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浅析

2018-11-13 12:02关静敏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措施

关静敏

摘 要: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德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德育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仍遇到不少问题亟须解决,提出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建议,以期对小学德育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德育;问题;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德育为先”的理念,强调德育应贯穿于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各环节以及学生生活的始终,德育从政策层面被摆在了重点关注的位置。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德育工作在小学的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各種问题,严重降低德育的实效性。因此,解决德育中存在的问题是目前小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还普遍存在

虽然教育改革的进程在不断深化,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有所减弱,但因为升学考核制度没有改变,升学的压力仍然落在学校和学生身上,学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升学率,学生为了能得到更优质的初中教育,不得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智育这一层面上。德育的课程在绝大多数都是由其他科任老师兼顾的,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课程内容的设置相对来说缺少科学性和专业性,而且当兼任课程的老师是主科老师的时候,还容易导致德育课被占用的情况出现,非常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除了体现在学校和学生身上以外,对家长这一群体的影响也很大。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的开展需要家庭教育的帮助和支撑,家庭教育能使德育的一致性和长期性得到保障。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情况却是家长或者忙于工作,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或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逼迫他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家庭德育的缺席也是社会“轻德育”的表现之一。

2.德育的知与行分离

目前的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视德育知识的灌输,轻视德育实践和道德行为养成的问题。在学校德育的主要形式——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上,教师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以教师的单向灌输为主,学生很少得到实践的机会。学校德育工作内容主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相对来说涉及比较少,可是被忽略的这部分才是小学生更需要接受的内容。

3.德育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大多数小学的德育评价方式都是以任课老师或班主任的学期末等级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单一,而且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评价方式中,终结性评价占绝大部分的比例,过程性评价往往被忽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比较偏向对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方面作笼统的概述,这样的评价容易导致忽视评价的主体性。教师缺乏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会随之降低。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不能全面地体现出德育的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解决小学德育问题的有效措施建议

要解决以上提出的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贯彻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

要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首先应该进行教育改革,优化各学段升学考核制度,变单一的文化分数考核形式为多方面综合参考的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单一智育考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把德育放在重点关注的位置,任课教师要重视思想品德课,班主任要对班会课的内容和课堂模式做好规划,其他科任教师也要善于把学科教学和德育结合起来,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家长也应主动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关心关爱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

2.坚持知行统一,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相关实践活动

德育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作为独立的人将德育内容内化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并在社会实践中展现在自己的具体行为上来。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德育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实践活动的好处,激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升华。

3.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考核评价制度

促进思想道德的考核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教师,还可以让家长甚至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有助于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德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学生不仅在学校得到老师的教育和鼓励,在日常生活中同时得到家长的帮助和督促,能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得到巩固。利用学生互评的形式,有利于在学生之间形成互助互利、共同进步的氛围。让学生自评,可以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德育意识。考核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在评价中,也要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德育对小学生的个人发展举足轻重,影响着他们日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良好德育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教育中贯彻落实德育,并把其放在突出位置上,需要各方的努力协作。

参考文献:

[1]李君.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2]王芹.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措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