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患者心理护理探讨

2018-10-21 10:57马宁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妇产科心理护理患者

马宁

摘要:目的:探究有效的妇产科患者心理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患者共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患者,研究组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详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中孕产妇的疼痛分级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时间量表评分。结果:通过对两组孕产妇疼痛分级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时间量表的评定,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无论是在家庭社交、生活时间总分还是在正性事件、负性事件等各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妇产科患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的确立,人们对于心理护理也越来越重视。妇产科患者多为分娩、恶心肿瘤等疾病,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还会为来带来精神压力,使其心理状态处于紧张、焦虑甚至恐惧之中。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积极地接受相应的治疗。现对某院通过对妇产科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普通护理进行详细对比与总结,证明心理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患者共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2岁~76岁,平均年龄为(29±16)岁。并根据入院时间将21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研究组中孕产妇共65例,孕周(35±3)周;宫颈癌患者共12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8例;子宫癌患者共6例;其他病患7例,病程3周~4年。对照组中孕产妇共68例,孕周(36±2)周;宫颈癌患者共1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9例;子宫癌患者共7例;其他病患4例,病程2周~5年。研究组与对照组无论在病情、病程、临床表现等具有均衡性,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

(1)针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孕产妇在入院后首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宣讲,使其能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并向其讲解必要的分娩知识,做好分娩准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信心;同时还要最大限度满足孕产妇的合理需求,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在孕产妇生产过程中,第一产程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有专人陪护,对产程进展进行密切观察,产妇在发生规律性宫缩疼痛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烦躁,从而引发疼痛—紧张—恐惧综合征。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产妇思想工作,给予其亲切的关怀,使其心理放松,掌握控制呼吸及转移注意力的技巧,从而使得产程中的疼痛得到一定缓解;第二产程的心理护理,此时护理人员要不断的鼓励与安慰产妇,给予其安全感,并针对产妇情况采取相应的助产操作。此时由于宫缩的强度与频率不断增加,产妇会产生更为强烈的疼痛感,其紧张、焦虑的心理也会随之加重,护理人员可通过触摸放松法以及深呼吸的方式,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强其信心,是实现顺利分娩;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胎儿顺利娩出后,要第一时间让婴儿与产妇见面,并让其进行裸体接触,从而给予产妇最大的精神支撑与心理安慰。

(2)针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恶性肿瘤患者可分为以下四种不同类型,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具体心理特点采取不同心理护理。①否认愤怒型,很多患者往往不承认自己患有恶性肿瘤,且脾气暴躁,通过发脾气、摔东西等方式发泄情绪,还会抱怨护理人员对她护理不周,百般挑剔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甚至会无缘无故的指责、辱骂他人。在面对此类患者时,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在患者平静时,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并随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通过合理的方式宣泄心中的恐惧与不安,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做好风险预警工作,以防发生意外事件;②悲观绝望型,部分患者因恶性肿瘤病情的不断恶化及疼痛折磨,往往会产生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消极心态,从而变得沉默寡言、不配合治疗,甚至产生轻生的想法。护理人员在面对此类患者时,要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通过简单明了的沟通交流,使其镇静下来,同时要谨慎处理患者问题,对其进行安慰与鼓励,并肯定其治疗效果,增强其积极治疗的信心。③求治心切型,很多患者为了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的生命,寻求更加良好的治疗方法,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往往会通过做出许多承诺作为交换条件来延长生命。在面对此类恶心肿瘤患者时,护理人员的护理动作要尽量轻柔,从而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向其详尽讲解手术及其他各种治疗的积极作用与重要意义,帮助患者建立积极面对治疗的勇气与信息,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④抑郁型,由于恶心肿瘤病情的不断恶化,部分患者会对现有的治疗失去信心,不再积极配合治疗,而是消极的等待生命结束。面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要多给予其鼓励与关怀,并让家属尽可能多的陪伴左右,感受家庭温暖,增强面对病魔的勇气与信心,同时还要预防其产生轻生念头。

1.2.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1.2.3观察项目

(1)对孕产妇比较她们的疼痛分级。0级疼痛:无痛,积极配合;1级疼痛:轻微疼痛,能够忍受并配合;2级疼痛:中度疼痛,难以忍受且配合欠佳;3级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且无法配合。

(2)对恶心肿瘤患者通过生活时间量表(LFS)对其心理护理结果进行评定。

2、结果

通过对两组孕产妇疼痛分级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两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时间量表的评定,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无论是在家庭社交、生活时间总分还是在正性事件、负性事件等各方面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因素与生理状态存在紧密联系的。所以,护理人员在展开护理工作时,不仅要充分运用自身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与积极作用。特别是面对妇产科护理这一充满复杂性与多变性的工作,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其不同的心理疏导与支持,要帮助患者调整内心情绪,以加快其痊愈进程。这一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珊.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J].北方医药,2015(11)

[2]李芬.妇产科患者圃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6(10)

猜你喜欢
妇产科心理护理患者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恐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