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临床观察

2018-11-05 08:0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挑刺干眼泪膜

*

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2.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我国一直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仅能从文献中了解到部分地区的统计资料,2013年石常宏等[1]对90余家医院眼科门诊进行的调查提示,我国现眼科门诊患者干眼患病率为67.9%,其中男性患病率62.8%,女性患病率72.7%,女性高于男性,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疗法治疗眼疾为夏景富副主任医师祖传医技,该治疗法近年来被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引入并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干眼症等眼科疾病方面效果显著,曾被《中国中医药报》[2]等媒体报导,深受好评。但由于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及历史传承等客观因素,未能对其疗效进行有关的科学研究及探索,这对该疗法的推广运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其疗效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4例,女26例;年龄46~69岁,平均(56.6±6.9)岁;病程6~62月,平均(36.9±2.0)月。治疗组中男2例,女28例;年龄45~69岁,平均(54.5±5.4)岁;病程8~62月,平均(39.9±2.2)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①主观症状:眼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烧灼感、眼胀感、眼痛感、畏光。以前三项症状为主;②泪液分泌试验<10 mm/5 min;③泪膜破裂时间<10 s;④角膜荧光染色阳性。符合①②条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18~70岁;③未经其他治疗或己停治疗2周以上;④依从性良好;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患其它眼疾;③有精神疾病及严重器质性疾病;④眼科术后 6 个月内;⑤孕妇或哺乳期妇女,体质易过敏者;⑥有干燥综合征等免疫性疾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批号:药准字J20070065,规格:4 ml:1.2 mg<以玻璃酸钠计>),1滴/次,4次/日,1疗程/4周。

1.5.2 治疗组 采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疗法。①工具、材料:5号缝衣针(上海东风针厂生产的东风牌5号缝衣针,规格:长32 mm,直径0.8 mm)、缝纫线(浙江迈利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迈利达牌缝纫线,规格:40S/2)、烟油(烟油由本课题组按苗医民间所使用的样品收集而来,装于无菌小瓶中备用)。②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取患眼对侧肩胛区为待操作区域皮肤进行消毒,操作者手部消毒后取引线5号缝衣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供应科消毒)找到挑刺反应点(一般表现为红色、褐色或灰白色针尖样大小丘疹,略高于周围正常皮肤),操作者持针线于反应点处横刺刺入,深度约0.2~0.3 cm,待整针穿过皮肤后,手持缝纫线两端,快速用力向上提拉,割断皮下纤维,碘酒消毒后以烟油抹搽针刺处,敷以无菌敷料。每次治疗每侧挑刺3针,3次/周,12次/疗程。共治疗1疗程。

1.6 疗效观察

1.6.1 观察方法 首日就诊时及1疗程结束后复诊时,行专科检查及眼部症状评分。治疗结束后2周进行随访,询问病情及有无不良反应。

1.6.2 观察指标 ①主要指标:眼部症状评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涉及“干眼”的项目)。②次要指标: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上皮荧光染色。

1.6.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眼部症状评分,参照尼莫地平法,即: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临床痊愈为疗效指数≥95%;显效为疗效指数≥70%,且<95%;有效为疗效指数≥30%,且<70%;无效为疗效指数<30%。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 两组患者治疗前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以上各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2.3 角膜上皮荧光染色 两组患者治疗前角膜上皮荧光染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组间角膜上皮荧光染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后该指标改善程度无显著差异。(见表3)

2.4 随访 治疗后2周,进行随访,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出现。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症状评分、泪液分泌量测定、泪膜破裂时间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上皮荧光染色比较

3 讨论

干眼的病因尚不明确,老龄、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眼药水滥用、使用视屏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是其危险因素[3]。此外,眼部手术、感染、外伤、创伤、手术药物毒性、年老腺体萎缩,泪腺肿瘤后期都可以通过影响泪腺分泌功能,引起泪液的减少而引发干眼[5]。而糖尿病患者干眼多见,原因是杯状细胞密度下降,易发生泪膜功能异常及泪液分泌障碍[6]。综上,引发干眼的原因有时并不是独立存在,常多种因素交织。其治疗目标为缓解眼不适症状和保护其视功能[3]。轻度干眼患者主要是缓解眼部症状,而严重干眼患者则主要是保护患者的视功能。对于水液缺乏型干眼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泪液成分替代治疗、延迟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促进泪液分泌、抗炎与免疫抑制治疗及手术治疗[7]。对于不同的病因,干眼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总的来说目前干眼的治疗由于效果不佳与不良反应的存在,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8]。

苗医学并无“干眼”病名的相关记载,关于病因病机可归纳为“毒”和“乱”,苗医有“无毒不致病,无乱不成疾[9]”之说。“毒”是外在的致病因素,“乱”是内在的致病因素,当人体功能发生“乱”时,“毒”邪趁机侵蚀人体而发生疾病。苗医认为气、血、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变化的,是人体活动所必需的3大基础物质,气和血是生命之本,同源而互根,故有“伤气必伤血,伤血也伤气”之说[10]。综合以上,毒和乱导致气和血的生成以及运行障碍,减弱生能灵及维持光窟(眼)的物质基础而造成眼部结构异常改变。

挑刺疗法是苗医外治疗法之一,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曾在苗族民间广泛应用。夏景富副主任医师的祖辈,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在挑刺治疗同时配合烟油抹搽,对各类眼疾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11]。苗医认为:“毒之内存必显于外,毒之所乱必有其根”,有“毒”的存在就会在人的体表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毒”在人体作乱必然会有附着于人体的根存在,挑刺疗法通过找准“毒邪”所在的“根”,将其挑断,“根”断毒自出,则病愈[12]。

烟草烟油是茄科烟草属植物烟草,用烟袋或烟斗抽吸后,在烟杆内积存的油状物,中国的西南地区又称为烟屎。《本草纲目拾遗》[13]中称为烟筒中水,又记载其有烟膏、太极膏、气泥及五行丹等名,可解蛇毒,涂恶疮顽癣,杀蛊。杨晓琼等[14]报导,烟油味辛,性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癖,杀虫,止痛等功效。

从夏景富副主任医师20余年的临床实践及本研究结果来看,通过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法的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眼部症状评分有显著的改善,各观察指标亦得到一定的改善,此疗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结果证实,苗医挑刺配合烟油抹搽疗法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疗效优于玻璃酸钠滴眼液,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然而,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干预靶点以及烟油在此疗法中的具体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挑刺干眼泪膜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政治呵护只为“挑刺”?——县镇干部眼中的政治呵护:护长不护短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竟是“干眼”找上门
挑刺儿
除风益损汤治疗LASEK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