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对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

2018-10-22 08:06钟长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不合格率内科消化

高 霞,钟长娥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血液标本可以为消化内科临床医师临床治疗方案的生成提供重要依据,在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1]。但是现阶段,消化内科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消化内科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对此,本院在消化内科血液标本采集中应用全面护理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现在对其具体内容进行如下分析与跟踪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到2016年8月消化内科共采集3068例血液标本,以此为对照组;2017年5月到2017年8消化内科共采集3146例血液标本,以此为实验组,实验组在血液采集及送检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对比实施全面护理方式后两组消化内科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

1.2 方法

第一,根据消化内科血液标本采集的实际情况建立标准作业流程,督促护理人员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采血,促使消化内科血液标本采集工作朝着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演示的方式指导消化内科血液采集护士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同时,定期对血液标本采集护士的业务能力考核,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更好的提高护士血液标本采集的水平[2]。

第三,加强对消化内科患者的教育指导,护理人员应于采血前告知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如于12小时前禁食,最多不能超过16小时;在采血前4小时,切勿饮水;采血前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勿进行剧烈运动等。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研究,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数据填写至SPSS软件之中,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整理其所得结果,最后运用卡方检验,检验数据准确率,得出具体数值,数值运用P值表示,若P小于0.05,则说明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的变化情况对比如表1所示,实验组2017年5月到2017年8月共采集的3146例血液标本中,经过检查发现其中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例数为13例,不合格率为0.41%,其中溶血标本、凝血标本、标本量不足、空管漏管、送检不及时导致重抽的例数分别为6例、2例、2例、1例、2例;对照组2016年5月到2016年8月共采集的3068例血液标本中,经过检查发现其中的不合格血液标本例数为41例,不合格率为1.34%,其中溶血标本、凝血标本、标本量不足、空管漏管、送检不及时导致重抽的例数分别为12例、10例、4例、6例、9例。实验组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的变化情况比较

3 讨 论

消化内科血液标本出现不合格情况的主要包括溶血、凝血、标本量不足、空管漏管、送检不及时导致重抽。第一,溶血情况的出现与采血技术不规范、真空负压管压力指标不稳定、康凝管摇晃方式错误等因素有关;第二,凝血情况的出现与护士操作方式不当、抗凝管与普通干燥试管混用等因素有关,探究其中的根本原因则是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第三,标本量不足情况的出现与抽血时间过早有关;第四,空管漏管情况的出现与护士工作意识不强、标本试管架不符合采血要求等因素有关;第五,送检不及时导致重抽情况的出现则与护理人员自身业务能力不足有关,尚未充分明确各类血液标本送检的具体时间[3]。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0.41%,对照组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为1.34%,实验组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在降低消化内科血液标本不合格率方面具有良好作用,可以引导护理人员以正确的方式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为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生成提供科学精准的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不合格率内科消化
内转科型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