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几何直观能力

2018-11-10 09:20吴娴清
教师·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几何直观动手操作

摘 要:作为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小学教育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而小学数学更是有别于学生们在进入学校之前更多依靠感性去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几何直观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意在学生借助于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何图形的形象关系产生对数量关系的直接感知,更好理解数学、认知数学。文章主要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几何直观能力,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几何直观;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多媒体辅助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05

作者简介:吴娴清,女,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逸夫实验小学教师,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一、几何直观概念解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们更加偏向于感性思维,还没有形成理性的数学思维,所以,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通过观察事物获得几何图形的能力,并且实现学生们能够通过几何图形对实物进行反推。

传统的教育模式偏向于知识的教授,但是现代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培养,而不再是单单采用灌输知识的方法。目前小学的数学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几何直观能力,使得学生们能够熟练地在抽象和具体当中自由转换,从而充分掌握数学思维和数学的学习方法。而《课标》当中就明确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能够利用图形实现对问题的描述和分析。几何直观的熟练应用,就可以实现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明形象化,也就更加有助于学生进行问题思路的探索,甚至能够预测结果。几何直观的掌握也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这对于初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见,新时代更加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教育思想也应该贯穿数学教学的始终。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几何直观能力存在的问题

1.教师更多关注形式,忽略了几何直观的本质

不可否认,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都在尽力落实教改的内容,但是,毕竟每个人对于文字的理解是有限的,这就导致很多教师更多只是注重将新课标中提到的内容的形式化落实。例如对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的提升,很多教師只是把这个当作独立于课程外的内容进行教授,不能体现其真正的意义。教师应该将几何直观概念融入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们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数学思维的应用,这就能实现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具体化,便于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几何直观能力更多应该是被应用到课程教授始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到影响。

2.学生对几何直观能力应用不足

小学生毕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对数学的学习也处在入门时期,所以,他们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导致学生们对于几何直观应用不足,懒得借助图形来进行直观推理,不愿意费事去操作或寻找生活原型来理解几何概念,这样长此以往,一门实用学问变得形式化,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教师应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引路人,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当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几何直观应用能力。

三、如何实现小学生数学几何直观能力提升

1.动手操作,感知几何直观

小学生因为心智尚未成熟,对世界的好奇心还很重,探索欲也处在活跃状态,这对于他们学习知识、丰富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有着巨大帮助的。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要妥善利用这一点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我们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到知识,例如,亲自触摸、观察、制作,能够实现把视觉、触觉、协同起来,从而掌握图形特征,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例如,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就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摸物体游戏,在进行具体知识讲解前,教师说:“这节课,我们请来了小朋友们熟悉的小伙伴,它们就躲在口袋里,等着你们把它们拿出来一起玩耍,但是,它们要先考验一下小朋友们。游戏规则如下:请一个小朋友先上前来,把手伸进袋子里随意摸一个物体(袋子里面放着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六边形、星形几种图形),并请你形容一下摸到的图形有哪些特征,其他小朋友根据操作者的描述来猜一猜哪个小伙伴。”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游戏的规则,教师可以先做个示范,如摸出的是三角形,描述如下:这个图形有三条直边,还有三个尖尖的角,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图形呢?这样摸一摸、说一说、猜一猜,让学生在无形中建立起图形的模型,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就落到了实处。

2.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具体

几何直观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实现数形结合,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的思想对理科思维不是特别强的人来说,是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小学生习惯于用感性的思维去了解这个世界,这种固有思维,使得他们在数学学习时进行思维转化时容易产生困难。故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的策略传授,实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对小学生来说,“倍”的概念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图形演示的方法,实现简单有效的教学。将两根铅笔放在一起作为一组,放一组在第一排、放两组在第二排、放三组在第三排,先让学生看第一排,数一数,一共几根铅笔。在学生回答完两根之后,教师追问:“那么第二排又有几组呢?”“第二排其中包含几个第一排呢?”依次询问,之后说明这就是几倍的概念。这样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让学生看到从“个数”引申到“组数”,引出“倍”概念的本质,发挥了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揭示了数与形的内在联系,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3.多媒体辅助,培养空间观念

科技在进步,我们可以用科技技术辅助实现更好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实现由抽象到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兼具、形象生动,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形象揭示知识的生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在探讨将梯形转化为已学过面积公式的图形这个环节,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或者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翻转拼补成平行四边形;或者沿着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或者沿着中位线将一个等腰梯形剪成两个梯形,继而翻转,拼补成平行四边形。这样通过直观生动的图像将转化过程呈现给学生,不但让学生印象深刻,记住了该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借助多媒体操作来观察图形的演变,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开启了思维的大门,提升几何直观应用能力,真正实现“授之以渔”的目的。

四、总结

数学家张广厚说过:“数学无疑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应充分发挥几何直观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构建几何图形的方式,形象、具体、直观地解答题目,增强几何直观的意识,让几何直观能力在学生们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起到奠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春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几何直观”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3(10):18-21.

[2]姜 肖.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1):53.

[3]张 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17):30-31.

[4]严玉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48.

猜你喜欢
多媒体辅助几何直观动手操作
如何舞好这把 “双刃剑”
浅谈几何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初中体育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