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初探

2018-10-30 09:36秦颖
考试周刊 2018年87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理论课思想政治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段和领域,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理念以及思考方式,甚至是政治想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思政工作开展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以及预计效果,甚至教育价值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为思政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与时俱进,实现课程的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引入了网络教学,但是从整体发展上看,其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还是存在,整体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知与行的脱节

对于思政教学而言,其教学的本质在于实践,学以致用。要充分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重要的即是知行统一。教学重要不仅仅应当集中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但要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当前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学生更多地注重感官上的享受,而忽略了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设和对自身灵魂的熏陶。当前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学生越来越重视自身技能的发展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降低,甚至觉得思政课是在浪费时间。

2. “新瓶装陈酒”的现象仍然非常严重

随着网络教学的推进,很多高校都运用了新媒介,但是究其教学本质,还是以课堂教师的教学为主,填鸭式教学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基本没有。思政教育作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形成的基础和重要课程,最重要的就是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特征,从而加快思政课程的建设。

二、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和措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从本质上来讲,应当是一种内化的教育,它综合了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文化学等等学科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系统的教学。要充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首先应当明确学生的心理特征,知道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了解其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基于此,要真正提高网络教学的实效性,最重要的模块在于让学生说真话。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隐蔽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说真话的机会和平台,从而帮助教师切实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一) 实名登录

作为学分或者考核内容计算入学生期末总评成绩这种做法从表面上看似对于提高学生网络学习参与度效果显著,但从根本和长远来看,学生带着被强迫心理进行学习,必然产生情绪上的负面影响从而在接下来的网络学习中产生敷衍或是抵触情绪。从而无法充分保证思政网络教学的实效性。

(二) 积极创新思政教学网站内容,实现“两个贴近”

要充分实现网络教学的价值和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扩大参与面,充分实现“两个贴近”原则,即贴近學生生活、贴近时代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网络教学内容的设计优化应当充分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纲,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并且使学生在情感上和经验上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的有效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网络教学的实效性,保护学生的隐私,高校应当组织建立起一套健全科学的网络教学平台体系,即“强制性匿名登录”教学模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实现教学内容根本上的转变,坚持两个贴近原则,使学生逐渐从被迫发言转变为自主发言,解放学生的想法,做到有感而发。同时,为了有效阻碍学生懒惰心理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强制手段和措施要求学生每一学期必须在网络教学网站中登陆5次及以上,并且进行跟帖回复相关操作。为了有效保护学生的隐私,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又不被其他人所知晓,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登陆记录和发言并不会与学生直接联系起来,采用匿名系统,消除学生的顾虑。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中实施了强制性匿名登录系统,学生的网络教学参与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有的学校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说真话的概率也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越来越多的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政状况,从而充分发挥了网络教学的实效性。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提升网络教学的实效性,高校应当采用实名登录、积极创新思政教学网站内容,实现“两个贴近”。

参考文献:

[1]彭健.网络教学平台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式教学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2):48-50.

[2]杨晓军.信息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黑河学刊,2016(3):161-162.

[3]李雅茹,姚莉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117-119.

作者简介:

秦颖,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理论课思想政治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