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学习与年龄等因素

2018-11-13 12:22邱薇薇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成年人外语动机

邱薇薇

(驻澳公署,中国澳门 999078)

1 引语

“学习”与“习得”是外语教学界长期重点的研究方向。从学术角度讲,“学习”与“习得”不一样。学习(learning),指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一种语言。习得(acquisition),指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一种语言。一直以来,学术界认为外语学习与年龄有关,儿童有“习得”优势,成年人则擅长“学习”,应针对不同特点施教才能达更好效果。除此之外,学习动机和方法、认知能力、社会及个人心理因素、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而投入学习的时间应是其中的决定因素。

2 外语学习与习得

学习(learning)与习得(acquisitiong),是两种学习途径。语言专家Krashen认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非母语人群在自然运用外语时,不自觉地使用其所述外语相关语言规则。这个过程不过分依赖表意识,而是通过潜意识的积极激活,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并提升了运用语言能力,具有隐性、自然而然和非正式性。而语言学习则是非母语人群在校内课堂学习氛围中专门积极主动学习语言及相关知识,具备正规、正式、显性、有计划和获得指导等特点,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学习目标,其基本目的是掌握语法或规则。行为学派学者斯金纳(Skinner)等人则重在突出语言的stimuli、responses与reinforcement,即刺激、反应与加强,但没重视学生的心理因素。乔姆斯基(Chomsky)则注重研究学习者语言学习机制,但忽视语言输入和学习环境的作用。功能学派的韩礼德(Haliday)等把外语能力的获得视为语义获得的结果。

3 “外语习得”的年龄特点与优势

从人的生理、心理看:第一,习得这种自然法(the natural way)是最适合儿童的方法。儿童和成年人在实景语言交流下“自然吸收”掌握语言,所以容易习得身处环境里的语言。第二,习得符合儿童大脑发育机能。成人大脑已“侧化”,有固定功能区,儿童大脑则具有可塑性。美国神经心理学家Penfield于1959年提出“白板理论”,认为4岁到8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开始年龄。1967年心理语言学家伦尼伯格提出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大脑发育成熟的结果,因此人们对语言的习得存在一个临界期,大约从两岁开始,到青春期结束。此后大脑的侧化被定型,可塑性开始消失,要掌握一门新的语言就很难。美国心理学教授Asher和Garcia 1966年调查移民的英语发音情况,从语音差异角度证实“临界期假说”的合理性。后来,Curtiss通过典型案例-Genie病例的追踪观察,印证以青春期为节点的“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有研究表明,10岁以上学外语的人,明显分辨两个不同的语言分区,在使用外语时还使用了大脑的其他部分。第三,习得是儿童学习特点。儿童倾向于“隐性”的学习方式。“二语习得论”把语言知识分为显性(explicit)知识和隐性(implicit)知识。显性知识指“知道什么”(knowing what),而隐性知识是“知道怎样做”(knowing how)。儿童在语言学习中,隐性学习能力很强。成年人学习外语,更多使用显性知识来分析语言输入的各构成成分。

从教学角度看:第一,儿童阶段(3至10岁)学习外语的优势是好奇心强,观察与模仿能力杰出,语音习得处于突出优势地位,但长时间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认知能力不如成年人。因此,在语法习得方面较差。第二,少年阶段(11至17岁)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同步模拟和记忆能力非常强,比儿童阶段更会注重和运用语言交际策略,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情感屏障较低,有监控语言输出的能力。该阶段是词汇和语法习得的关键期。第三,成年阶段(18岁以上),该阶段人的语言中枢神经联系获得完全建立,虽生理和心理优势不突出,但认知能力很强,思维方式完善,元语言意识强,且知识储备和现实经验丰富,理解、联想和记忆能力突出,所以学习的目标很明确,并且学习动力十足,能非常容易地处理复杂的深层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并且运用科学规律对语言进行正确分析,以便在前者基础上,提高交际对话精度乃至流利度,这也有利于学习者在外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保持优势地位。

一般而言,成年人在学习的速度方面,最初阶段具有优势,尤其在语法方面。而儿童在自然语言环境中学习更快。在语音纯正度方面,未成年人比成年人更容易,有的甚至可达到语音地道的效果。相反通过正规学习,成年人多数可以达到流利程度,但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语言地道”。在语法方面,语法习得的速度及达到的水平会受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语法的关键期可能迟于发音的关键期。在语言能力方面,儿童具有更高的语言潜力,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成年人则最初速度上特别是句法上占优势。

4 认知能力与年龄区间

语言的习得或学习是认知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儿童和成人之间的不同认知能力是导致语言学习差异的显要因素。人在早期儿童阶段时接触非母语时的排它性较弱,把它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不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而成人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随着认知能力的逐步发展,有意识的学习随之而来,从而影响了其他语言的自然习得。但成人阶段的逻辑思维能力获得了长足进展,使其能较快地接受语言与知识的综合输入。由此推之,要增强成人学习和习得语言成效,就要创造适当的课堂语言环境和相关语言知识输入。在学习效率方面,Krashen、Scarcella得出结论:成年人外语习得速度比儿童要快,年龄大点的儿童比年龄小的学得要快。Snow和Hoefnagel Hohle的研究证实,在词法和句法方面,青少年组表现最好,然后是成年组、儿童组。

5 社会和心理的年龄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空前扩大,令更多儿童和其他非母语人群重视外语学习。不可避免的是,各种社会与自然条件都会影响他们学习或习得语言的动机、目的、环境、进度与成效,包括情感因素、性格、认知方式等心理因素。学习动机就是其中之一。在影响二外语言学习的大量因素中,学习动机的地位仅次于语言学能。Gardner &Lambert (1972) 认为:“动机有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 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合性动机的学习者学习愿望很强烈,对非母语的其他语言和异域文化发自心底的感兴趣,而工具性动机的人则迫于升职等需要而学习外语。Dornyei (1998)认为学习动机有7个维度为:“情感/融合维度(包括情感动机、融合动机、语言态度、内在动机、兴趣);工具/实用度;宏观环境相关维度(多元文化/民族语言关系等);与自我概念相关维度(包括自我概念、自信心、自我效能、焦虑、成败归因、期望值、成就需要等);目标相关维度;教育情学相关因素(包括学习环境、课堂环境和学校环境);其他有影响力的个体相关维度(如家庭、父母、同伴等)。” 同样是学习外语,儿童和成人动机有差异,前者可能感觉外语学习好玩或为博得大人的赞赏,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乐趣,属融合性动机。成人主要属工具性动机,更多是把外语当作工具。成人经常考虑太多又缺乏自信,所以影响有效学习。尽管能够对教师所讲进行理解,但是相关“语言输入”无法真正进入这些学习主体的“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语言获得机制)。

6 不同类型人的学习方法

“关键期假说”以成年与否不同人群习得外语的差异,对于我们有明显指导意义,把这些理论及学说有效应用在实践中,有助于我们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校和教师根据学员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规划好不同阶段的教学大纲、体例、目标,并配套安排相关方法。对儿童的外语教育可以听说为主,语言学家Krashen认为:“儿童在习得母语时,总是经历一个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听”是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形式,有着重要的价值。“沉默期”是非母语习得者培育语言能力的非常重要时期。通过“听”这一基础环节,儿童可以积累记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能相应总结出该语言的基本规则。实验证据(Anderson & Lynch 1988)表明:“外语学习中,进行过大量听力练习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比那些只进行过口语练习的人讲话能力要好的多。”儿童学习方式多以游戏形式进行,寓教于乐,通过刺激-反应模式,达到训练儿童听说技能的效果。可采通过听说法、直接法和全身反应法等教学法,利用原声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发音。青少年由于处于人生敏感时期,重视老师的态度,较年少的更适应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年龄大点则更注重学习本身,教学方法有听说法、情景教学法、以及交际教学法。成年人虽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但如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及适当的学习方法,仍可学好外语。Dornyei和Csizer(1998) 提出十项宏观策略并称之为激发语言学习者动机“十诫”(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2)创造轻松、惬意的课堂环境;(3)正确说明学习任务;(4)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5)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信心;(6)使课堂充满乐趣;(7)促进学生自主语言学习能力;(8)使语言学习活动个性化;(9)增加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10)让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从一个侧面强调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7 学习环境侧重方面

儿童习得语言的环境具有多样性,例如各种室内外、课内外等活动场所,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下,通常儿童接触到的语言交流活动比较单纯、质朴、有趣和亲切,会话双方容易达到沟通理解目的。这种环境适合语言的自然学习,他们轻松、自然而随意性强,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儿童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及角色扮演意识,自然而然的“习得”语言。相比之下,成年人更适合通过正式课堂系统学习,按照听说读写、语法词汇等进行分类学习。成人的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自我认知等使其能课堂中接受全面的、系统的语言输入,在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当然,“创建交际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提高成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Krashen,1981)。

8 愉快的课堂教学模式方面

外语学习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紧贴教学内容,开发设计质量并举的课堂活动,搜集并浓缩生动有趣的教用语言素材,使非母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同时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斯宾塞(Spenser)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造成受教育群体在精神上的兴奋,以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学习者在快乐的情绪下激发学习兴趣,把外部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创造性地学习”。针对成人学习者喜欢面子,生性敏感,容易产生疑心与焦虑等心理特征,应建立和谐统一的师生关系,加强彼此沟通交流,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师生相互保持认同感和兴趣,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愉快地参与课堂活动,使得语言学习主动而充满乐趣,从而提高教学互动成效。

9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外语学习和习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认知能力、年龄因素,也有学习目的、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学习方法以及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等。在此方面,儿童与成年人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只要处理好,都能学好外语。不能因“年龄大,效率高”观点忽略对儿童外语学习的重视,也不能认为儿童时期是外语学习的黄金时段而对成人外语学习失去信心。语言能力的获得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语言要经过从输入、吸收再到输出的递进阶段。先有数量可观且理解难度可控的语言输入,再后续通过练习、吸收、消化,然后才可能转化为可以复用的语言输出。因此,要鼓励所有外语学习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多学、多读、多听、多用外语,综合提高使用语言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学好外语。现在的问题是,大家把主要研究精力放在外语学习上述几方面重要因素上,而在学习时间投入对外语学习的决定性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例如,在上述因素相同情况下,儿童和成人要达到同样的学习较果,需要多少时间。虽然每个人的条件不同,语言的难易也不一样,但如能找出规律性方法,将能帮助儿童和成人更有效地学习外语。

猜你喜欢
成年人外语动机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成年人爆笑日常
成年人的辛苦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凶手的动机
30岁以上成年人吸烟致死87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