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全员培训对工作质量提高的分析研究

2018-10-22 08:06陈文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40期
关键词:护士长供应科室

陈文莉

(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江苏 如皋 226500)

在消毒供应中心,再生物品不仅类型比较多,而且具有比较快的周转速度和广阔的范围,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可以将医院的质量、管理以及安全水平折射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疗活动[1]。在医院医疗服务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对医院感染起到了控制的作用,因此供应中心必须确保工作质量,为临床科室提高合格的灭菌产品。而大多数医院,特别是一级、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配备人员比例不足,人员年龄层次老化,护士低学历、低职称者居多,甚至其他科室的“问题人员”配备给供应中心“充人数”,所以护士长必须对工作过程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对供应中心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才能确保工作质量。本次研究中,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全员培训进行了探讨,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 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时间段为2016年1月到6月。供应中心共有工作人员10名(包括护士长),其中护士4人: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2人,中专学历1人;副高职称护士1人,主管护士1人,护师2人;年龄30到48岁,平均年龄39.75岁。工人4人,包括消毒员3人,其中高中学历2人,初中学历2人;平均年龄47岁。物业工人2人,均为小学学历;平均年龄51岁。

1.2 方 法

1.2.1 对护士的培训。

内容:消毒供应中心三个国家规范,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感控知识,管理技巧,带教知识,讲课技巧,论文写作方法,各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保养,腔镜清洗操作,包装操作,各班职责,应急预案演习。

方法:每周一次科内业务学习,每次时间通常为2小时,4名护士轮流备课、讲课。供应中心护士除护士长外共有3人,护士长在熟悉其各自个性、工作态度、业务技能及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她们的优点和特长,让她们除了顶班,分配其中两人为质控员,一人为带教老师,协助护士长培训护士、消毒员、物业工人、实习生。

效果:这样她们不但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还极大地调动了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她们自身的优势和潜能。科室里工作气氛有了明显好转,工作质量也有了较大提高。

1.2.2 对工人的培训。

内容:消毒供应中心三个国家规范,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感控知识,带教知识,腔镜清洗操作,包装操作,各班职责,应急预案演习。消毒员增加灭菌器正确操作,机器工作原理及灭菌监测知识等。

方法:听课加实践。例如一名消毒员灭菌物品时操作、讲解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做灭菌器和低温灭菌器保养,做灭菌监测和结果判断。其中一名消毒员资历较深,邀请其讲解灭菌知识,科室全体人员听课。

效果:工人包括消毒员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工作态度也有了较大改善,科室学习气氛浓厚。大家变得更加友好、活跃。

1.2.3 对物业工人的培训。

内容:感控知识例如洗手方法,锐器伤处理程序,下收知识,清洗知识,清洗机正确操作及保养知识,应急预案演习。

方法:听课加实践。

效果:物业工人能做好正确的自我防护,下收、清洗工作质量达标。对供应中心工作氛围和环境满意,愿意长期在供应中心工作。

1.2.4 对实习生的培训。

内容:我科实习生实习周期一般为两周。要求实习生参加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带教老师每周讲课两次。跟班,每个班跟两次。出科时进行出科理论及操作考试。

方法:要求当班老师讲解相关知识,指导其实践操作,要求实习生每天记录工作日志,听课时必须记听课笔记,护士长和带教老师不定期抽查。离科前理论和操作考试不通过者老师讲解之后自己练习,补考。

效果:每名实习生均能圆满完成供应中心实习任务。

全员培训前后,护士长从器械物品清洗质量(培训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17%(2/1200),明显低于培训前的0.75%(9/120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²=4.4750,P=0.0343<0.05)。)、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科内理论考试成绩、临床科室满意度、感控科检查结果等几个重点工作指标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比较培训前后供应中心重点工作指标情况

2 结 果

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医院整体而言,消毒供应中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工作质量对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供应中心进行全员培训,不仅有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有助于科室工作氛围的好转,而且有助于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甚至能减少医护纠纷和护患纠纷。在本次研究中,供应中心护士长做好了培训工作,结果显示,全员培训前后,护士长从器械物品清洗质量(培训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17%(2/1200),明显低于培训前的0.75%(9/1200),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²=4.4750,P=0.0343<0.05)。)、包装质量、灭菌质量、科内理论考试成绩、临床科室满意度、感控科检查结果等几个重点工作指标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供应中心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化的培训。

护士长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及时了解本行业前沿动态,掌握最新理论知识,使自身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通常情况下,供应中心人员的地位并不被看重,认为是“后勤部门”[2],针对这种情况,供应中心人员必须调整好心态,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了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保证检查制度落实到实处,成立质量监督小组,从下收到发放的各个环节要每天定时和不定时检查。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②对临床科室满意度要进行调查,需要向医护人员寻求意见,制定可行性方案,使临床科室使用无菌包的需求得到满足,工作质量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③院方领导者应该重视供应中心工作,在绩效分配上做到公平,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解除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护士长供应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等 你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爱紧张的猫大夫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