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高职生自伤行为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2018-11-02 01:43黄湘超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马翔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湖南长沙
新生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高职生

黄湘超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马翔湖 南都市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刘乔丹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黄湘翠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黄慧敏 广西科技师范技术学院 广西来宾 卢彩芳 广西科技师范技术学院 广西来宾

1 引言

自伤行为是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重复地改变或者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的并且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自伤行为与许多因素有关,例如经济条件,家庭环境,同伴影响,人格倾向等。由于自伤行为对个体身心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个体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自杀行为,对受害者自身以及家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危及校园安全。因此,如何减少高职生的自伤行为是学校教师和心理学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关心的主要是人的积极情绪和积极情感能量。通过积极心理学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以往的消极心理学难以做到的地方。近年来,随着团体辅导训练在高职院校的广泛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也被运用于团体辅导训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王喆,王惠珍,翟惠敏(2012)采用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对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大学生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恐怖、抑郁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团体辅导方式明显改善了心理危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冯霞(2016)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对心理危机个体进行干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还进一步认为运用积极心理学导向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要优于直接针对问题本身进行干预。

对自伤行为进行干预实际上也属于危机干预的一种。自伤行为的情绪表达模型认为,自伤行为与个体的情绪表达能力和积极心理匮乏有关,自伤行为的个体通常采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本研究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与自伤行为的关系,另一方面,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设计团体辅导训练,帮助自伤个体提高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减少自伤行为。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长沙市某高职院校420名学生,团辅研究为其中随机抽选的具有网络偏差行为的学生120名,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51人 ,对照组51人。所有被试平均年龄20.24岁。

2.2 研究工具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本量表用来评定被试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程度。一共20道题项,其中10道涉及正性情感的评定,10道涉及负性情感的评定,采用1(几乎没有)~5(极其多)级评分,分数越高对应的情绪水平越高。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0。

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 该量表用来测量自伤行为的严重程度, 共19个条目。计算公式为:自伤行为=自伤次数×伤害程度。其中次数为 0次、1次、2~4次、≥5次四个评估等级, 分别计0~3 分。伤害程度为无、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为5 个等级, 分别计0~4分[10]。

2.3 研究方法

本研究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内容,设计了6次团体课程。于2018年3月至2018 年6月在湖南长沙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体辅导室开展,每周1 次,每次1 小时左右。团体辅导开始之前,实验组的所有被试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方才继续进行团体辅导活动。对照组则不参与任何团体辅导。

2.4 团体辅导的课程设计

3 结果

3.1 高职生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伤量表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高职生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伤量表得分见表2。从本次取样来看,本次选取的高职生群体积极情绪总分的均值低于消极情绪总分,所以本次取样高职生群体消极情绪居多,自伤均值分数则为8.90。

表2 高职生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伤量表得分情况

3.2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积极情绪与自伤行为(r=-0.14,p<0.05)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情绪与自伤行为(r=0.17,p<0.01)呈显著正相关。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与自伤行为的相关(n=230)

3.3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自伤行为的回归分析

以积极情绪、消极情为自变量,自伤行为总分为因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见表4。根据表4结果表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自伤行为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 =0.22,能够解释自伤行为总分22%的变量值。

表4 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自伤行为的回归分析摘要表

4 团体辅导前后自伤行为的结果分析

表5 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比较

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于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对照组的自伤总分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见表5。

表6 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对照组的组内差异比较

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于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对照组的自伤分数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见表6。

从表5和表6 中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自伤得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5) 。经过团体辅导之后,实验组的自伤得分在辅导后显著低于于辅导前( p <0. 01) 。因此,本次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于高职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有一定成效。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与自伤行为成负性相关,消极情绪与自伤行为成正性相关,支持了王玉龙, 袁燕, 张家鑫(2017)的研究结果[11]。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积极情绪能够负向预测自伤行为,消极情绪能够正向预测自伤行为,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这可能与其情绪能力较有关。如前所述,自伤行为个体的情绪表达理论认为,自伤行为个体的情绪表达能力存在问题,无法宣泄消极情绪,因此只能通过伤害自身身体的方式进行宣泄,这是这种不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有较大损害,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为自杀。因此需要让自伤行为的高职生群体掌握正确的情绪表达和发泄技巧,增加积极情绪。本研究结果支持了自伤行为的情绪表达模型。

此外,本次团体辅导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个体自伤行为有明显减少,且达到了显著水平,这充分说明了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训练对自伤行为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这是因为,情绪调节能力对自伤群体至关重要[12]。而积极心理学框架的团体辅导训练帮助学生学会了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同时帮助同学们形成了积极看待问题的良好认知。个体具有了良好的情绪了解策略之后,就不再需要通过自伤等不良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是使用更为积极健康的方式发泄情绪。

5 结论

本研究使用团体辅导对高职生自伤行为进行干预。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团辅训练能增加自伤学生积极情绪,减少他们的自伤行为。因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自伤行为矫治方式。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高职生
如何教孩子正确应对消极情绪
静心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