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2018-10-21 04:09李运兰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有效融合工匠精神

摘要:工匠精神是很早之前就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来说,在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一直在不断提升,而在我国逐步成为强国的时候,就需要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但是对于现阶段的青少年和学生来讲,工匠精神是他们需要学习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种精神正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本文作者主要对工匠精神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融合做了阐述。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

引言:工匠精神的含义就是爱岗敬业、创新创业。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往往缺少的就是这种精神。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忽略了工匠精神。前一段时间,我们国际的总理在讲话上提到了工匠精神。这也就意味着工匠精神又重新走到了人们面前,所以对于现代化的社会来讲,必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一、工匠精神和高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匠精神指的就是敬业和创新两个方面。敬业说白了就是喜欢自己的行业,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创新也就是克强总理所提到的创新。现阶段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创造才能对我国的发展有所帮助。对于高职的思政教育来说,只有将创新精神培养融入其中,才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创新,让学生在今后能有更好的发展,在学生毕业之后进入到社会工作时,能够更快地融入到工作岗位当中。这种种迹象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必须让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个高职教育的目的,能够为我国的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二、工匠精神培养和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方法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为了让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崛起,我国需要各种领域的创新型的人才。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培养的学生大多数进入社会后,会迈向不同的工作岗位,这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工匠精神才能让其在社会上站稳脚跟。那么对于高职的思政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养相融合是有一定途径的,具体如下。

1、转变传统高职思政教育的方法

对于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来说,基本上主要是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培养,让学生有正确的自身定位和自我判定。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对社会有所帮助就可以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我们把“工匠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因为高职学校毕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会的各种岗位上工作,这就需要他们具有一定的工匠精神,高职的思政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应当把工匠精神的培养加入进去。这样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具有一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让他们在进入社会后,能够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所收获。所以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高职思政教育的方法应当有所改变,不能依赖于传统老旧的教育方法,应该让思想政治教育迎合工匠精神去创新,创造新型的教育模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还能帮助学校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2、创建优良的教育环境

对于良好的教育环境来说是非常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因此,对于高职的院校来说,相关的高校必须改变现在教育的现状,营造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整个环境当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想要实现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就需要学校从校园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造。比如学校可以针对于工匠精神这一主题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在讲座中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让他们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学校还可以举办工匠精神故事会的活动,让学生通過交流的方式理解工匠精神的深刻含义。通过这样多种多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让他们在步入社会之前,充分了解企业对他们所提出的要求。这样当他们真正的步入到社会、步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当中去的时候就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

3、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想要让工匠精神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个可行的办法,那就是通过弘扬我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工匠精神的例子,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来了解工匠精神,还能够让他们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把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才能让高职学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活动当中去,才能让他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让高职思政教育的目标尽快实现。

4、优化教育的内容

想要把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整合到一起去,整个高校的高职思政教育内容也应当进行相关的优化,主要是要保证二者的内核能够融合到一起去。作为高职院校来说,只有把工匠精神的培养列为到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当中去,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认识,能够让他们明确今后学习的方向,让自身的职业道德有所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工匠精神和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想法,是我国这么多年来施行的一次伟大尝试。二者的相互融合告别了传统高职思政教育理念,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工匠精神作为其培养的核心,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对于学生在步入社会、步入工作后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样的培养方式也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慧超.探究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教育现代化,2018,5(15):315-317.

[2]米茹.论工匠精神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农家参谋,2018(03):166+168.

[3]罗文芳.探析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7,4(50):300-301.

[4]闻洁,李鹏飞.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思政实践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8):50-52.

作者简介:李运兰,1971年12月,女,籍贯:广东仁化,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邮编:510520。

猜你喜欢
有效融合工匠精神
新时期下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的有效融合研究
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有效融合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数字化影视制作中的技术和艺术的有效融合
高中美术鉴赏与语段阅读的有效融合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