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

2018-10-21 10:57张景琳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急诊抢救急诊科预见性护理

张景琳

摘要:目的:对于急诊护士在急诊抢救中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抢救室于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急诊抢救患者资料,按照急诊抢救过程中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5例),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提供预见性护理。经不同的护理时长,对于两组患者抢救效果(主要体现在抢救时间与成功率方面)、患者与陪同家属整体满意度相关数据展开收集与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预见性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抢救效果较优,抢救时间平均用时为(18.54±10.05)min[对照组为(33.07±12.25)min],P<0.05,同时抢救成功率显著提升为57.3%43(例)[对照组为37.3%(28例)],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与陪同家属整体满意度明显较高(对照组为61.3%,实验组为82.7%),P<0.05。结论: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急诊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抢救时长,提升抢救效果,极大改善护患关系,对于保障患者生命质量十分关键。

关键词:急诊科;急诊抢救;预见性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急诊抢救患者资料,男性68例,女性82例,年龄范围为17-83岁,平均年龄为(52.0±5.5)岁。其中,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共62例,器官功能性衰竭30例,肺部感染28例,食物及药物中毒22例,多发性创伤8例。按照急诊抢救中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75例),经检验,两组患者无论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史等基本信息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展开对比检验。

1.2 护理方法 按照抢救过程中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抢救过程中严格按医嘱所开展的护理记录,抢救药品及设备的准备与调整,必要的抢救物品呈递工作,以及对于患者及家属情绪的安抚等。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遵照医嘱,根据常规的模式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并登记相关的护理记录;观察组按照预见性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1.3统计学分析 以Excel2003表格对于急诊抢救患者护理效果(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对应护理效果,若差异显著(P<0.05)则表明不同护理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在护理效果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相比,后者抢救效果显著改善:抢救时间平均用时(18.54±10.05)min,而对照组则需(33.07±12.25)min,P<0.05;同时,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增高为96.0%(72例),對照组仅为70.6%(53例),P<0.05。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与陪同家属整体满意度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1.3%,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诊科室为危重、紧急病患接受抢救的关键性科室,其护理工作于其它科室相比内容全面、综合,情况多变且复杂。急诊室护理工作高质量的表现十分依赖于护理流程的规范度与科学性。基于此,预见性护理模式将逐步取代过去的常规护理,这种现象的产生引起了护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预见性护理以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为基础,借助于丰富、高效的护理器械设备以及药品配置,旨在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病人生命。预见性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预见性制定护理规程、预见性准备抢救器械与药品、预见性制定抢救过程不良反应应对对策,以及对于患者及家属心理波动的安抚措施[6]。在患者进入急诊科室的一刻起,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与主治医生的全面配合,以患者具体症状及患者陈述信息为基本参考内容,及时的完成每项护理工作。

对于急诊患者来说,抢救能否成功关键就是看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就是医护因素,第二就是患者因素,第三就是准备抢救的各项物质因素。各个医院应该在现有的护理模式下,将预见性护理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提升,增强护士自身的素质情况,提升护士自身的专业素养,将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根本性的完善。

随着现在科学医疗的广泛传播,预见性的护理模式也在进行逐步地延伸,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还应该进行重点的关注与完善,以保证这种护理模式有更加快捷的发展,为医疗事业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性保障,提升整体护理人员的素质模式,提高自身的护理知识储备状况,将细节进行针对性的构建。

本次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诊抢救过程中能够有效加快抢救进程,为抢救争取时间,并极大的降低抢救失败率,挽救患者生命并保障其预后质量。同时,在提升患者及家属对于医护人员信任度,改善护患关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过程中极具应用与研究价值,值得深入分析探究与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世英,吕君,董兰,乔安花. 急诊护士参与踩踏事件批量伤员救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06)

[2]李秀琴.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7)

猜你喜欢
急诊抢救急诊科预见性护理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探讨心脏内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抢救和临床治疗体会
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