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或手机,谁才是你的明天?

2018-11-14 04:11吴敏文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动爸爸妈妈时光

●吴敏文

我见过无数类似的场面:公园里,年轻的母亲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翻看着手机,婴儿平躺在车里,表情木然地望着苍茫的天空;幼儿一人在前面跑着,双眼紧盯着手机的年轻父母远远地落在后面;幼儿无声地趴在父亲的肩头,年轻的父亲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聚精会神地翻看着手机;地铁里,父母两个分坐两边,一人一个手机,忙得不亦乐乎,夹在中间的孩子左顾右盼无人理会木然出神……

不知为什么,每每见到这样的场面,我都感到莫名的不安,我恨不得走过去对这些年轻的父母棒喝:你们在干什么?孩子那样生动、鲜活的脸庞,怎么会不比手机里的那点低级的游戏或者无聊的笑话更加有趣?孩子能在你们的身边呆几年,这几年你们又能找到多少时间与孩子共处,就这样错过与孩子相处的宝贵时间,你们不担心以后会后悔吗?你们生育孩子是为了什么,是孩子还是手机里才有你们的明天?

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原生的家庭。孩子本是一张白纸,但从他诞生的那一天起,父母已经开始在这张白纸上落墨,你是把他描绘成一幅杰作,还是潦草地敷衍几笔,就取决于那些你与孩子共度的时光。

首先,你要给孩子爱,并通过对孩子的爱,教会孩子去爱。爱不仅需要表达,而且需要用生动丰富、多姿多彩的方式去表达。当你带着孩子去公园时,你应该教会孩子认识蓝天白云、花草树木、莺歌燕舞、叔叔爷爷、阿姨奶奶、哥哥姐姐……通过这些活动,与孩子交流互动。你的表达丰富生动,孩子就会丰富生动;你的表达木讷空乏,孩子就会无所适从;你只是在公园里看了一圈的手机,孩子就什么也没有得到……你错过了这一会儿,又错过了那一会儿,你就错过了孩子的整个成长。如果你有对孩子的足够的爱,怎么会离不开手机上那分寸之地所能带来的快感?

当别人的孩子越来越灵动睿智、聪明开朗的时候,你的孩子却逐渐落伍;这个时候你最可能的反应就是责怪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么呆?你完全忘记了,这都是因为你的错过。在人家给自己的孩子如诗如画的时光,给自己孩子的成长加油打气的时候,你在沉迷于手机上那微不足道的快乐,让自己孩子宝贵的生命时光空白乏味。

其次,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和终生的老师。在这两个角色里,最初的老师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并不具备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自控的能力也还没有来得及养成,因此,父母的言行对他的示范作用,具有直入心扉的影响。你如此轻易地陷入对一部手机的迷恋,以后如果孩子陷入对网络游戏、“抖音”之类的迷恋而不能自拔,你又能怨得了谁?你再着急又有什么用?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不可能轻易被任何东西所屈服的。一些家长之所以对手机迷恋,一方面反映出这些家长缺乏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一个真正有所追求的年轻家长,他对时间是分秒必争的,不是用于学习知识以丰富自己,就是用于在所负责的工作上不断精进。他接一个电话都会用最简略的方式以节省时间,哪里可能将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些家长的浅薄和平庸:一个具有知识素养和高雅追求的年轻家长,阅读带来的乐趣,艺术带来的乐趣,创造生活的美好所带来的乐趣,会让手机所能带来的那点小趣味相形见绌。

作为家长,你在持之以恒地学习进步,你在以艺术的修养营造家庭的氛围,你在追求将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止于至善,你就给了孩子一个学习的榜样、成长的天堂、艺术的圣殿……在这样的父母教养下成长的孩子,你要他不出色都难。

也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你达不到这样的高度,那么,最起码请将你的注意力从手机转移到你的孩子身上。当你有机会与孩子共处时,与他沟通和交流;通过与他的沟通与交流,告诉他:宝贝,你是爸爸妈妈的最爱,在爸爸妈妈的眼里,你就是整个世界,是你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占据着爸爸妈妈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而这,是一个作为父母的人,所应该坚守的责任底线,也是道德底线。

请永远记住:你可以随时换掉一个手机,但孩子永远是你的孩子;是孩子而不是手机,才是你的明天!

猜你喜欢
生动爸爸妈妈时光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面对爸爸妈妈的期待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我想让爸爸妈妈吵架
我和爸爸妈妈比童年
漫时光
我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