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穷养,富则富养,重在教养

2018-11-14 04:11盛斯才
杂文月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穷养名牌教养

●盛斯才

按照中国传统,孩子问题天大。从实用的角度讲,养儿防老;从家族责任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家有贫富,儿分子女。传统的说法是:穷养儿子富养女。穷养儿子,为的是磨砺其心志,不致养成纨绔子弟;富养女孩,为的是培养心气,不致长大后随便跟个不入流的小子就跑了。这不能说这没有道理。

但这道理,并非颠扑不破。现在的孩子哪个不金贵?本来家庭富裕,穷养儿子,可能吗?本来穷家敝舍,富养女儿,也很难。穷则穷养,富则富养,重在教养,才是正道。

穷则穷养,是指在家庭收入较低的条件下,没有必要过分偏重孩子。家长节衣缩食,却让孩子去追名牌衣履的虚荣,把餐桌上所有的肉都挑到孩子碗里,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是不利的。

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这样做会养成其“自我中心”的心态,助长其心安理得的心理;在孩子已懂事之后,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的心理不堪承受。一对平民夫妇,辛苦打工一月收入三千元,女儿的培优费一月就要一千元,生活捉襟见肘,改善生活就是买一个鸡腿,炖一大碗土豆,夫妻把所有的肉都挑到女儿碗里,自己只吃土豆。女儿在上中学时自杀了,遗书写道:我越懂事,越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家长过度的俭省和对孩子的偏重,让孩子觉得父母的受苦,是她造成的。

世上有穷富,家家有孩子。生在穷家和富家,孩子都是家庭的一部分。如果孩子自私,家长的责任是纠正而不是助长他的自私;如果孩子懂事,狗还不嫌家贫呢,在家里享有和其他家人平等的地位,他就该知足了。他可以多吃一块肉,但如果都给他吃,他怎么吃得下?

富则富养,是指在家庭收入较丰的条件下,没有必要刻意让孩子去受苦。事实上,如果你把孩子教育成了积极向上的人,他是不会为物质享受所迷惑和满足的。我们家儿子在婴幼儿时候,我们接受了不少同事朋友送的旧衣物给孩子穿;稍微长大一点,也是买经济实用的,有时亲戚朋友送的名牌,也照样给孩子穿。

在儿子中学期间,有一段时间迷恋过名牌。那时孩子活动量大,一般的鞋子穿一个月甚至两周就坏,名牌虽然贵一点,但穿的时间也长一些。儿子上顶尖名牌大学,同学大多家境优裕,我们给儿子买名牌衣履,儿子反而不接受了。儿子说:“只有没有穿过名牌,或者穿不起名牌,才会在意名牌,我现在更喜欢实用方便。”

富养儿子,不是说要让他没有节制挥霍无度,而是尽力给儿子提供更多学习和增长见识的机会。大学期间,儿子参团去美国某大学交流学习,历时半月,花费数万,我们鼓励孩子参加。一年寒假,儿子去外地某城市金融公司实习,虽有生活在那座城市的同学愿意提供食宿,我们和儿子的意见,都是住酒店解决,费用不菲,但没给别人添麻烦。

重在教养,起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品要端正,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什么是人品端正?首先,要诚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实不仅是立身做人的根本,也是融入社会的条件。其次,要善良。有句话说:如果你善良,那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不善良,那就什么都不重要了。第三,要进取。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方木材,那么,燃烧最后会成为灰烬,但发出了明亮的光和恢弘的热;不燃烧,最后也会腐烂成泥,但连燃烧一根火柴棍的热和光都没有发出来。第四,要感恩。所有的成功者,都经过艰难险阻刻苦努力,但他们大多对世界充满感恩。就像所有名演员都感恩舞台,社会就是成功的舞台。

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用过的东西放回原位,大小便后冲水,吃饭不吧嗒嘴;例如,不随手扔废弃物,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例如,不随意评价别人,也不随便给人出主意;例如,说话前想想会不会伤害别人,做事前想想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例如,每天有确定的时间健身和读书,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借口……

猜你喜欢
穷养名牌教养
撕名牌
我要对你说
教养方程式
穷养和富养的打开方式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4个真相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