

猜你喜欢
原因与对策护理风险急诊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北京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高职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神经外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论综合性ICU的护理风险与防控
循环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从女生数学作业抄袭谈差异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