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警讯药物信息化管理与实践探索

2018-10-21 04:09周伟杰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用药安全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

周伟杰

摘要:高警讯药物作为医学行业中风险较高以及用量较多的药物,它的管理和风险的防范一直是医院面临的重大难问题。也正是因为高警讯药物的特性,医疗机构更应该对于高警讯药物提高警惕,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因此,详细的记录所有高警讯药物的药理作用、用法用量、适应病症以及不良反应等很重要,而要记录如此庞大的数据,仅靠人脑和笔记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本文重在探讨究竟该怎样将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数据库融入到高警讯药物的管理中,并且提出一些相关的想法与建议。以求促使高警讯药物的管理能够更加完善和严格。

关键词:高警讯药物;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用药安全

前言

近年来,随着公众媒体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速和方便。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事故也被大众所知晓。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各级法院接受的医疗诉讼类案件中,有超过百分之40的案件为临床用药纠纷,安全使用药物也越来越收到重视。用药安全对于医疗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加强对高警讯药物的管理以及在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使得全医院甚至是全国形成一个共享的高警讯药物信息网,一定可以明显提高对于病人用药的安全性。这也正是撰写本文的目的所在,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高警讯药物进行完善的结合,将在本文中进行探讨,得出一些建议和答案。

一、高警讯药物的概念

在进行高警讯药物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探讨之前,首先必须要清楚高警讯药物的定义和概念。高警讯药物指的其实是一类药物,这一类药物如果被错誤的使用,对病人造成高度伤害的风险很高,甚至是普通药物用错后果的很多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而现今医学行业公布的高警讯药物大概有30种,包括胰岛素、安眠药、麻醉剂等药物。这些药物通常都用于某些特殊病症或者是手术中,虽然一般人不能随便拿到,但却很难避免医护人员因为某些原因错误用药,因此,严格高警讯药物的管理很重要。

二、信息技术和高警讯药物管理结合措施建议

1.录入高警讯药物医嘱时做特殊标记

因为实际给病人进行药物的使用以及注射的通常不是医生,而是护士等相关医护人员,医生通常只负责诊断和开药,所以通常错误用药都是医护人员看错了医嘱中的剂量以及相关用法而导致。因此,医院应该在医生中普及用电脑书写医嘱和诊断,同时设定电脑系统将高警讯药物的相关医嘱进行特殊标记,比如讲字体加粗或者改变颜色,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一线的医护人员可以更仔细的研究医生的医嘱,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也有助于医护人员检查出医生有可能的录入及书写错误,双向的监督,更加好减少错误用药的发生。控制医生的医嘱录入错误以及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高警讯药物使用的知晓率。

2.对高警讯药物的病人及药物本身进行条码化管理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设置,在医生录入并开出高警讯药物的医嘱时,系统就要打印出此次开出的高警讯药物唯一的条码号并且录入整个医院的信息系统。之后在药房开药、药品准备及收费、包装发送以及病区接受核对、患者身份核对以及护士执行医嘱还有使用之后患者的记录检测环节中都会用到,形成一码对一人,一码对一药的环节。防止在医院繁杂的开药用药环节中,发生将病人药物弄混以及未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的事故。确保每组药物的唯一性。

同时因为高警讯药物的保质期不长并且有一些药都有较高的储存条件,所以在条码记录中还要写上药物的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然后再将条码打印出来放在病人身上或者是病床上,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扫描和核对。以此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高警讯药物错误用药事故的发生。有效防止护士给药错误,更好的达到治病救人的效果。

3.针对病人本身的过敏药物进行网络登记

对于高警讯药物的信息化管理,不能只从药物本身进行管理分类,也应该从病人入手。因为很多病人都有过敏史以及过敏药物,而对于这些信息,以往通常都是由医护人员手写记录,并没有在医院系统中共享,因此很难被重视,也很容易被忽略,造成给病人使用令其过敏的药物,产生危险。因此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完善,医院应该以医院信息系统为依托,建立一个高警讯药物的过敏信息数控库,严格并详细的记录,将病人容易过敏的高警讯药物进行特殊标记以及药物中的过敏源也要标明,同时也将过敏病人的过敏药物登记入病人的条码中,使医院各部门都可以共享这些信息。并且还要给系统设置一个提醒模式,要求医护人员给药拿药时进行病人信息登记,若是拿了病人的过敏药物,系统要弹出提醒,从根源上杜绝该类错误的发生。同时对于高警讯药物库中,外形相似,药名相似的药物。也应该在电脑和系统中进行特殊标记,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区分,防止取药错误。

4.建立内部医嘱审核平台

医生书写的医嘱可以自动上传到医院的内部医嘱审核平台,由药师或者其他的医生进行复查和检查,看开医嘱的医生是否有开错药物的现象,若有则即及时更正。药师在接到医嘱后,应该马上在系统中调取该患者的就诊以及过敏记录等,进行核查核实。这是保证病人合理用药的有效举措之一。

综上所述,对于高警讯药物存在的高风险性,医疗机构对于高警讯药物的管理及防治还是不能只做事后保护的措施,要从源头进行预防和管理,这也是为什么要将信息化技术和高警讯药物管理进行结合的原因。要做到给病人,使用正确的药物、准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用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给正确的病人用正确的药。而根据一些医院的实践证明,信息化的管理,确实不仅有效的控制了高警讯药物医嘱录入的准确性,也提高了一线医护人员对于高警讯药物知晓率以及安全用药的意识。

但高警讯药物的使用也不是仅靠结合信息技术就能解决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以及严格有效的执行监管手段,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总之,要建立完善的高警讯药物管理体系,路还很长,必须使全体医护人员甚至整个行业一起努力才行。

参考文献:

[1]仇立花.医院重症医学科高警讯药物管理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09):3-4.

[2]孙炜.风险管理在病区高警讯药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45-47.

[3]黄健芳,邓泽英.精神科高警讯药物的管理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03):155-156.

[4]许灵英.我院内科加强高警讯药物安全管理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06):911-912.

[5]王笑青,黄秀茶,周建丽.高警讯药物手册学习在减少护理用药不良事件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571-1573.

猜你喜欢
用药安全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院52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