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李下

2018-10-26 01:38/文/图
幽默大师(漫话国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柳公权误会典故

倚 伊 /文 星 鱼 /图

典故“瓜田李下”出自《乐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常指品行高洁、德才兼备的人。但君子又不给发证书,有时,为了避免误会,就得从根上避嫌。比如:路过瓜田时,不弯腰提鞋,免得被人家怀疑摘瓜;在李树下不举手整理帽子,免得被人家怀疑摘李子。

唐文宗时期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就深谙这个典故的道理。

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将军把两个女儿送入宫陪伴太后。紧接着,他就被文宗任命为邮宁(今陕西邮县)的地方官。这可不得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上任,竟然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柳公权为人耿直、直言善谏,文宗就拿这件事问他:“郭宁当了几十年的官,其间也没有出什么差错,现在只让他当个地方官,又有什么不妥呢?”

柳公权答道:“以郭宁的本事,让他当个地方官自然无可厚非。但他前脚送两个女儿进宫,后脚就被您封了个官,别人都会以为他是沾了女儿的光。即便这俩闺女是进宫陪太后的,可后宫里的事外人哪里知道?瓜田李下的嫌疑,应当避免才是啊!”

君子应当防患于未然,不置身于易遭嫌疑的环境之中。否则,很可能会像唐文宗和郭宁那样,让人误会了却有口难辩。

用典示例:

1.唐·白居易《杂感》:“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译文:远离瓜田李下的嫌疑,一言一行都要谨慎。

猜你喜欢
柳公权误会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误会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拜师
寻找失踪的少女
闻鸡起舞
柳公权戒骄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你误会了》等
柳公权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