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题材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当代启示

2018-11-14 06:18唐书红
电影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题材青春

唐书红 芦 娟

(1.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2.河北传媒学院 马列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1430)

一、中国青春题材电影的艺术特征

(一)多元化的主题意蕴

我国青春题材电影经常将爱情、友情、亲情三大元素与成长主题融合在一起,同时在融合的基础上又将奋斗、梦想、叛逆、欲望、暴力、死亡、犯罪等元素掺杂其中,让青春题材电影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出现了浪漫青春、校园青春、残酷青春、暴力青春等主题类型片,也让我国青春题材电影如万花筒般具有更加独特的魅力。例如,在《七月与安生》中,将女性之间的友情、幻想的爱情、婚姻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从女性视角揭示了青春历程的艰辛与不平凡;《烈日当空》将淡漠的亲情、遥遥无期的爱情、扭曲的友情掺杂在一起,让观众见证了青春的残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将青梅竹马的初恋、校园恋情、梦想与背叛等主题融合在一起,让观众通过一段别样的青春,感受到人物内心复杂的变化过程,同时从不同的主题层面发现自己的影子,获得视觉和心理的双重震撼。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当前仍有许多青春题材电影虽然对故事主题进行了拓展,但是却将大量与主流价值观念不符的元素融入青春主题意蕴中,过于渲染物质欲、暴力、情欲等内容,脱离了观众对青春的定义和理解,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青春题材电影的正面形象。

(二)颠覆传统的叙事风格

我国青春题材电影在叙事风格上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变。首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影片文本切入的角度,是影片矛盾发展内在的动力。青春影片中第一人称叙事非常普遍,例如《左耳》一片中,影片伊始就采用“我”的第一人称方式交代自己的特殊性,之后又将她与许弋的感情经历讲述给观众,让观众充分了解了其内心感受及故事进程。这种叙事视角让主人公和观众形成密切的思想与感情联系,对观众理解认同或参与故事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其次,复调结构与插叙倒叙的大量应用。电影叙事一般基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逻辑结构组织情节,然而青春题材电影则经常使用复调式结构及插叙、倒叙等表现手法。通过多叙事线索的复调叙事结构,将多层次情节与人物多重性格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立体的电影叙事结构,让影片内容更为丰满。例如《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中郑微和陈孝正的爱情是明线,林静和施洁的感情是交错杂糅的暗线,两条线索平行发展,但是却将郑微的情感历程及人性的复杂变化展示给观众。同样,《小时代》中顾里和顾源母亲的关系是一条明显的线索,而四姐妹是另一条线索,简溪、林萧及周崇光构成第三条线索,各个线索相互纠结,将整个故事及复杂的人物矛盾联系在一起。同时《左耳》《匆匆那年》等青春题材电影都使用倒叙、插叙等悬念前置的方式,打破影片受众的心理预期,构建出跳跃式观影感受及意外的故事高潮,让观众感受到青春的不稳定性及成长的矛盾。

(三)唯美浪漫的视听语言

为追求影片视听效果的时尚化与绚丽化,青春题材影片经常对场景画面与色彩进行精致处理,为观众营造浪漫氛围。很多青春题材电影在画面上经常以暖色调为主,通过蓝色、绿色、白色为主的色彩凸显主人公青春时期的彷徨。如在《匆匆那年》中,影片画面质朴纯净,当阳光穿过葱葱郁郁的梧桐树,照在操场上男孩、女孩脸上时,明快活泼的色彩和精致干净的脸庞让观众体验到清新脱俗的质感。同样,在《桅子花开》中,江边昏黄的路灯、温馨的练功房、绿油油的草坪都成为影片镜头聚焦的对象,让观众在如画如诗的风景中品味青春的浪漫唯美。同时,在听觉上,影片还经常采用大量流行音乐元素,与画面、叙事一起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心理组合。如《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中女主人公郑微晚会上肆意演唱的《红日》,《万物生长》中秋水打架时的摇滚音乐《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都让电影具备典型的MV式影像风格。青春的欢乐、感伤、痛苦、忧愁等都被直白地展示给观众。对视听语言唯美效果的追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影的震撼效果,但是同时也造成叙事流畅性的受损,甚至严重影响了故事的深刻性和思想性。例如,电影《小时代》就过度追求视听效果,俨然变为都市风光片,影响到观众对电影本身品位和内涵的思考。

(四)类型化的叙事主体

作为电影故事基本的单元之一,人物是电影构建艺术的表征主体,影片创作者大都通过对人物及人物生活开展细致描写,反映生活或寄托其对生活的情感及感悟。我国青春题材电影的人物塑造在新的时期主要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发展模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常常采用定型化角色。青春题材影片一般都会有两个深陷爱河的男女角色,他们作为影片主要的叙事主体,通过自身的青春态度引导着故事的叙述主线。影片中这些人物或一人暗恋对方,或两情相悦,总之他们之间的情感几乎将整个电影的故事贯穿在一起。例如《既然青春留不住》中陷入爱河的王劲辉和周慧,再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陈孝正与郑微,这些人物之间的爱情追逐讲述着现代青年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因此很多观看类似题材影片的观众,常常可以在这些似曾相识的人物形象身上发现自己青春年少时的身影,可以说这些相似而又不同的人物角色成为当前青年人对青春时期懵懂爱情追忆的载体。另外,在我国青春题材电影中,除了一些类型化的主人公外,还必然存在一些必不可少的,见证他们青春生活的同学、朋友、闺密等人物。这些人物对男女主人公青春时期的决定或计划一般都会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有的人性格开朗,能够时时安慰主人公,有的人聪明绝顶,可以为男女主人公出谋划策,甚至有些发生在这些配角身上的事件会为故事发展及男女主人公带来新的发展及思考,可以说这些人物形象的存在不但推动了青春题材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且在某些时刻还影响了故事的氛围和叙事节奏,深化了故事的主题。例如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郑微室友黎维娟、朱小北、阮莞等人,她们总是为陈孝正和郑微的爱情献计献策。而与此同时,阮莞自己也以飞蛾扑火般的爱情为女主角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无论是叙事主角还是配角,这些人物对青春往往有着迥然不同的态度,然而这些人物设定大多以现实生活中年轻人青春时期身边存在的,各具性格特点的朋友、同学为蓝本,而正是因为这些类型化的人物形象,才为青春题材影片带来了不同的矛盾及思想意识的摩擦碰撞,使影片不再完全的世俗化和脱离生活,也让人物能在青春困惑中逐渐成长,达到观众对人物及青春回忆的心理认同。

二、我国青春题材电影的当代启示

虽然在《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等优秀影片的引领下,青春题材电影为国内电影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青春气息,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电影类型和艺术特征。但是当前仍有很多青春题材电影还存在叙事过于求新求异、内容生搬硬套、价值观模糊、故事性和思想性匮乏等问题,导致青春题材电影尽管票房屡创佳绩,却屡遭观众诟病,严重制约了青春题材电影在我国主流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当代电影创作者应该对青春题材电影创作模式进行创新,满足电影艺术性、商业性、娱乐性和故事性的综合要求。

首先,提升青春题材电影人文内涵。道德诉求和精神信仰是文化传播的最终目标。电影创作者向商业利益妥协势必会使得影片的立意受到影响。青春题材电影如何在青春羁绊的时代凸显精神生活张力和主流精神诉求,在浅薄化趣味中体现纯真的艺术力量,是电影人应该追求的创作目标。电影的生命力取决于其所蕴含的文化立场、精神高度及价值观念。《七月与安生》等青春题材电影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它们没有媚俗和完全的商业化,而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影片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尊重,让观众在躁动的青春回忆中没有对青春、爱情、亲情、友情等主流价值观念产生误解,反而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心理倾向。因此,青春题材电影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取决于其是否能在讲述青春故事时传达符合观众情感的文化意蕴,能否建构起更鲜明、独特、积极的文化影像,而不仅扮演一种消费品。要想让我国青春题材电影走出青春期的迷茫,电影创作者应该让影片承载更多文化元素,探寻多种类型的青春题材,着力建构影片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立场,在精神属性和人文内涵方面对青春成长主题进行深化处理,正确认识利用青春成长主题在精神层面、价值深度、审美情怀、情感形式等层面的内容,从而走出符号化、复模仿、物欲狂欢、伦理扭曲的电影创作误区,将电影由价值观迷茫、主题混乱中挽救出来,提升影片的人文内涵。除此之外,国产青春题材电影要敢于坚持正确的导向作用,深化其主题的立意与内涵,采用多种方式承担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商业利益,也要重视主流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国产青春题材影片在选题上不仅要着眼于青春校园或职场生活,过度宣扬普通青年无法企及的生活方式及可遇不可求的爱情。因为这种青春题材影片所营造出的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式幻境会为年轻人带来极为不良的影响及心理冲击,所以未来我国青春题材影片还是应该关注正能量及正能量的宣扬。

其次,提升青春题材电影艺术品质。新一代的青春题材电影应该将具有时代审美情感、时代文化意蕴及现代电影创作风格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创造出既符合电影品质要求,又满足观众审美情趣和文化需求,同时又符合时代特色的电影作品,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飞跃。在表现形式、叙事风格基础上由电影艺术的本质出发,选择适合的青春题材、适当的故事情节结构、新颖的叙述方式,从而构建青春题材电影合理的艺术特征。创作者可积极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经典青春题材电影的经验,并根据我国观众的审美情趣进行适当调整,寻找青春题材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最佳接轨点,平衡观众对电影艺术性、故事性、思想性及娱乐性之间的矛盾,为我国青春题材电影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探究更具时代精神的艺术表现方法,为青春题材电影注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和新鲜活力。例如,提升影片美学技巧与手段,建立个性化、现代化的影像风格,由声效、色彩、构图、镜头语言、光线等元素出发,构建相辅相成、完美结合的视听语言结构,塑造更高品质的青春影像。只有不断地拓展青春题材影片的类型,才能满足现代观众对青春题材电影的心理期待,同时青春题材电影才能在各类影片的冲击下与观众形成默契与持久的供需关系,为我国青春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更为稳定的受众群体和发展基础。

三、结 语

总之,青春题材电影凭借其多元化的青春主题、唯美的视听语言及颠覆性的叙事风格,不仅成功地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还成为现代观众追寻往日青春生活轨迹的重要渠道。尽管在主题、叙事、观念等方面受到些许质疑,但也不失为我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青春气息。我国电影创作者要从电影品质和文化内涵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实现青春题材电影艺术性、思想性和娱乐性的统一。

猜你喜欢
题材青春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青春睡不着
幻青春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青春不打烊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