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11-12 11:21骆恩春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乡镇问题

骆恩春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但现阶段,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给农业发展造成严重制约。本文笔者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探索基层农技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当前,传统的农业生产已被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所取代,其绝对优势日渐突显。现阶段,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把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向农民进行宣传与普及,并予以有效落实。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要大胆积极地开展工作,并将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找出来,进而更加全面地推进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不健全。如今,大多数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在开展中均流于形式,未对工作实质引起重视,也没有重视内部工作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时,诸多个体仅仅是为自己服务,以自我发展为出发点,组织意识不强,尤其是在管理制度与条例约束缺少的情况下,管理中组织性的缺乏更会影响到整体管理的科学性效果。部分乡镇政府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未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纳入管理范围,造成整体管理工作的缺失,无法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统筹管理。

2.推广手段单一。推广手段不够多样化是我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州、县级很少有人员与基层推广机构深入到种植现场进行详细指导,大多是农民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站编写的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且一般乡鎮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农业技术推广都是因接受了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农业技术推广命令。所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未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3.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性偏低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充足的经费投入。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资金的投入关系到一些新技术、新产品和专业的农业技术,相关试验费用、宣传费用的需求也比较大。而经费投入不足就导致难以维持推广服务系统的运行。加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良好的工作条件,不论是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均不高,进而就出现了推广积极性较低或者难以维持推广工作的情况。

4.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从学历来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多为大专及其以下学历,就算是农业专业毕业人员,专业技术也停留在书本上,很少有真正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常采取过于粗放的服务模式,导致多种问题频发。比如,针对一些新兴项目,如沼气、节能、农产品安全等,很少有从业专业人员,以代管、监管和代办为主,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导致出现顾此失彼、群众意见大的情况发生。

二、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

1.明确推广职责,强化管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十分复杂,繁琐,有序开展务必要借助相应的规章制度,乡镇政府和上级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对推广职责有明确认识,加强管理。政府应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予以科学设立,对其职责做出合理划分,严格展开分类管理和科学指导。不仅要对其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上的职能做出科学划分,还应科学规定和管理其营利性服务职能。政府应对工作机构和管理机制予以创新,科学编制乡镇专业站的设立和人员配备,并将相关工作制度和考核机制制定出来,明确公益性职能职责。禁止串岗混岗、严格杜绝不务正业的现象发生。

2.改进方式,提高效能。开展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主要措施是改进方式,提高效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部门应将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立足于当前市场发展动态。同时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将农业技术覆盖率与到位率不断提高,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改进工作方式,推进服务效率的全面提升,尽可能让农民群众满意。转变服务理念,从利用行政干预的形式转变为借助科技示范与营利性服务方式;明确服务目标,从增加产品数量转变为提高质量、效益;改进服务形式,从单一服务型逐步转变为综合服务型;扩展服务内容,以产前服务转变为产中、产后服务,从传统种植业服务转变为全方位服务,包括农、林、牧、渔、加工等。

3.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投入力度。适量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能够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推广质量的提高,各级领导要对农业推广工作引起重视,有力支持农业推广工作,将更多的资金注入农业推广工作中。各级政府、各部门应对加大推广经费重要性认识,增强投资力度。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集中管理推广资金,对推广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把控资金的使用,保证资金的使用合法合规,发挥效益。

4.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大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应鼓励高学历毕业生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同时利用上培训课、听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通过学习掌握多种方法,包括如何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生产高效经济作物及指导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更好地服务农业,服务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5.进一步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技推广的主体对象是农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密切的关系,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接受新技术的程度存在着差异。面对目前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一要重视对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确实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要改革与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上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对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要采取现场示范操作讲解多于室内理论培训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三要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农技人员及时深入农户、深入田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农民技术培训不走过场。

6.建立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信息网点,设置村级农业技术信息联络员,提高科技传播速度。信息时代,及时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特别是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信息服务,对农业技术推广来说尤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业大户应运而生,在农村,他们是带头人,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也是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个突破口,如种田大户购买先进的农机具,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适度的规模经营,在农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每个村可选择思想品质好、群众威望高、种植效益好的大户作为本村的农业技术信息联络员。乡镇一级的技术员要以此为抓手建立方便快捷的农业技术信息网点,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下联成线、网点带动片、示范面对面、效益看得见,促进新技术推广真正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

7.乡镇农技人员要建立好自己的示范园区,亲自参与新技术推广的全过程。农技人员要转换工作职能,把号召农民干变为干给农民看。转变角色,建立新技术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区即是农业技术的展示窗口,又是开展乡站经济实体增强服务功能的基础。农技人员在自己的示范园区给农民树立技术样板,生产经营出高效益的农产品,吸引农民照着做。这种示范推广模式很受农民的欢迎。所以,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以示范园区为榜样,带动辐射,让新技术尽快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

总之,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好,对全面推进科技兴农、科技兴县战略的实施十分有利,对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整体科技素质积极有利,对推动群众致富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184.

[2]刘伟,刘元启.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15):61.

[3]李素娟.浅谈如何做好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J]. 中国农业信息,2016(23):40.

[4]兰亚图.新时期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构想 [J]. 基层农技推广,2015,3(3):48-49.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推广乡镇问题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措施建构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