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反馈调整丙泊酚经闭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8-11-08 08:18林丽田彭惠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0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林丽田 黄 芳 彭惠华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麻醉科,广东广州 511400

麻醉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然而麻醉过程中若麻醉药物使用不当可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而个体化、精准化麻醉是目前临床研究热点,而精准化麻醉需以全面麻醉深度监测为基础。另外,近年来静脉闭环靶控输注亦成为临床研究观察的热点[1-2]。现代麻醉领域探讨的焦点在于如何判断麻醉深度,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仪是一种以脑电图为基础的麻醉深度监测仪,其通过普通心电电极在脑部任意位置采集分析即时的脑电信号,自动分级后在彩色触摸屏上显示患者的麻醉/意识深度状态。指导个体麻醉/镇静药的用量调节,让临床麻醉/意识深度监测更加精确、安全、简单、经济。可反映患者麻醉状态的变化,进而使临床麻醉监测成为可能[3-4]。本研究分析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反馈调整丙泊酚经闭环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探讨其对丙泊酚等麻醉药品使用剂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ASA为Ⅰ~Ⅱ级,年龄22~50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31±2.04)kg/m2;患者无麻醉药品禁忌证和手术禁忌,意识清晰。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有精神病史者;心血管疾病者;言语和听力障碍者。根据麻醉监测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30.45±3.85)岁;平均体重指数(22.14±2.47)kg/m2。 对照组患者年龄22~50 岁,平均(31.07±3.92)岁;平均体重指数(22.30±2.63)kg/m2。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均常规禁饮禁食,完善相关检查,行全身麻醉后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同时监测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氧饱和度。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给予乳酸钠林格液,并以 8~12 ml/(kg·h)速度进行静脉滴注,同时建立麻醉监测深度,以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测定narcotrend指数评估患者麻醉情况。麻醉诱导:采用CONCERT-CT型号的靶控输注泵(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效应室模式选用Schnider和Minto模式参数,将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经靶控输注泵分别以1.5~4.0 μg/ml和 3~6 ng/ml浓度进行输注, 直至患者意识消失,随后给予0.8 mg/kg维库溴铵静脉滴注;当narcotrend指数不足46且维持30 s以上时,对患者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在narcotrend麻醉深度检测仪下给予麻醉药物。将narcotrend指数设定为36时,靶控输注系统自动闭环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靶质量浓度根据 Ce(m)=Ge(m-1)(1+NI误/K)进行调控,Ce(m)为新靶质量浓度,Ge(m-1)为当前靶质量浓度,NI误为narcotrend指数实际检测值与36的差值,K是NI误发生变化时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增益常数。控制器通过对麻醉药物靶质量浓度误差进行积分,计算偏移量,进而纠正麻醉药物靶质量浓度,不断调整靶质量浓度误差降为0,并将丙泊酚靶质量浓度控制在 1.3~7.5 μg/ml,瑞芬太尼靶质量浓度在 2.0~8.0 ng/ml。对照组患者由麻醉师根据其临床经验和narcotrend监测数据及患者体征观察,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靶质量浓度,使麻醉深度维持在26~46,同时术中按时追加肌松药物维库溴铵,术毕前30 min停用维库溴铵,同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氧浓度,使血氧浓度维持在96%以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丙泊酚、维库溴铵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躯体扭动、头晕、恶心呕吐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维库溴铵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的比较(mg,±s)

表1 两组患者药物使用剂量的比较(mg,±s)

组别 丙泊酚 维库溴铵 瑞芬太尼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550.63±30.43 628.46±30.84 13.915<0.001 10.48±1.83 11.68±2.14 3.301<0.01 1.38±0.24 1.73±0.35 6.388<0.001

2.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的比较(min,±s)

表2 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的比较(min,±s)

组别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6.38±2.08 11.08±1.96 12.738<0.001 9.38±3.65 13.42±3.28 6.377<0.001 8.75±0.84 13.64±1.42 22.958<0.001 13.18±3.42 19.68±4.83 8.507<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扭动、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及完善,其相应的领域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而麻醉技术是其中之一,全身麻醉是临床手术中较为普遍的麻醉方式,其可使患者意识消失,对外界创伤性刺激无自主反应,从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然而麻醉深度是临床上一直关注的重点,也是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5-7]。麻醉过程中若麻醉深度不适当,出现深度麻醉时,可引起患者麻醉呼吸抑制、苏醒延迟;而过浅时可导致术中苏醒、恢复知觉,因创痛刺激,导致患者出现躯体扭转,影响手术的实施,亦可能对机体造成意外创伤[8-9]。因此,在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控制好麻醉深度,是保障手术顺利实施的基础。

既往,对麻醉深度的判断多以麻醉师的临床经验为基础,通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以及观察其是否出汗、流泪等体征判断其麻醉深度,然而由于患者个体的差异,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不同,导致不同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同的麻醉深度或不良影响[10]。而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是一种新生的以脑电图分析为基础的麻醉深度监测仪器,可通过监测narcotrend指数判断患者麻醉过程中的麻醉深度,从而调整麻醉药物泵入剂量,维持适当麻醉深度以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11-13]。同时闭环输注系统是近年来新提出的麻醉药品输注系统概念,其具有反馈信息控制性能,闭环输注系统的调节点是期望最佳药物药效和预期麻醉深度,通过脑电信号反馈药效进而调整闭环控制输注靶质量浓度[14-15]。本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丙泊酚、维库溴铵及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能有效地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又能使麻醉维持在适当深度,减少麻醉药物的资源浪费。本研究结果还提示,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仪能为闭环输注系统提供患者脑电图信号,通过调控闭环输注泵对麻醉药品的泵注靶质量浓度,使患者麻醉深度一直维持在理想的麻醉深度范围内,从而有助于患者术后苏醒,同时避免因麻醉过深导致患者苏醒延迟,对患者脑神经造成影响。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扭动、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narcotrend指数反馈给闭环输注系统进而调控麻醉药品的给药剂量,降低了瑞芬太尼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闭环输注系统中,能有效地根据个体化对麻醉药物的耐受而调整靶质量浓度,使其维持在合理有效的麻醉深度[16-17]。

综上所述,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反馈调整丙泊酚经闭环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既能维持适当麻醉深度,又能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