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四年级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10-21 04:09施越男
健康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面积思维能力思维

施越男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概念的形成和结论的获得以及所学知识的应用。通过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今年所任教的是一个四年级班,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盛,充满着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与极其丰富的想象力。身在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对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发扬民主,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首先,我们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平等地对待学生。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创造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专制式的教学最容易磋商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做学生探求真理的引路人。

(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师的威信,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发扬教学民主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思维创造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错误的看法要及时引导,对不完善的意见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如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这样一道题: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第一位学生先求扩建后的面积(50+10)×(40+8)=2880(平方米),再求原面积:50×40=2000(平方米),最后用扩建后的面积减去原面积,2880-2000=880(平方米)。老师表扬第一位同学思路清晰,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2、第二位学生用加法算,假设先增加宽,那么面积增加:50×8=400(平方米),再增加长,则面积再增加:10 ×(40+8)=480(平方米),共增加面积:400+480=880(平方米)。

3、第三位学生也用加法算,假设先增加長,那么面积增加:40×10=400(平方米),再增加宽,则面积再增加:(50+10)×8=480(平方米),共增加面积:400+480=880(平方米)。老师鼓励第二、第三位同学善于动脑子,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这两种解法也是合理的。

4、第四位学生用增加的长乘增加的宽:10×8=80(平方米)。

对第四位同学,老师点拨要仔细画图观察 ,看看增加的面积有多大,你算到的80平方米是哪部分,这位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同是一道题,教师充分发扬了民主,鼓励学生不迷信教师,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多方位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置学生之中,建立平等友爱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且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活动作为人类最特殊的活动,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作用,还需要非智力因素的推动和协调。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积累和发挥,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我们教师要以“顾问”、“合作者”、“助手”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适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平等地和学生交换意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予以特别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够探求的,我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发现的,我绝不暗示,这就要多给学生思考空间,多给学生活动空间,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探求新知

学生的思维创造性,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学法,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会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

(一)创设情境,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诱因,引起探索新知识的动机。学生主动探求的内在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但必须有外部条件的影响,才能使他们产生寻根求源的迫切要求。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向学生提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说出一个数,我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和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较大的数,力求难住老师,当老师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后,学生的好奇心变成了求知欲,迫切想知道老师判断得又准又快的奥秘,从而主动的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促进他们提出“能被3、7或11整除的数是否也有特征”的问题。

(二)适时点拨,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有意识地设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从不会思考到会思考,从思路受阻到恍然大悟,适时点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在思维方法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冲破旧思路的束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知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只要有新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的方法就称的上创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启迪学生标新立异进行发散思维,克服思维定势影响。注重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猜你喜欢
面积思维能力思维
面积最少的国家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