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伦理电影的儒学审美

2018-11-14 06:18
电影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左翼儒家伦理

张 娟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儒家精神在中国电影创作中经历了“兴起—衰弱—复兴—再衰弱”的曲折过程,其对于家庭伦理电影发展的意义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儒家精神在中国家庭伦理电影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期许有所收获。

一、西方电影对中国伦理片的影响

中国电影在早期阶段有一种电影叙事模式是在儒家道德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辨识度较高。在整个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叙事模式从未缺席。我国第五代电影导演受到主流欧洲电影理论的影响,对电影创作十分注重,叙事不再是唯一的主题。创作者完成电影语言创新的方式就是对电影摄影或者其他因素进行改变。不过这些电影并没有在电影市场上引起较大的反响,第五代导演的创新以失败告终。

不过,第五代导演谢晋制作的关于家庭伦理主题的电影作品却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由此证明,不管是在大陆,还是宝岛台湾,儒家道德精神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我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在国内外的受欢迎程度截然不同,西方观众对我国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十分欣赏,而在国内却反响平平。我国观众之所以对这些电影不甚喜欢,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安排得并不好。不过,“家庭伦理剧”这类于1923年就出现的中国第一种电影类型,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程度是空前绝后的,而这种类型的叙事模式就是基于儒家价值观提出的。

二、从儒家思想到现实主义美学

张石川于1923年制作的《孤儿救祖记》是“家庭伦理剧”的开山之作,也确定了儒家价值观在这种类型片中的地位。虽然这部电影已经不复存在,但有关这部影片的讨论仍在持续,可见这部电影的影响有多大。在那个时代,电影这个媒介在中国电影创作者们看来仍是一种比较洋气的“外国货”。对美国的侦探片、爱情片和犯罪片等进行模仿是中国电影主要的拍摄方向。当张石川的电影取得成功后,中国确定了电影这一媒介的合法性,与此同时,人们也知道了中国的“家庭伦理剧”是一个可以和美国电影相媲美的存在。“惩恶扬善”的叙事原则是家庭伦理剧受欢迎的根本所在。其中,浮华奢靡、腐化堕落、绑架、私通、背叛、偷盗、卖淫、吸食鸦片和赌博等是电影中主要批判的“恶”。而和“恶”对立的就是“善”,比如无私、爱国、勤奋、坚韧等品质就是电影主要弘扬的“善”。家庭伦理剧通过“恶”与“善”的对比将社会底层阶级人民的悲惨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家庭伦理剧中呈现出的价值感都是比较积极向上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有多大。“孝”是家庭伦理剧中呈现最多的儒家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爱国主题在电影中呈现得越来越多,但儒家传统价值观在电影叙事中的主体地位仍不可动摇。和五四运动精神相比,创作者在电影创作方面的态度更加保守,而五四运动中最主要的批判文化之一就是儒家道德思想。在家庭情节剧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的稳定。创作者们想要找到解决中国社会病症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一般情况下会被认为是对传统思想的臣服。和五四运动时期相比,电影市场是电影创作者更加看重的因素,所以他们的立场会更加倾向于保守。假如要对一些激进的思想进行表达,这部电影不仅不易拍摄,而且在市场上的反响也不会很高。

观众对于儒家道德思想作品的推崇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初见端倪。这也可以证明,儒家思想会在动荡的社会历史时期给予观众安全感。但某些导演所执导的影片因为过多地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而不被我国观众所接受,在之后的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这种情况还不止一次地出现。

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民国政府于1927年成立,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完成了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日本于30年代侵占我国东三省,伪满洲国政权成立,中国很多知识分子(包括电影创作者)都积极投身于社会运动之中。反日爱国运动在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变得尤为激烈,人们纷纷给电影公司写信,要求他们拍摄抗日题材的影片。以20年代的早期传统家庭伦理剧为基础,被认为是第一个左翼电影公司的明星公司成立了。

一批具有抗日精神的杰出左翼作家纷纷加入了明星公司,这家公司的电影剧本均出自他们之手,郑伯奇和夏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电影作品和20年代传统的家庭生活相契合,故事的构建遵循以家庭为单位的原则。但和之前的电影相比,这些左翼电影中描写的社会问题更加广泛且深入。因为在这之前,很多导演擅长的领域都是创作家庭伦理作品,所以他们创作的左翼电影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比如由蔡楚生执导的《南国之春》,虽然这部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抗日标语,但实质上还是一部爱情片。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蔡楚生对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结合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对戏剧冲突进行解决以及建构儒家道德观念不仅是家庭情节剧的叙事结构,同样也是左翼电影的叙事结构。家庭冲突是该叙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家庭的和谐,或者激发观众的抗日情绪,家庭中的成员为了正义,要拿起武器积极抗争。这样,观众就可以被这些家庭伦理剧中的叙事结构所打动。这些电影作品巧妙地将冲突建构在家庭环境中,然后将影片的中心思想上升到抗日救亡的高度。

蔡楚生于1934年创作的《渔光曲》当属那个时代最为经典的左翼电影,这部影片使中国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第一个奖项。这部电影着重对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进行叙述,以此为出发点,那些描写上流社会家庭伦理故事的电影和《渔光曲》本质上截然不同。这部电影对徐家的家庭悲剧进行了戏剧化的描写,这个悲剧的家庭因为一个个不幸的遭遇而深受打击。结尾处,海外归来的何家公子拯救的徐家儿子是徐家留下的唯一血脉。一个“义”字就是这部影片最大的支撑,为了给予下层人民希望,电影结尾安排了何家公子来拯救徐家孤儿。升级的家庭矛盾就是戏剧结构最好的表达,对整部电影的叙事进行收尾的就是左翼社会思想的传达。为了使中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何家公子对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了大量的引入,虽然何家少爷出身富庶,但他却对穷苦人民十分的关心,重视公平社会的建立。

中国电影在战争期间主要在四个区域进行创作,分别是:拍摄伪满政权宣传片是伪满洲国地区的主要涉及领域;拍摄军事宣传片是国民党控制地区的主要涉及领域;拍摄纪录片是共产党控制地区的主要涉及领域;最后一个区域在上海租界,很多导演都在此逃避战乱。为了生存,这些导演停止了左翼电影的拍摄,转而拍摄传统的商业电影。中国电影的发展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被迫中断。战争结束以后,左翼电影马上得以恢复,所以1945—1949年之间被称为中国电影的第二个黄金发展时期。

战后电影取得的成绩令人十分欣慰,特别是美学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在这些电影中,由费穆创作的《小城之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政治环境混乱的内战时期,电影行业的领头羊地位再次由上海获得。当时的经济环境并不好,某些制片厂为了获得较好的市场成绩而在不断地进行大胆的创新。其中文化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此期间文化公司积极地对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作品进行创作。现实主义电影风格通常情况下指代的就是战后电影,不过多数情况下这些电影都是来自于欧洲国家,其中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电影最为突出。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因为受到战争摧残的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个国家,所以在对战争场面进行还原的时候,不同国家的电影工作者所使用的电影技巧非常类似,这个现象趣味十足。

战时的社会动乱场景和个人的悲惨遭遇是这一时期电影的主要叙事策略,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创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在战争时代的背景下对自己的个人遭遇进行表达。这些电影和传统的左翼电影相同的是,悲惨的家庭遭遇仍是主要的叙事结构。不过,和30年代的左翼电影不同的是,因为战争的摧残,这些家庭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大团圆的结局基本是不存在的。所以,30年代左翼电影结尾中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在这一时期的电影中销声匿迹了。

费穆在他的电影《小城之春》中对战争呈现出不同的反思,电影对女主角的凄惨生活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虽然不幸的家庭生活仍是这部电影主要的叙事结构,但我们能够很容易就感受出这部电影的不同,在这部家庭伦理剧中突出地表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女主角内心的天平最终还是倾向了她的丈夫,而非自己的挚爱。左翼作家们对这样的倾斜嗤之以鼻,他们觉得这部电影就是在美化资产阶级。按照左翼电影的传统,女主人公应该和她的挚爱在一起,然后两人幸福地为建设美好祖国做贡献。可是,费穆最终顶住了政治压力,重申了家庭观念。虽然女主角并不爱她的丈夫,但这并不妨碍她和丈夫在一起。因为女主角觉得在家庭面前,个人的欲求其实并不重要,这就是费穆所推崇的儒家价值观。

社会主义时期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中具有很多代表性的元素。比如,阶级意识取代了儒家理念和资产阶级观念;电影中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主人公形象被工农兵所取代。部队、矿区、乡村、工厂等公共空间也代替家庭私人空间成为电影的主要空间。集体代替个人挫折成为叙事冲突的主要转折点,其中阶级斗争在矛盾冲突中尤为激烈。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在电影中个人利益永远没有集体利益重要,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左翼电影中的人物不管是在战前还是战后都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存在,但到了社会主义时期,这样的矛盾性不再被允许,必须对他们进行明确的正反面区分。

中国家庭伦理电影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重要影响。到了80年代,电影的审查制度不再那么严格,再加上“双百”方针的指导,电影工作者们将他们的潜力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不过遗憾的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作品还是不被允许的。社会代替个人成为社会主义时期电影的主要内容,集体主义精神也代替儒家精神成为新中国的建设理念。不过,早期电影叙事结构的回归在某些影片中还是有迹可循的。总之,为了补偿社会主义将个人的日常生活和欲望变成了政治化的手段,政府强制性地要求这个时期的电影必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叙事结构以及合家欢的大结局。

三、结 语

国产伦理电影是一类极具中国韵味的影片,并且在整个电影史中都不曾缺席过。在西方影片的强烈冲击下,儒家思想堪称中国伦理影片的“营养基”,使其具有足够丰满的精神内涵。伴随着国产伦理电影的成长,儒家思想的文学本质也在经历嬗变。在西方电影舆论下,儒学思想开始向着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方向靠拢,同时为伦理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伦理电影创作从30年代就开始受思潮影响,不过儒家价值观仍是左翼电影对故事冲突进行建构的基础,甚至到了战后时期,伦理电影依然在坚持使用这一传统,虽然电影的风格形态与之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但广大观众仍然被其中的儒家观念所吸引。因为第五代导演在80年代的不懈努力,儒家道德观成功地在电影创作中回归,然后在90年代被中国第六代导演所舍弃。不过,在经历过以上种种之后,儒家思想仍坚持的正面积极的形象开始重新被认知和使用,将来也必然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猜你喜欢
左翼儒家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江南书院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1930-1935)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前期延安文学对左翼文学的继承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