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经济发展“软实力”

2018-11-02 03:56
财政监督 2018年21期
关键词:软实力营商环境

主持人:营商环境是软实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和城市的竞争力。未来将在全国逐步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营商环境评比体系,引导经济健康发展?

林学军:营商环境确实是一种软实力。哪个国家、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了,哪个地方就会成为商品的集散地,投资的沃土,人才的聚宝盆,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如何评价营商环境,世界银行于2001年成立营商环境 (Doing Business)小组来构建营商环境指标体系,2003年发布第一份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 in 2004)。从法制化和便利化角度,该指标体系分为11项一级指标,这些指标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反映监管过程的复杂程度和费用支出,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产权登记、纳税、跨境贸易等6项指标:一类反映法制保障程度,包括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合同执行、破产办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管等5项指标。

科学规范的营商环境应包括以下指标:一是衡量政府工作效率,减少企业运营成本的指标,如快速审批,通关便捷,低费率,低税率,低关税。二是法治指标,如保护产权,维护公平竞争,快速解决商业纠纷等等。三是良好的商业运营保障体系指标,如充足的劳动力、融资易、低利率,以及电力保障好、低电费,还有交通便利,电讯及网络顺畅,物流、通讯成本低等。

孙军:我认为,优化营商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营商环境评比体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加快制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建立大数据评价可视化系统和第三方数据合验机制,逐步在全国省级和地级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定期发布营商环境报告。建立国家营商环境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完善公平公正、便捷高效、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二是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推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成本、增加透明度。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事项一律取消;三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加快推进“照后减证”,实现企业登记审批全程电子化。积极推进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机制,加快全省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四是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完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和激励惩戒机制,全面建设现代信用社会。强化法治建设,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全面实现市场经济法治化。

汤达礼:应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构建,科学规范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包括23个一级指标,指标体系应体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 “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体现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诉求,突出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创新性。

一是对接世行,国际可比。完整吸收、整体借鉴世界银行12个指标,将评价指标落实到可量化可比较的程序、时间和费用上,采用国际通用的前沿距离得分法和营商便利度排名,按等权重方法进行计算。

二是立足国情,适当借鉴。以世界银行12个指标为基础,剔除与国情明显不符的内容,叠加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增加获得用水、用气等指标,更加完整地反映企业从开办到注销的生命周期全链条,综合评估投资贸易便利度和长期投资吸引力,客观衡量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

三是客观真实,科学管用。我国营商环境评价在沿用世界银行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强调以实际案例支撑。获取数据采用实际填报与模拟填报相结合、交叉验证与第三方核验相印证,强调数据真实、准确、可用。

主持人:一些专家表示,改善营商环境不仅是提高类似于行政审批效率等政府服务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政府诚信度、保持政策稳定性,营造透明、公平、可预期的环境。请谈谈您认为理想的营商环境应包括哪些方面?

顾平安:世界银行着眼于全球经济发展,对营商环境的评价聚焦在“时间、流程、成本、质量控制”等主要指标上。

“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17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对我国营商环境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营商环境建设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不同地区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性需要和政府治理的短板,营造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

总体来说,对于我国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包括: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透明贴心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友善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等。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真正令客户满意的营商环境,应该是需要服务时,政府能及时供给精准而贴切的服务;不需要时则减少干预,放手交给市场。

林学军:理想的营商环境应当包括:一是政府方面。政府的政策公开、透明、稳定,是企业经营的定心丸,因为生产经营毕竟是长期的事情,企业的固定资产一旦投入就难以撤离,因此,必须给企业一个确定的预期,这样才能鼓励企业大胆投入,放手经营。二是法律方面。法律是最正式、最庄严的承诺,向全社会表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决心。三是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比较成熟,但要素市场亟待培育改善,尤其是人才市场、科技专利市场、土地和金融市场等方面。根据王小鲁等(2017)的研究,2008—2010 年中国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从4.01分降到3.83分,此后逐步上升,到2014年上升到5.93分,要素市场化程度虽然有一定的提升,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我国的人才比较集中在体制内的单位,而且只进不出,只升不降,缺乏按市场机制流动的体制机制。国有企业有大量人才闲置,民营企业人才短缺,求才若渴,这给企业用人造成不便。科技市场落后的表现是,2016年我国专利授权175万件,但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黄汉权,2017),科技市场不发达,许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经营需要用电、用水,需要运输产品和服务,需要沟通供需两方面的信息,因此,水电保障、交通、通讯、网络、广播电视,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这些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营商环境的规划与布局。生产经营必须有一定的场所,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如何合理规划安排城市的土地,给营商创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六是生活等配套设施方面。安居才能乐业,要给生产经营者提供良好的生活、教育、医疗、休闲的场所和设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孙军:我完全支持专家们的看法,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政府服务水平实际上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浅层面的问题。更为重要的层面还包括:一是“放管服”改革要到位。政府“放管服”的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该管的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要放足,放到位,即做到活而不乱,管而不死。这是在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基础上对政府的更高要求。二是坚决落实法制化要求。要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立法的力度,各类法规政策要与时俱进地废、改、留、立。与此同时,要强化法律的执行力度。三是全力比肩国际化。只要是合理的,能够有利于吸引各类要素流入和企业壮大成长的,只要是不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就应当努力学习,争取为我所用,并逐步形成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四是要突出公平公正原则。要坚决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对内资、外资企业的政策应当逐步趋于一致,逐步实现依规则、规律和规范办事。

汤达礼:一是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重点,打造充满活力的需求环境,健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随经济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探索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和增值收益直接惠及中低收入群体的体制机制;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贯彻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引导社会和用人单位在分配中向研发人员、技能工人等倾斜;二是以减少和规范部门许可为重点,打造不断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加快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以及一般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竞争性领域对外资准入限制和股比限制。尽快在全国推行自由贸易试验区试行过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提高各部门许可审核程序和判断标准的透明度,逐步建立以环保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标准体系为主的行业准入机制,推进事中事后核查;三是以降低用工成本和税费负担为重点,打造有竞争力的成本环境。包括适时考虑进一步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进一步优化研发费用税收加计扣除的核算管理和申请程序,适当提高税收加计扣除比例,等等。

主持人:李克强总理要求,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新时代下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从哪些方面综合发力?

顾平安: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各级政府要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抓重点、补短板、重实效,围绕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精准施策。

具体来说,现阶段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综合发力:第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发展环境中各种“痛点”“堵点”,继续加大力度精简审批事项,“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第二,加强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筑牢营商环境的“基石”,按照“简化、统一、协调、最优化”要求,对审批服务事项开展“四减一优”(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减费用、优化流程)工作,重点做好主题事项全生命周期标准化,消除自由裁量权,实现无差别服务,营造透明、公平、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第三,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国家、省、市三级互联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制定网办清单,推动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一次登录、全网通办”,大幅提高政务服务便捷性。第四,加快涉及审批服务的政策、法律法规的修订,为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高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化水平。

林学军:我认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应当从以下九个方面综合发力:一是建设高效、清廉的政府,公务员要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智慧政府、智慧社会提高办事效率,减轻百姓、企业的负担;二是要完善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投资者权益有保障,企业公平竞争,有序发展;三是所有企业同等待遇,给企业减税、减负,降低创办企业的门槛,减少审批环节,鼓励创业投资;四是加速培育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努力发展人才市场和科技市场,消除人才流动的障碍,鼓励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让;五是打造工业园、产业园,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相对完整的产业集群,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六是完善公共设施,为企业经营创造条件,主要是保障电力供应,保障通讯和网络的畅通,减少商品流通成本,降低融资成本,提供研发及防治污染的公共设施;七是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各类人才,造就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八是健全医疗体系、养老体系,保障全民健康,服务企业发展;九是美化居住环境,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空间。

孙军: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下一步我们要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机遇期和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窗口期,以再出发的勇气和决心,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一是创新监管方式,加快市场准入。逐步放开事前不必要的审批,简化流程,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为企业减负松绑,逐步放松民企在部分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大国企混改力度,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和AI等最新技术全力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针对产业加速融合下出现的跨界经营现象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放宽经营范围限制,以经营大类简化经营范围调整手续;二是简化开办注销企业流程,突破关键“痛点”。进一步简化开办企业流程,抓住登记注册环节的主要“痛点”,如市场主体呼声比较高的商事主体名称改革、经营场所登记改革等方面加大突破力度,积极推动市场准入审批清单化管理,加强登记部门的网上协同,加快实现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与此同时,简化注销企业流程和费用,让开办企业无 “后顾之忧”;三是加大数据共享,打破政务服务条块分割。加快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制定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管理办法,推进各类政务数据标准化,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在不同部门以及上下级政府之间共享,开展政务服务事项相关信息的网上验证核对,加快建设基于省级统筹的政务服务数据库,建立健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签章等标准规范,建立用户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网上办事“一次认证、全网通行”。

汤达礼:一方面,通过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对接,推动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国内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我国在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的位次,向世界展示我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决心,促进外商投资稳定增长,留住创新企业和高端人才,为转型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要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监管;要优化服务环境,在服务速度、广度和深度上求突破;要优化诚信环境,推行政府重视诚信环境建设;要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地区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力;要优化法治环境,保护投资者人身财产安全和所有者权益。■

猜你喜欢
软实力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