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漫画,学历史:九一八事变

2018-10-22 08:35吴志荣
中学政史地 2018年25期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东北军蒋介石

吴志荣

江苏省如皋市如皋初级中学

一、漫画欣赏

二、漫画精析

漫画1:漫画选自《上海漫画》杂志1928年5月12日第4期。漫画中的田中指的是田中义一,他在1927年4月到1929年7月担任日本第26任首相。在其担任日本首相期间,向昭和天皇提出洋洋四万言的书面报告,世称“田中奏折”。“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这句臭名昭著的话,就出自这份奏折。漫画中,在昏黄的蜡烛光下,田中义一手托着下巴,口中还在喃喃地呓语:“……忘不了中国……忘不了中国。”后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实际上就是按照田中奏折的内容,一步步扩大对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侵略的。

漫画2:漫画选自1951年出版的《人民公敌蒋介石》漫画版。国民党蒋介石政府一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加紧对中国侵略的时候,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对日本帝国主义实行“不抵抗”的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围剿”红军上。漫画中的日本鬼子正大踏步从中国东北跨过长城,侵入华北,地上是中国人的累累白骨,真是惨不忍睹。但对此,蒋介石似乎什么也没看见,左手毫不在乎地拿出“请便”的条子,任由日本鬼子长驱直入。他的右手却拿着带血的刺刀,在江西“围剿”红军。漫画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刻画得入木三分。

漫画3、漫画4:漫画3选自1999年出版的《中国抗日漫画史:中国漫画家十五年的抗日斗争历程》,原载1946年的《东北画报》。漫画4选自2000年出版的《新中国美术图史(1949—1966)》。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左右,日本关东军铁道“守备队”在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00米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袭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次日,日军侵占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前夕,蒋介石给张学良发去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正在江西“围剿”红军,他再次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正是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十几万人撤入关内,短短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全部沦于敌手。漫画3中,爱国的东北军要抗日,但脚上拴着蒋介石“不抵抗”这副沉重的镣铐不能动弹。漫画4反映了日军侵占沈阳的场景。

漫画5:漫画选自《东方杂志》1932年第29卷第5期。漫画原载苏联《真理》报,后还被转载于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报》1933年4月2日第66期,漫画名称改为“国联和日本耍的把戏”。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党政军要人“商讨对日方略”,决定“对外避免扩大战争,经由向国际联盟的申诉,获得公平的处断”。22日,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发表政策性演说。他说:“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23日,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说:“政府现时既以此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1932年,国际联盟派出了以英国人李顿为首的调查团前往中国东北,经过半年多的活动,公布了一份《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不仅在许多方面为日本侵略者辩护,还居心叵测地提出了一份对中国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国联和日本共同玩了一出“直吞满洲”的把戏。

漫画6、漫画7、漫画8:漫画6选自1999年出版的《旧世百态:漫画时政》;漫画7选自《时代漫画》杂志1934年1月20日第1期;漫画8原载美国报纸,后转载于《东方杂志》1932年第29卷第6期。1932年3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持下,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漫画6描绘的是伪满洲国建立前,沈阳各制旗店赶做清朝的国旗——三角龙旗的情景。漫画7发表时,旁边还配了一段文字说明:“天子,可解释作惟天不绝之意,溥仪乃取其名而窃喜,遂有东向朝天皇之举。其导引人有荒木、菱刈、广田皆为之添冠排道。其理由因有一大荷包在,中容东北三千万老百姓连牛带马。闻之于关内人,即拍案惊奇连呼还了得不止……”漫画8进一步说明,溥仪这个“遵命天子”实际上是日本帝国主义卵翼下的儿皇帝而已!

漫画9: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1937年4月9日,《新中华报》(前身为《红色中华》报)刊载了《义勇军袭击哈尔滨》一文,并配发了这幅漫画。文章全文如下:哈尔滨电:东三省境内抗日义勇军近来颇为活跃,弄得“日满”统治者手忙脚乱,哈尔滨境内的义勇军于五日曾以突然手段攻击哈尔滨之日本领事馆,并与“日满”军警举行巷战达数小时之久,终因众寡不敌,义勇军有计划地退出了该地,吓得“日满”惊慌,该役日伪军死伤甚众。

漫画10:漫画选自1999年出版的《旧世百态:漫画时政》。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1年11月4日晨,在7架飞机掩护下,1300余名日军以保护修桥为名,直趋江桥(嫩江铁桥)中国军队驻地大兴站,驱赶中方修桥人员,迫令守军后撤,并强行抓去中方哨兵3名。中午,又悍然向中国军队阵地发起猛攻。马占山当即下令抵抗,全体将士英勇战斗,同敌血战三天二夜,击退了敌人多次进犯。这就是著名的江桥抗战。江桥抗战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决御敌的意志,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史册上,第一次书写了大规模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烈篇章。马占山奋起抗战,深受全国人民称赞,国内各地报纸都以大字标题报道江桥抗战。全国各地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后援会,捐钱捐物,支援黑龙江省抗战。上海、哈尔滨等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组织“援马抗日团”,参加抗日队伍。

漫画11:漫画选自《抗建(九一八纪念专号)》杂志1939年9月18日第28期。漫画的主体部分是一幅滴血的东北地区的地图,图中的四个省从右向左分别是吉林、黑龙江、辽宁、热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吉林、黑龙江、辽宁沦陷,1933年日军又占领热河。地图两边的文字揭示了作者创作漫画的主旨“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漫画12:漫画选自2002年出版的《2001中国年度最佳漫画》。在纪念九一八事变70周年之际,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这幅漫画。漫画中间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人手握刺刀的形象,最上面是浓墨重彩的三个数字“918”,最下面的文字“勿忘9·18!”则揭示了漫画的主旨。其意不言自明。

三、学习探究

1.根据漫画1、漫画2,分析九一八事变爆发的背景。阅读漫画3、漫画4,简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2.阅读漫画3到漫画8,分析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采取的对策及其后果。

3.2017年初,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教材修改要求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应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体现。阅读漫画9、漫画10,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4.漫画11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漫画12,在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提醒人们“勿忘九一八”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背景:侵略中国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方针;国共两党正在进行内战,使日本有机可乘。

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

2.对策:采取不抵抗政策;幻想依靠国际联盟的力量压迫日本从东北撤兵。后果:导致东北全部沦于敌手;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的侵略;国民党将领马占山在东北抗击日寇;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些史实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4.表达了中国人民收复失地的勇气和决心。

5.提醒人们要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牢记历史的耻辱与教训,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九一八事变东北军蒋介石
韩练成:蒋介石身边最隐蔽的传奇将军
吸烟的礼节
谈东北沦陷谁之过
日本侵略战争序幕与“九一八事变”始末
九一八事变后知识精英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态
蒋介石搓麻将也是玩政治
论九一八事变后三江地区民众自发抵抗的原因及途径
浅析1928—1936年张学良对日态度
论西北“三位一体”大联合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宋美龄弄错蒋介石的秘密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