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N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18-10-22 01:33杨鸿玲吴姝焜洪大情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内皮淋巴细胞肾功能

杨鸿玲,吴姝焜,蒲 蕾,洪大情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前列地尔的主要成分是前列腺素E1,能增加肾脏血流量,抑制血栓素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尿蛋白[2],是治疗DN常用药物。而左卡尼汀(LC)作为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物,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等作用[3],但目前应用于DN治疗的相关文献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开展了相应的临床对照研究,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DN诊断标准[4];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其他器官严重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者;其他泌尿系统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或其他免疫性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明确禁忌证者。按照患者就诊先后顺序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降糖、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治疗,10 μg前列地尔加入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LC(DemoS.A.Pharmaceuticallndustry,批准文号:H20130533)治疗,1 g LC加入100 ml 0.9%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4 w。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和治疗4 w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使用AccuriC6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 公司)测定 CD4+、CD8+、CD4+/CD8+、Th17/Treg;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肌酐、尿素氮(BUN)、胱抑素 C(Cys-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尿白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内皮素 -1(ET-1),并计算尿白蛋白/肌酐(ACR);采用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的CKD-EPI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评价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5]。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患者无不适感觉;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患者有轻微不适感觉;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40)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 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4 w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0]

2.2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4 w后,两组 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5),CD8+、Th17/Tre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肾功能比较 治疗4 w后,两组ACR、BUN、Cys-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eGFR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见表 4。

2.4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治疗4 w后,两组VEGF、ET-1、vWF 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N患者病情发展转归与DM血糖控制不佳有关,但DN一经确诊,单纯控制血糖已无法逆转病理状态下肾功能损伤程度[6],需在积极控糖的基础上,增加其他对症治疗。随DN病情进展,患者肾功能逐渐下降,并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DN与患者免疫状态等关联密切[7],故本研究观察了LC与前列地尔对DN患者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治疗4 w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肾功能各指标水平也优于对照组,说明LC与前列地尔联合用药方案疗效及改善肾功能效果均较单用前列地尔更佳。左卡尼汀可补充缺血缺氧状态下体内游离卡尼汀的耗损,有利于调节患者脂质代谢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促使患者尿蛋白降低,并有益于肾脏血供,控制肾功能减退。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左卡尼汀安全性良好。

表3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n=40)

表4 两组肾功能比较(n=40)

表5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比较(n=40)

免疫系统激活在DN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是其表现之一[8]。LC又被称为左旋肉碱,是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外源性补充LC既能使脂酰辅酶A进入线粒体,促进脂肪酸氧化,纠正细胞内能量代谢及失衡营养不良,有利于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并减少凋亡[9];又能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控制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来调节T细胞功能紊乱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观察组 CD4+、CD4+/CD8+水平更高,CD8+、Th17/Treg水平更低,证实加用LC治疗DN,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T细胞功能紊乱状况。

DN是DM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状态下的氧化应激亢进会造成血管内皮功能损害[10]。VEGF具有促进新生血管增多的作用,使肾小球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11];ET-1和vWF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12]。前列地尔中主要有效成分是前列腺素E1,能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环磷腺苷水平扩张血管,通过抑制纤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促进甘油三醇水解来改善患者血管流变学和微循环等方面状况[13]。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也证实了LC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N效果显著,对患者肾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管内皮功能均能产生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内皮淋巴细胞肾功能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CTA评价肾功能不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的培养、鉴定及对淋巴细胞促增殖作用的初步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原发灶T淋巴细胞浸润与预后的关系
新鲜生鸡蛋壳内皮贴敷治疗小面积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