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基础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路径

2018-10-31 10:29钟琼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7期
关键词:价值管理固定资产

钟琼娥

摘 要 固定资产是指单位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实物资源的总称。医疗机构由于其服务群体治疗和住院需要、医疗技术更新要求,固定资产总量往往较大,更新换代也快。如何管理好医院数量庞大的固定资产并使其发挥效益,一直是医院管理层的重点。笔者通过固定资产实物与价值两条管理路径的探讨,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管理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 固定资产 实物管理 价值管理

规范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医院资产,保障和促进医院医、教、研等方面的发展,一直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和方向。但现实医院经营中,我们往往发现由于历史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规范、科室与员工对资产管理不重视、普遍存在重采购轻管理意识、临床追求高科技和重复购买、资产使用时不够爱惜、资产使用闲置浪费、资产转移与处置随意、资产账实不符、前清后乱、部分资产故障率较高、医院固定资产投入产出比不足等问题。可以说,所有进行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医院,在进行资产全面清查,信息系统上线前,都会发现虽然医院有各种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但上述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比比皆是,制度与实际普遍存在脱节。因此,如何细化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确保各项资产管理措施有效落实,资产的使用效益得以实现,医院管理层必须厘清固定资产管理路径,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依托运行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实施可操作的资产使用绩效评价。

按照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基于信息化管理基础,笔者认为从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两条线路,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管理措施。

1固定资产实物管理

2017年,财政部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各省、市财政部门以此为基础,分别出台本地区管理办法。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应依据财政部门政策要求,结合本单位管理实际,制定详细的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办法。笔者以为应从资产入库-保管-維修-转移-处置等环节规范流程,有效管理。

1.1资产入库验收管理

固定资产采购后入库验收是一个重要环节,如何确保资产的购置是否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必须有一套完善而行之有效的验收标准与办法。地方财政部门一般有资产验收标准模板,医院各个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资产的特性以及本部门管理需求做进一步完善。入库验收应有的关键条件包括:资产类别属性定义、品名规格与合同一致、在规定的时间内安装运行有效、资产配件及材料完备、资产开机运行符合合同参数要求、使用科室及管理部门双重签验。由于资产的分类不同,在资产验收入库时,一定要准确定义好该项资产的类别,特别是医疗专用设备的定义。为方便管理,具备信息化条件的医院,资产的类别要体现不同层级:最高一级应为财务报表所需的分类(房屋及建筑为、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资产等),下一层级应为业务管理部门大类(例如医疗设备下分手术设备、影像设备、检验设备、治疗设备等;一般设备可以下分电子设备、家具等),再下一层级可以按资产功能分类(比如影像设备下分超声检查、心电检查等),最末级应该才是资产最小分类(比如磁共振下的16排、64排等)。这种阶梯式的资产层级管理,能够满足不同管理层、不同业务部门的多重要求及报表管理体系,为价值管理的数据需求提供规范、标准的基础。验收后,资产入库信息生成,医院资产管理员通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出库至使用科室,形成该项资产条码,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贴码并由使用部门签字确认,生成固定资产管理卡片,月末按类别汇总出当月资产入库报表计入财务总账。

1.2资产运行维护管理

医院应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制度,尤其是高值医学装备的日常维护维修管理,对于价值较高或情况特殊的资产应考虑签订维修保养协议,并将维保费纳入预算项目管理。实际管理中,资产出库至使用科室后,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每个使用科室应专设一名资产管理员完成后续各个环节的资产管理工作。

(1)使用科室负责固定资产的保管、运行、维护:资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医院资产特别是医疗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巡检,指导使用科室,做好资产的定期保养工作,减少设备故障率,缩短故障维修时间,降低对医疗活动影响,努力延长资产使用寿命,物尽其用。

(2)规范资产的院内流通使用,确保账实相符:资产在科室之间流转,应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及时办理资产转科手续,确保资产条码信及时更新,从而做到资产实物与资产账务保持一致。

(3)标准化维修流程、维修记录电子化档案管理:固定资产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通过资产管理系统发起维修申请,无论是院内维修工或院外维修服务,维修原因、内容、效果等过程均可追溯,维修维护流程规范、责任明确。

(4)严格维修支出审核:通过维修单记录,资产维修支出应经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进行单价、工时等审核后,才能进行财务支付。

1.3资产定期清查管理

在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中,由于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庞大,医疗设备类资产专业性强,一些资产价值大但体积小,加上资产院内转移随意,医院业务开展或房屋装修改造等因素,科室分拆合并现象较多,多个科室公用设备也很普遍,加上没有有效的手段,资产清查起来费时费力,还不能保证准确,账实不符现象普遍,于是每年的资产盘点就会流于形式。在实施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后,医院所有固定资产采用编码管理,建立了唯一的资产卡片信息,使用科室与管理科室能够随时查询固定资产状况;所有资产进行贴码管理,条形码中具备资产电子信息,借助可移动盘点终端识别资产电子信息,非专业人员也能快速有效地进行资产扫码清查,核实固定资产在用实物情况,实现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的实时和动态监控,保证账务与实物的一致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机制,既能加强使用科室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也方便医院及时发现资产账实不符的原因,追踪资产去向,落实责任,防范资产流失。

1.4资产处置报废管理

资产处置是指医院固定资产产权的转移及核销,包括无偿转让、出售、置换、报损、报废等行为。医院固定资产处置按照“先审批、后实施”原则,除了对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处置审批外,医院内部也应有完善的处置报废管理制度和流程。医院各级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使用科室组织专家,对资产的处置方式、处置价格审核鉴定,形成处置意见;按规定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国有资产处置事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价作为资产处置的底价和参考依据;对需要報废的资产,应充分分析该资产是否满足报废条件,完善报废处置流程,防止私自变卖资产。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在用固定资产一旦完成报废处置申请,并得到逐级审批后,就要转为待处置报废状态,由管理部门进行报废评估与回收,财务部门进行国有资产报废处置流程。对无偿转让资产,必须经由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处置手续,提供完备的捐赠手续佐证资料,将资产从在用转入待处置状态,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1.5资产管理责任监督

根据固定资产的管理流程,资产使用部门是维护医院固定资产安全、完整的具体责任人,归口管理部门如设备科等是保证固定资产配置合理、运转高效的直接责任人。国资办、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通过开展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做好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并向医院领导层定期报告资产管理重大事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监督如何落实上,应该明确以下管理责任追究办法:资产可行性论证中的效益指标未完成、资产保管或运行不善造成损坏、资产使用率过低造成浪费、资产维修成本过高造成经济损失、资产监管不当造成丢失、未经审批私自处置固定资产等。

2固定资产价值管理

医院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链主要包括项目论证—采购—绩效评价等内容,其关注点是固定资产采购的必要性、采购价格的确认、采购合同审批、资产使用效益追踪分析,将资产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成本紧密结合,实现“资产管理”向“管理资产”的转变,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效益更高。

2.1资产采购可行性论证

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存量资产质量、结构、使用效益和分布情况,收集、审核资产使用部门资产配置申请计划,经论证后提出下一年度拟购置资产的品目、型号、主要性能指标和数量,测算经费额度。医院应规定,对50万元以上大额资产采购,业务需求部门必须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统一采用地方财政部门规定模板),由医院招标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采购的可行性报告是否合理、是否医院业务开展必须;500万元以上重大资金采购还必须有外部行业内专家进行项目评估,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供应商,已经采购同类资产的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考察与市场调研,从行业评价和市场口碑反馈效果,佐证可行性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而决定是否进行采购或资本投入。大型设备的论证报告要综合考虑医院的实际定位、医疗环境、医疗水平、医疗服务的主要人群等相关因素,开展成本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结合设备的资金来源、使用频率和投资回收期等。通过采购前可行性论证,可以避免因盲目采购后带来的资产闲置与浪费风险,在采购前进行了资产成本控制。

2.2资产购置预算管控

项目可行性论证通过的资产采购,应经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纳入年度预算后,才能进行后续采购。如当年没有纳入预算或部门资金预算不足,应推迟至下一年度预算额度。确实紧急需求的,应由资产管理部门申请年度预算调整后,才能采购。通过预算管理控制,约束了各个成本中心与控制归口中心的开支,保证医院整个现金流出控制在现金流入范围内,保证医院资金链的稳定供应和运行,在新医改严禁公立医院举债经营的政策范围内,有效防范现金风险。

2.3资产采购招投标管理

医院招标委员会严格把关采购,对达到一定金额的资产必须进行招标谈判采购,符合地方政府采购限额的资产应委托专业招标机构进行公开招投标采购,即院外招投标。院外招投标的,要征集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三家以上供应商进行拦标价询价谈判,以了解市场科谈判价,确保医院挂网拦标价在市场较低水平。对近年内医院采购过的同类项目,招标价一般要低于历史价。院内招标谈判由招标委员会及专家组成员组成,一般进行至少一轮以上谈判,以保证合理的性价比采购。固定资产的维保费往往与采购成本挂钩,因此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可以极大降低资产运行成本,是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重要一环。采购环节要做好内控管理,尤其是不兼容岗位管理,比如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要明确且相互分离,不能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人负责到底。

2.4资产采购合同管理

医院审计部门应制定并执行规范的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办法,严格把关经济合同签订与执行。只要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以上的,必须走审批流程报审计部门审核合同的规范性、各项要约条件的完整性、支付条件的严谨性。医院通过实施经济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与医院预算管理、招投标管理、财务核算对接,没有预算项目的,无法进行招标,更不能进行合同审批,同时做到合同电子档案管理,支付审批时实时查询合同执行进度等详细内容,更方便资产管理部门、审计部门、招投标部门的采购合同管理。 (下转第296页)(上接第235页)

2.5资产使用绩效评价管理

笔者认为,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资产重复购置、使用率偏低、资产低价值使用却高端配置的问题,很大原因与医院没有对业务科室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相关。因此,只要使用科室按年分摊资产成本,资产的效益发挥就被忽视了,造成医院资金使用的浪费。在运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对接医院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手麻系统等,获取资产使用的工作量数据、收费数据,开机使用率等信息,结合资产采购价值、维修维护支出、水电资源损耗、人工成本、计价收入及科研效果等,进行资产效益分析,并对比固定资产可行性论证报告,验证资产投入产出价值。固定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一般包括:固定资产使用率、固定资产共享率、固定资产完好率、固定资产损失率、固定资产收益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百元固定资产医疗收入、固定资产净值率等。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对固定资产特别是有收费项目的专用医疗设备,设置科学、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定期评价,以合理确定资产使用价值,为后续的资产采购提供有效的佐证依据。

3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管理水平高低已成为衡量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的固定资产购置、使用、运行处置等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建立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实物管理、财务部门负责价值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构建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体系。在信息化基础上,通过固定资产业务流程再造,实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资产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管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价值管理固定资产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推动烟草行业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