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

2018-10-31 10:29葛明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禾苗农夫寓言

葛明军

摘 要 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不乏意义深刻的寓言,进行合理的寓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身心成长。但在目前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并不能完全将寓言的主旨与思想传递给学生,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才能提升寓言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以《揠苗助长》为例,从寓言文本特征、价值研究和策略分析三方面,对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 寓言 教学 揠苗助长

寓言,被称为“理智的诗”,通常以故事的形式,将欲告知于人的真理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让人们在莞尔一笑之时轻而易举地被作者说服,因此对于阅读能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寓言这种精炼有趣的文本中极其容易在教育方面达到四两拨千金的教育或劝诫效果的。在引导学生探究其蕴含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的哲理时,教师们发现这些内容十分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针对寓言中大多与现实生活有偏差的场景和行为,学生往往会问出意料之外的问题,因此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得到思维能力的扩展。此处便以《揠苗助长》为例,从寓言文本特征、价值研究与策略分析三方面,对小学语文中的寓言教学进行探究。

1寓言文本特征的把握

寓言往往产自民间,是劳动人民从日常生活或自然中取材,发挥想象而成的,往往内容简单,短小精悍,流畅通俗,能够让人一听就懂。如同《揠苗助长》,便只是用短短两百字左右讲述了着急的农夫将禾苗往上拔企图让它们生长得快一点,但事与愿违,他的禾苗都因为被拔高而死去的故事,这个故事意图阐发的真理是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但文中一字未言明,却用最精炼的话语将故事与藏在故事中的道理很好地传达给受众。

寓言往往环境与人物关系都非常简单,事件的叙述与进展都十分直接,易于教学与阅读。如《揠苗助长》便只简单地介绍了背景是“宋国有个农夫”,并交代了他的心愿,随后便是他想出并实践了“办法”,接着便介绍了禾苗的“结局”,整个故事一目了然,清晰明了,老师与学生都不必在字词理解上下功夫,而是可以重点探究其背后的意义。

寓言往往只突出事件或人物与常理相悖之处,以此达到劝喻、警戒的作用,前因后果往往有许多空白处值得填充,如文中农夫为什么希望自己的田长得快、在揠苗助长失败后农夫的结局,都是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去填充的,教师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故事,向学生简单地输入古代的农业背景,让他们学到寓言以外的东西。

2寓言阅读教学价值的研究

2.1复述能力的锻炼

寓言因其教育意义、蕴含着深刻哲理而被人口耳相传,从而达到传播的效果。寓言本身的故事性和简洁性便是为了给复述、播衍提供便利,因此,在寓言的学习中,作为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能力,这对培养学生以后高质量、有效率地阅读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2.2理解能力的提升

由于寓言将道理隐于文本之内,如《揠苗助长》一文便在农夫儿子发现禾苗枯萎时戛然而止,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探明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意思,具象的故事中蘊含的是抽象的关于“自然规律”的真理,读者需要从“禾苗被拔高”和“禾苗因为被拔高而枯萎”体察出“禾苗是不能被拔高的”是一种规律,而万物都有它自然生长的规律,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是一种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则,如果人为地强行去改变,就会使它被破坏,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寓言往往出现的背景并不是在现在的生活中,如《揠苗助长》便发生在古代农户的农植工作中,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务农的经历,如何才能让他们从中学到道理并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便需要锻炼到其关联能力。只有学会将语文和生活建立关联,才能打破“机械式”学习语文的僵局和困境。“揠苗助长”最直接与学生关联的便是学习生活中的“规律”,许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学点知识和技能,能够“赢在起跑线”,往往在不适合的时间给孩子“填鸭式”地进行超水平的教育,如从小逼迫孩子背诵自己都不知道具体意思的古文,将孩子送到“特长班”进行“拔高”,包括被中国家长与教师创造出来“尖子”一词,往往也成为“揠苗助长”的目的和目标。这些之于学生便如同务农之于农夫一般熟悉,如果从此做切入点,便能够使有亲身体会的学生迅速地接受和理解“揠苗助长”,并得到联想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2.3学习哲理的智慧

寓言故事最重要的目的或说价值,便是让学生从寓言的阅读中获得人生的智慧,领悟、积累人生经验,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生活起到指导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起到“德育”的作用。

3寓言教学的策略分析

3.1理解文意,解读形象

寓言教学以阅读为基点,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才能够深入感悟其中所囊括的哲理和价值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促进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并协助他们进行简单的形象解读和分析。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在基本了解故事后,要求他们对文中关键词与句子进行揣摩。例如《揠苗助长》中“巴望”的意思是盼望、指望、渴望、期望,先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进行造句加深理解,而后从这个词中让学生感受农夫内心的急切,而后要求学生找出描绘农夫拔苗特点的“一棵一棵地往上拔”这个语句,体会农夫细致地、投入地拔苗且当时充满希望和欣喜的心情。引导学生寻找到表达农夫拔苗后的状态“筋疲力尽”和“兴致勃勃”,研读发现农夫的行为和心态之荒诞,促进他们对寓言中心内容的理解。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阅读训练时,也可让学生通过表演展现农夫拔苗的情境,使他们亲身体会并感悟农夫的具体形象。

3.2创设情境,揭示寓意

寓言的魅力往往在以具体事例表达适合万物的真理,从小见大,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见大”而不拘泥于“小”便是对教师非常重要的考验,教师应学会从学生的具体生活即其能够理解的范围入手,使学生能够从生活经验中得到联系和启发,慢慢感悟真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寓言教学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寓言的文体特征和教学价值,对学生做出符合其心理年龄的引导,使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明白故事背后的真理,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便要求教师抓住寓言的语言和文体特色,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思路,达到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目的。

猜你喜欢
禾苗农夫寓言
小熊的家
时装寓言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禾苗上的露珠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寓言的马甲
有趣的折纸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